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马桑叶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马桑、醉鱼草、鱼尾草、扶桑、闹鱼儿、蛤蟆树、上天梯、蓝蛇风。
汉语拼音 ma sang
英文名 Leaf of Chinese Coriaria
药材基原 为马桑科植物马桑的叶。
动植物形态 马桑 落叶灌木,有时高达6m。枝条斜展,幼枝有棱或成四狭翅,无毛,常带紫色;老枝具圆形突起的皮孔。单叶对生;叶柄短,长1-3mm,通常紫色,基部具垫状突起物;叶片纸质至薄革质,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2.5-8cm,宽1.5-4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仅下面沿脉有细毛;基出3脉。总状花序侧生于前年生枝上,花单性同株;雄花序长1.5-2cm,先叶开放,序轴被腺状微柔毛,萼片及花瓣各5,雄蕊10,不育雌蕊存在;雌花序与叶同出,长4-6cm,带紫色,萼片与雄花同,花瓣肉质,龙骨状,雄蕊较短,心皮5,分离,具小体,柱头上部外弯,浆果状瘦果,5个,成熟时由红色变紫黑色,直径约6mm,外被肉质花瓣所包。花期3-4月,果期5-6月。
资源分布 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西藏。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400-3200m的山地灌丛中。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4-5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 马桑果实及寄生叶含马桑毒素(coriamyrtin),羟基马桑毒素(tutin),马桑亭(coriatin),种子含19.33%油脂,尚含鞣质(tannin),多糖(polysaccharide),蛋白质(protein)及树脂等。种子油含主要为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13-羟基-9,11-十八碳二烯酸(13-hydroxy-9,11-octadecadienoic acid)。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果实的毒性成分马桑内酯的化学与药理性质均与印防己毒素相近,其致痉作用比后者发生较快而持续时间较短,毒性也强于后者,故临床不用。对巴比妥类催眠药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在痉挛量以下(0.1-0.2mg/kg)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的持续上l。对脊髓猫不引起痉挛,亦不引起l压。对兔耳血管、兔离体心房、离体兔肠、子宫及脑组织呼吸皆无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辛;苦;寒;有毒
归经 心;肺二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祛风药
主治 疽肿毒;疥癣;黄水疮;烫火伤;疮;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用药禁忌 本品有毒,小儿、孕妇、体弱者禁用。
不良反应及治疗 1.误食马桑可引起轻重不等的中毒。初期症状是在食后0.5-3小时内感头昏、头痛、胸闷。口涎增多、恶心呕吐、全身瘙痒、疼痛、灼热、腹痛等。轻者逐渐自行恢复,重者遍身发麻,心跳变慢,血压上l,呼吸增快,反射增强,常突然惊叫一声,随即昏倒,继以抽搐。抽搐为阵发性,数分钟至半小时1次,持续3-4分钟后停止,进入昏睡状态,出现深长呼吸,间隙期间患者意识可呈半清醒状态。如见烦躁不安,则为再发抽搐的先兆。
2.解救方法:采用催吐、解痉、防止呼吸道感染及补充液体等措施。惊厥可采用苯巴比妥,如未显效,可吸入少量乙醚(5-15ml);心脏搏动缓慢或有虚脱现象可用咖啡因等,但可拉明应避免使用;中毒解救过程中不宜用吗啡类麻醉药,禁用酊剂及其他含酒药物。除中毒深者因抽搐频繁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外,一般在抽搐停止后,意识逐渐清醒,经2-3日或多至1-2周可恢复正常。发生抽搐的病例,恢复后常有记忆力损害,个别还出现无端发笑、发呆及言语障碍,半年后才完全恢复。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1.《草木便方》:治风目,痈疽,腮肿风毒,涂四肢麻木不仁。
2.《分类草药性》:治火伤,调香油搽涂。
3.《重庆草药》:干叶粉,可以收黄水,止痒,治痒疮,癞子。
考证 出自《草木便方》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Coriarifa nepalensis Wall.[C.sinica Maxim.]
科属分类 马桑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阿朴羟基马桑毒素
马桑鞣素A
马桑糖
羟基马桑亭
马桑素C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