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山东中医杂志1993,12(2):24 |
剂型 | 合剂 |
药物组成 | 金银花12g,蒲公英10g,大青叶12g,板蓝根12g,莱菔子10g,桔梗6g,赤芍10g,柴胡10g,秦艽10g,杏仁3g,竹叶6g,僵蚕6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小儿发热。 |
制备方法 | 上药浸泡12小时后,煮沸10-15分钟,装入250ml瓶内密封,高压灭菌后备用。 |
用法用量 | 服用时开水烫热即可,1岁内每日服125ml,1岁以上每日服250ml,可分数次服下,以服药后微汗出为佳。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小儿发热80例,男49例,女31例;体温38.5℃以下32例,38.5℃以上48例。结果:临床治愈:服药后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无反复者,共21例;显效:服药48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者,共52例;有效:72小时后体温下降,仍有热者,共4例;无效:治疗3日以上无改善,共3例;总有效率96.25%。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