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Hei bing pian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嘎日那格,帕格日勒-塔勒,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猪科动物野猪的干燥粪。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野猪 Sus scrofa Linnaeus
体长1.5m,高0.75m。外形似家猪,但头部较细长,吻部十分突出,呈圆锥形,末端具裸露的软骨垫。耳直立,四肢健壮,尾小,躯体被有刚硬的外毛,颈上鬃毛显著,长达14cm,通身的毛尖一般都有分叉。毛色棕黑色或黑色,面颊和胸部掺杂有灰白色毛,腹毛色较浅而且稀,鼠蹊部沙黄色,四肢黑色。
多栖息于灌木丛、草地、阔叶林等地。杂食性,以野菜、蘑菇、野果、草根为主食。分布几遍全国各地,但林区为多。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春、秋季采集粪便,除去杂质,晒干。取净野猪粪,密闭焖锻成炭。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呈大小不等的团块状或小块碎片状,乌黑发亮,成块者直径2~3cm。表面黑色,微有光泽,有多数细孔。体轻,质松脆,易碎。气微,味淡。
|
化学成分 | 黑冰片中无机元素为Fel35.00μg、Ca3852.75μg、Zn53.00μg、Cu 16.63μg、Mg 140.25μg[1]。
|
药理作用 | 有报道认为,黑冰片对病毒性及细菌性疾病的作用与其所含Ca2+有关。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主要与其所含Fe2+有关[1]。
|
性味 | 味苦、辛,性温。
|
功效 | 消食,平息协日,杀黏,破痞。
|
主治 | 主治寒性协日病,消化不良,黏痧。
《认药白晶鉴》:“助消化,消黏疫。”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1.消食十味胶囊 黑冰片300g,白豆蔻、诃子各120g,牛胆粉、荜茇各60g,连翘、木鳖子(制)各150g,石榴240g,光明盐90g,肉桂27g。以上十味,黑冰片、牛胆粉、光明盐粉碎成细粉,诃子、木鳖子、石榴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3次,每次l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其余白豆蔻等四味粉碎成粗粉,加乙醇提取2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稠膏状物,并与上述稠膏合并,加入上述黑冰片等细粉,80℃烘干,粉碎成细粉,制粒,装入1000粒胶囊,即得。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黑褐色颗粒,味辛、苦。功能消食,祛寒性协日。用于消化不良,胃脘痞满,嗳气吞酸,巴达干痞症,对寒性协日尤为有效。口服,每次2~3粒,每日2~3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1998年)
2.哈日十二味散 黑冰片100g,土木香、苦地丁、胡黄连、诃子、川楝子、栀子、石膏、红花、甘松各30g,牛胆粉20g,牛黄5g。以上十二味,除牛黄外,其余黑冰片等十一味粉碎成细粉,与牛黄配研,过筛,混匀,即得。本品为黑色粉末;气微香,味苦,微涩。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功能清协日热,用于协日病,目肤发黄,瘟疫,瘟疫陷胃,口渴烦躁,消化不良。口服,每次1.5~3g,每日1~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1998年)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李峰.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增刊):144
药理
(1)李峰.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增刊):144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