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谱资源
 医学全在线 > 医学图谱 > 影像诊断 > CT > 正文
成人肺结核与肺癌的CT特征性表现及影像鉴别
医药图谱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周围型肺癌的CT特征
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基础是:癌组织发生在细支气管,向周围侵润性生长形成结节或肿块,最常见的是单源性的,表现为孤立单个病灶;肺癌浸润性地向肺实质及间质生长,表现为形态欠规则;由于癌组织侵及小叶间隔及淋巴管,多表现为边缘欠光滑、多毛刺、多棘状改变;肺癌有丰富的供血滋养血管,常见“肺血管集束征”;肺癌多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常表现除肺野病灶之外,尚可发现肺门,纵隔相应引流的淋巴结肿大。周围型肺癌CT特征如下:
1、孤立性结节及肿块:有别与肺结核病灶,周围型肺癌表现为孤立性病灶,周围肺组织往往是清晰的,而无卫星灶(肺结核基础上发展为疤痕癌除外)。
2、形态欠规则:结节病灶表现为数个结节堆聚,这是由于癌组织以一个中心向周围多个腺泡浸润生长所形成的,由于其生长不均衡,中间有残余肺泡组织,即形成所谓小泡征。肿块生长的同时遇有血管或支气管的阻碍形成切迹,即所谓分叶
3、边缘欠光滑:主要表现为棘状突起和短毛刺,毛刺往往较密集,周边均有分布,两者是由于侵及肺泡表面或小叶间隔及淋巴管形成的;有别于炎症性肿块的边缘毛刺,炎症性毛刺表现较长和稀疏,一般只有二、三条,它是由于炎症慢性过程中,纤维化所致。
4、肿块密度及增强:平扫时肺癌肿块或结节往往是均匀的软组织密度,CT值30—50Hu之间,增强后大多数明显强化,CT值差>30Hu,常见有数支血管与肿块相连(即“血管集束征”),肺癌肿块少有钙化,偶有钙化,一般量少,呈点状偏肿块一侧。
5、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周围型肺癌多数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有其解剖引流规律,一侧肺癌,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右上叶肺癌→右上肺门淋巴结→右气管旁组淋巴结→隆突组淋巴结。右下叶及中叶肺癌→右下肺门淋巴结→隆突下组淋巴结→右气管旁组淋巴结。左上叶肺癌→左上肺门淋巴结→主肺动脉窗组淋巴结→隆突组淋巴结。左下叶肺癌→隆突下组淋巴结→右气管旁及主肺动脉窗组淋巴结。隆突组淋巴结为交通站,可引流至对侧纵隔甚至对侧肺门淋巴结使之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标准;文献上大多数认为>15mm为肿大,我院手术病理随访结果:10mm阳性为 11.5%,12mm阳性为56.2%,15mm为92.6%,所以有必要把超过≥12mm定为淋巴结肿大标准。
有关肺结核与肺癌鉴别的几个常见问题
一、结核性肺不张与癌性肺不张的影像学鉴别
结核性肺不张是由于支气管内膜结核或支气管牵拉扭由造成支气管狭窄,导致肺不张,所以具有以下影像特征:①除肺不张之外,肺门无肿块,其它肺叶常见斑点状、纤维索条状或钙化等肺结核之特点;②不张的肺实变影中常见扭曲或扩张的不规则含气管状影。 肺癌肺不张,肺门区常见肿块,不张肺组织一般无含气的支气管,但可见狭窄或中断的支气管影与肿块相对应,大多发生在叶支气管开口附近,其它肺叶一般无结核病灶。
二、结核性空洞与癌性空洞的影像学鉴别
结核性空洞有两种改变:一种影像上表现多发性,呈“蜂窝状”,易与癌性空洞区分。另一种为单发性,一般在2cm以上,其特征是:①壁薄、内壁较光整、无壁结节;②空洞四周均匀,空洞无偏心改变;③周围有结核卫星病灶,如纤维索条、斑点及钙化影等:癌性空洞的特征:①壁厚、内壁欠规则,常见结节;②偏心性空洞;③周围无卫星灶。
三、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腔积液与癌性胸水鉴别
结核性胸膜炎所产生的胸水,常见粘连包裹,胸膜呈一P>致性增厚,斜裂、水平裂等叶间裂常同时增厚、无肋骨破坏。癌性胸水,多为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所致,胸膜常厚薄不均,多见结节,若侵犯胸壁常见肋骨破坏或胸壁软组织肿块。同时有时伴有纵隔胸膜不规则增厚或心包不规则增厚,同侧肺门及纵隔常见淋巴结肿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小儿肠套叠的影像诊断与治疗
肺部转移瘤的影像诊断
[文]肝脏疾病的CT诊断
[基础知识]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
[文]胆系疾病的CT诊断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