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星毛胡颓子、牛奶、马奶。
|
汉语拼音 |
xing mao yang nai zi
|
英文名 |
Stellate Elaeagnus
|
药材基原 |
为胡颓子科植物星毛羊胡颓子的根、叶或果实。
|
动植物形态 |
星毛胡颓子 落叶或部分冬季残存的散生灌木,高达2m。无刺或老枝具刺,幼枝密被褐色星状绒毛,老枝灰黑色;芽深黄色,具星状绒毛。单叶互生,叶柄具星状柔毛,长2-4mm;叶纸质,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5.5cm,宽1.5-3cm,先端钝或短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上面幼时被白色星状柔毛,后则无毛,下面密被淡白色星状绒毛,有时具鳞毛或鳞片。花谈白色,外被银色或散生褐色星状绒毛,花梗短;花被筒圆筒形,长5-7mm,裂片4,披针形或卵状三角形;雄蕊4;花柱直立,无毛或微被星状柔毛。果长椭圆形或圆柱形,长10-16mm,被褐色鳞片,成熟时红色,果梗极短,长约0.5-2mm。花期3-4月,果期7-8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
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500-1200m的向阳丘陵地区、溪边矮林中或路边、田边。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夏、秋季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果,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辛;苦;性凉
|
归经 |
肝;大肠;小肠经
|
功效 |
散瘀止痛;清热利湿
|
功效分类 |
祛瘀药
|
主治 |
跌打肿痛;痢疾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新华本草纲要》:治跌打损伤、散瘀、清热、痢疾等症。
|
考证 |
始载于《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室汇刊》。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Elaeagnus stellipila Rehd.
|
科属分类 |
胡颓子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