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蒙古族医学 > 蒙药 > 正文
止泻子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Zhi xie zi
蒙药名
都格莫宁
别名
茵达拉,恩特格-杜格莫宁
考证
本品载于《无误蒙药鉴》。内称:“茎、叶绿色,花黄灰色,果实圆形且具长喙,具冠毛,种子舌状……果实近一拃长者为佳。”上述植物形态、果实及种子之形状与蒙医使用的止泻子的形态特征相近。依据文献记载及临床应用经验,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苗达拉即部格莫宁(止泻子)。
中药材基原
为夹竹科植物止泻木的成熟种子。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止泻木 Holarrhena antidysenterica Wal1.exA.DC,乔木,高约15m。茎暗褐色,幼枝有毛。叶对生,无柄或有短柄,被密毛;叶片长椭圆形或卵形,长8~17cm,最宽处达7.5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至阔楔形,全缘,上面光滑,下面叶脉处有细柔毛,叶脉显著突出,无柄或有短柄。伞房状聚伞花序,项生或近腋生;萼5裂,内面常有腺体;花冠高脚碟状,喉部收缩,5裂,裂片长椭圆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的基部;子房上位,心皮2,花柱1。蓇葖果圆柱形,两个非生,长达28cm。种子多数,压扁状,先端有脱落的簇毛。花期4~7月,果期6~12月。 生于杂木林内。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后,剥去果皮,取种子。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种子呈长披针形,长约2cm,宽3mm,细小,略扁,一面有纵槽,一端具明显种毛脱落的瘢痕。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具深色的点状突起,质脆,断面边缘红棕色,子叶呈皱缩折叠状,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极苦。
化学成分
种子中含有锥丝碱(conessin)、新锥丝碱(neoconessine)、锥丝明(conessimine)、异锥丝明(isoconessi-mine)、止泻术明(holarrhimine)、止泻木碱(holarrhine)和锥丝亚胺(conimine)及止泻木立星碱(holarricine)等,还有19%的干性油,系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二十四酸的甘油酯所组成,非皂化物质中有植物甾醇。种子油含9-D-羟基-倾-12-十八碳烯酸73%[1,2]。
药理作用
1.杀原虫作用  锥丝碱能治疗阿米巴痢疾。与吐根碱相比,其优点在于能口服,缺点在于对神经精神方面的副作用。其杀阿米巴原虫的效力也低于吐根碱。在体外,锥丝碱的有效浓度为1:71000~1:45000,而吐根碱则为1:30加0~1:20 000[1]。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以硫酸处理锥丝碱而得之异锥丝碱及新锥丝碱,作用颇似奎宁奎尼丁,能抑制心脏。锥丝碱大剂量静脉注射,可导致心律不齐、传导阻滞、运动不规则、舒张时间延长;但皮下或肌内注射时,此现象不显著。小剂量,则血压下降前有一短暂的上升,对肾血管呈收缩作用,而对小肠血管则为扩张[1]。
3.其他作用  锥丝碱皮内注射于豚鼠,可有局部麻醉作用,较可卡因强2倍,较异雄丝碱强50%,新锥丝碱则作用与可卡因相似。对眼也有局部麻醉作用,但也能产生局部刺激,局部注射可产生坏死,故无实用价值[1]。
炮制方法
性味
味苦,性原。效钝、燥、糙。 《金光注释集》:“味苦,消化后味苦,性凉。效钝、燥、糙。”
功效
协日,止泻。
主治
主治血协日性腹泻,肠刺痛,腑热等症。 1.《医药月帝》:“祛协日病。” 2.《论说医典》:“清协日,止热性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腑热,肠刺痛,热性腹泻 止泻子240g,拳参木通各210g,查干泵嘎150g。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1~3次,水煎服。(《内蒙古蒙成药标准》四味止泻子汤) 2,治协日热 查干泵嘎50g,木鳖子(制)40g,红花35g,止泻子60g,地格达、瞿麦山苦荬黄柏金腰草吉勒泽牛黄各25g,茴香黄连各20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3次,温开水或白糖水送服。(《至高要方》十三味查干泵嘎散)
制剂
药物分类
植物药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406 (2)Siddqui S,et a1.C A,1983,98:50327f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406
蒙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蒙药学》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止泻木子
止泻木
止泻子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