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青粱米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汉语拼音 bai liang mi
英文名 seed of Foxtail Millet
药材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品种之一的种仁。
动植物形态 1.粱,一年生栽培作物,须根粗大。秆粗装,直立,高0.1-1m。叶鞘松裹茎秆,密具毛或无毛,先以近边缘及叶片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1圈纤毛;呀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cm,宽5-33mm,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锤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cm,宽1-5cm,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变异主轴密被柔毛,刚毛显著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3mm,黄色,褐色或紫色;第1颖长为小穗的1/3-1/2,具3脉,第2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4,先端钝,具5-9脉;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基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2外稃等长于第1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1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花、果期夏、秋季。
2.粟,本变种的主要特征在于:植物体细弱矮小,高20-70cm。圆锥花序呈圆柱形,紧密,长6-12cm,宽5-10mm;小穗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mm,黄色,刚毛长约小穗的1-3倍,小枝不延伸。
资源分布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生态环境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秋季果实成熟时收割,打下种仁,去净杂质,晒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味甘;微寒
归经 脾;胃经
功效 健脾益气;涩精止泻;利尿通淋
功效分类 补中益气药;清热燥湿药
主治 脾虚食少;烦热;消渴;泄精;泻痢;淋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90g;或煮粥。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主胃痹,热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益气补中。
2.《日华子本草》:健脾,治泄精。
考证 出自《名医别录》。 1.陶弘景:凡云梁米,皆是粟类,惟其牙头色异为分别耳。青梁出北,今江东少有。《泛胜之书》云,梁是林粟,今俗则不尔也。 2.《唐本草》:青梁,壳穗有毛,粒青,米亦微青而细于黄、白梁也,谷粒似青稞而少粗。夏月食之,极为清凉。但以味短色恶,不如黄、白梁,故人少种之。此谷早就而收少也,作饧清白胜馀米。 3.《本草图经》:梁米,有青梁、黄梁、白梁,皆粟类也。旧不著所出州土,今惟京东西、河陕间种莳,皆白梁耳,青、黄乃稀有。大抵人多种粟而少种粱,以其损地力而收获少。而诸梁食之,比他谷最益脾胃,性亦相似耳。 4.《日用本草》:梁米,即今小米,所谓黍稻粱也,吴中无此。《本草》分三种,青、黄、白皆以色而名之,穗皆大而长,米亦圆装。青者襄阳出,黄者西洛出,白者东吴出。作饭味稍淡,皆能补脾胃,养五脏。 5.《本草纲目》:梁者良也,谷之良者也。或云种出自梁州,或云梁米性凉,故得梁名,皆各执己见也。梁即粟也。考之《周礼》:九谷、六谷之名,有梁无粟可知矣。自汉以后,始以大而毛长者为梁,细而毛短者为粟,今则通呼为粟,而梁之名反隐矣。今世俗称粟中之大穗长芒,粗粒而有红毛、白毛、黄毛之品者,即梁也,黄白青赤,亦随色命名耳。郭义恭《广志》有解梁、贝梁、辽东赤梁之名,乃因地命名也。青梁米,今粟中有大而青黑者是也,其谷芒多米少。其性最凉,而宜病人。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Semen Setaria Italic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Setaria italica (L.) Beauv. [Panicum italicum L.] 2.Setaria italica (L.) Beauv.var.germanica(Mill.)Schred
科属分类 禾本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