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有毒中药古籍文献 > 正文
石龙子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异名 山龙子(《别录》)、泉龙(《繁露注》)、石蜴(音易)、蜥蜴(《别录》)、猪婆蛇(《纲目》)、守宫。
释名 时珍曰:此物生山石间,能吐雹,可祈雨,故得龙子之名。蜥蜴本作析易。许慎云:易字篆文象形。陆佃云:蜴善变易吐雹,有阴阳析易之义。周易之名,盖取乎此。今俗呼为猪婆蛇是矣。弘景曰:守宫,蝘蜓也。而此亦名守宫,
产地 《别录》曰:石龙子生平阳川谷,及荆州山石间。保升曰:山南襄州、安州、申州处处有之。
生境
性味 咸,寒,有小毒。
归经
药物形态 恭曰:龙子,即蜥蜴,形细而长,尾与身类,似蛇有四足,去足便是蛇形。以五色者为雄,入药良;色不备者为雌,力劣也。
品种考证 时珍曰:生山石间者曰石龙,即蜥蜴,俗呼猪婆蛇;似蛇有四足,头扁尾长,形细,长七。八寸,大者一、二尺,有细鳞金碧色。其五色全者为雄,入药尤胜。生草泽间者曰蛇医,又名蛇师、蛇舅母、水蜥蜴、蝾螈,俗亦呼猪婆蛇;蛇有伤,则衔草以敷之,又能入水与鱼合,故得诸名。状同石龙而头大尾短,形粗,其色青黄,亦有白斑者,不入药用。生屋壁间者,曰蝘蜓,即守宫也。似蛇医而短小,灰褐色,并不螫人,
养殖栽培
采收 五月取,着石上令干。 三、四、八、九月采,去腹中物,熏干。
加工
鉴别 蛇师生山谷,头大尾小而短,色青黄或白斑也。蝘蜓,生人家屋壁间,似蛇师,即守宫也,一名蝾螈。颂曰:《尔雅》以蝾螈、蜥蜴、蝘蜓、守宫为一物。《方言》以在草为蜥蜴、蛇医,在壁为守宫、蝘蜓。《字林》以蝾螈为蛇医。据诸说,当以在草泽者为蝾螈、蜥蜴。在屋壁者为蝘蜓、守宫也。
贮藏
炮制 时珍曰:古方用酥炙或酒炙。惟治传尸劳瘵天灵盖丸,以石蜥蜴连肠肚,以醋炙四十九遍用之,亦一异也。
质量鉴定
主治 五癃邪结气,利小便水道,破石淋下血(《本经》)。消水饮阴,滑窍破血。娠妇忌用(时珍)。
功用
用法
用量
毒副作用
临证应用 小儿阴:用蜥蜴一枚烧灰,酒服。(《外台秘要》)诸瘘不愈:用蜥蜴(炙)三枚,地胆(炒)三十枚,斑蝥(炒)四十枚,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二丸,白汤下。治诸法不效者。(《刘涓子鬼遗方》)
配伍应用
配伍禁忌 之才曰:恶硫黄芜荑、斑蝥。
妊娠禁忌
食忌
使用注意 入药以草泽者为良。
附方
医案
药用机理 宗奭曰:蜥蜴能吐雹祈雨,故能治癃淋,利水道。 时珍曰:其功长于利水,故《千金》治症结水肿,尸疰留饮,有蜥蜴丸。《外台》治小儿阴溃用之,皆取其利水也。刘涓子用同斑蝥、地胆治瘘疾,取其利小便,解二物之毒也。
全文 石龙子
(《本经》中品)
【释名】山龙子(《别录》)、泉龙(《繁露注》)、石蜴(音易)、蜥蜴(《别录》)、猪婆蛇(《纲目》)、守宫。
时珍曰:此物生山石间,能吐雹,可祈雨,故得龙子之名。蜥蜴本作析易。许慎云:易字篆文象形。陆佃云:蜴善变易吐雹,有阴阳析易之义。周易之名,盖取乎此。今俗呼为猪婆蛇是矣。弘景曰:守宫,蝘蜓也。而此亦名守宫,殊难分别。详见守宫条。
【集解】
《别录》曰:石龙子生平阳川谷,及荆州山石间。五月取,着石上令干。
保升曰:山南襄州、安州、申州处处有之。三、四、八、九月采,去腹中物,熏干。
弘景曰:其类有四种:形大纯黄者为蛇医母,亦名蛇舅母,不入药用。似蛇医而形小尾长,见人不动者,为龙子;形小而五色,尾青碧可爱者,为蜥蜴,并不螫人;一种缘篱壁,形小色黑者,为蝘蜓,言螫人必死,亦未闻中之者。
恭曰:龙子,即蜥蜴,形细而长,尾与身类,似蛇有四足,去足便是蛇形。以五色者为雄,入药良;色不备者为雌,力劣也。蛇师生山谷,头大尾小而短,色青黄或白斑也。蝘蜓,生人家屋壁间,似蛇师,即守宫也,一名蝾螈。《尔雅》互言之,并非真说。
颂曰:《尔雅》以蝾螈、蜥蜴、蝘蜓、守宫为一物。《方言》以在草为蜥蜴、蛇医,在壁为守宫、蝘蜓。《字林》以蝾螈为蛇医。据诸说,当以在草泽者为蝾螈、蜥蜴。在屋壁者为蝘蜓、守宫也。入药以草泽者为良。
时珍曰:诸说不定。大抵是水、旱二种,有山石、草泽、屋壁三者之异。《本经》惟用石龙,后人但称蜥蜴,实一物也。且生山石间,正与石龙、山龙之名相合,自与草泽之蛇师、屋壁之蝘蜓不同。苏恭言蛇师生山谷,以守宫为蝾螈,苏颂以草泽者入药,皆与《本经》相戾。术家祈雨以守宫为蜥蜴,谬误尤甚。今将三者考正于下,其义自明矣。生山石间者曰石龙,即蜥蜴,俗呼猪婆蛇;似蛇有四足,头扁尾长,形细,长七。八寸,大者一、二尺,有细鳞金碧色。其五色全者为雄,入药尤胜。生草泽间者曰蛇医,又名蛇师、蛇舅母、水蜥蜴、蝾螈,俗亦呼猪婆蛇;蛇有伤,则衔草以敷之,又能入水与鱼合,故得诸名。状同石龙而头大尾短,形粗,其色青黄,亦有白斑者,不入药用。生屋壁间者,曰蝘蜓,即守宫也。似蛇医而短小,灰褐色,并不螫人,详本条。又按:《夷坚志》云:刘居中见山中大蜥蜴百枚,长三四尺,光腻如脂。吐雹如弹丸,俄顷风雷作而雨雹也。
宗奭曰:有人见蜥蜴从石罅中出,饮水数十次,石下有冰雹一、二升。行未数里,雨雹大作。今人用之祈雨,盖取此义。
【修治】
时珍曰:古方用酥炙或酒炙。惟治传尸劳瘵天灵盖丸,以石蜥蜴连肠肚,以醋炙四十九遍用之,亦一异也。
【气味】咸,寒,有小毒。
之才曰:恶硫黄、芜荑、斑蝥。
【主治】五癃邪结气,利小便水道,破石淋下血(《本经》)。消水饮阴,滑窍破血。娠妇忌用(时珍)。
【发明】
宗奭曰:蜥蜴能吐雹祈雨,故能治癃淋,利水道。
时珍曰:其功长于利水,故《千金》治症结水肿,尸疰留饮,有蜥蜴丸。《外台》治小儿阴溃用之,皆取其利水也。刘涓子用同斑蝥、地胆治瘘疾,取其利小便,解二物之毒也。
【附方】新二。
小儿阴:用蜥蜴一枚烧灰,酒服。(《外台秘要》)诸瘘不愈:用蜥蜴(炙)三枚,地胆(炒)三十枚,斑蝥(炒)四十枚,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二丸,白汤下。治诸法不效者。(《刘涓子鬼遗方》)

【主治】缺。
【附方】新一。
去生胎:蜥蜴肝、蛇脱皮等分,以苦酒和匀,摩妊妇脐上及左右令温,胎即下也。
语义
相关文章
石龙子
石龙子
石龙子
石龙芮
石龙芮子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