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苗族医学 > 苗族医药 > 正文
海枣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Hai zao
苗药名
苗药拼音
别名
阿玛拉音-乌日,玛努大嘎木,哈斯日巴尼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树干红色,叶绿色,花黄、白、蓝色等,果实状如诃子,味甘。”《诀密宗旨》称:“果实状如乳头,大小如拇指,有毛,红色。”《无误蒙药鉴》附其植物形态及果实图。上述植物形态特征与海枣之特征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哈斯日巴尼即巴日高(海枣)。
中药材基原
为棕榈科植物海枣的果实。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海枣 Phoenix dactylifera L. 常绿大乔木,高达35m。茎具宿存的叶柄基部,上部的叶斜升,下部的叶下垂,形成1个较稀疏的头状树冠。叶长达6m;叶片羽状全裂,羽片线状披针形,长18~40cm,先端短渐尖,灰绿色,具明显的龙骨突起,2或3片聚生,被毛,下部的羽片变成长而硬的针刺状。花雌雄异株;为密集的圆锥花序,佛焰苞长,大而肥厚;雄花:花萼杯状,光瑞具3钝齿花瓣3,斜卵形,雄蕊6;雌花:花萼与雄花相似,但花后增大,短于花冠1~2倍,花瓣圆形,退化雄蕊6,呈鳞片状,心皮3,分离。果实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3.5~6.5cm,成熟时深橙黄色,果肉肥厚。种子颗,扁平,两端锐尖,腹面具纵为。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原产于西亚和北非洲。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有引种栽培。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加工后晒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果实长椭圆形,长3~6cm,形如枣样,纵剖后见中央具一核,上具深纵沟。
化学成分
本品含蛋白质(protein),脂肪(fat),多糖(polysaccharose),果糖,葡萄糖,蔗糖[1]。黄酮硫酸酯类成分:木犀草素硫酸酯(luteoli sulfate),金圣草(黄)素-7-葡萄糖苷硫酸酯(chrysoerlol-7-glucoside sulfate),槲皮素-3-葡萄糖硫酸酯(quercetin-3-glucoslde sulfate),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二硫酸酯(luteolin-7-glucoside disulfate)等。黄酮类有:金圣草(黄)素-7-葡萄糖苷(chrysoeriol-7-glucoside),木犀草素-7-芸香糖苷(lute-olin-7-rutinoside)等[2]。还含有机酸类:酚酸(pheflol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丁香酸(sgringic acid),香草酸(vanillic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等[3]。另含少量钾、钠、钙、磷、铁、铜、、镁等元素[4]。
药理作用
性味
味甘,性温。
功效
益气补虚,消食除痰。
主治
主治气虚赢弱,食积不化,咳嗽有痰。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附方
治瘟疹 海枣50g,绿豆25g,苦参甘草各15g,杏仁(制)10g。制成水丸。口服,每次3~5g,每日1~2次。(《蒙药方剂工艺流程》五味海枣丸)
制剂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 Mizuno T,et a1.C A,1959,53:7328g(2)Ferreres F,et a1.C A,1989,111:20859a(3)Regnault-Roger C,et a1.C A,1987,107:132721y(4)Maier V P,et a1.C A,1966,64:1268f(5)Sawaya W N,et a1.C A,1983,99:36032v
苗药名出处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海枣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