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3):200-202 |
剂型 | |
药物组成 | 黄芪、太子参、白术、生地、丹参、水蛭、桃仁、川芎。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疮面修复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董莉等,探讨了生肌化瘀方及其拆方促进创面修复(呈皮肤修复)的作用机理。采用体外培养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以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分别加入生肌方(黄芪、白术、生地、太子参)、化瘀方(丹参、水蛭、桃仁、川芎)及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药物血清,运用细胞化学ABC法检测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的含量。结果:生肌方能够提高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且均高于模型组(P<0.01);化瘀方能够降低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且低于模型组(P<0.01);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组Ⅰ、Ⅲ型胶原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肌化瘀方能够促进创面修复,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Ⅰ、Ⅲ型胶原的比值来调控Ⅰ、Ⅲ型胶原代谢。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