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国卫生人才网
各省卫生人才网
浙江 重庆 河南 广东
河北 上海 北京 天津
山东 安徽 山西 江苏
湖北 湖南 江西 福建
云南 四川 广西 贵州
陕西 兵团 甘肃 宁夏
辽宁 青海 新疆 西藏
吉林 黑龙江 海南 内蒙古
 医学全在线 > 中国卫生人才网 > 安徽卫生人才网 > 安庆 > 正文
关于切实做好洪涝灾害及高温中暑卫生应急工作的紧急通知
来源:桐城卫生网 更新:2013/7/3 字体:
桐卫字[2010]49号
 
各医疗卫生单位:
近日,我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致使部分地区出现河道漫顶、塌方等多处险情,全市受灾人口11.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4200人,7月11日安庆市防汛指挥部已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Ⅱ级响应。目前正值盛夏,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发生突发性高温中暑及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增大,为认真贯彻省卫生厅、安庆市卫生局及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做好我市洪涝灾害及高温中暑卫生应急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工作责任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汛期救灾防病工作,要从灾前准备 、灾时应对、灾后恢复重建三个方面着手,着力加强救灾防病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将相关职责和任务落实到个人,确保各项救灾防病措施落到实处。卫生局将统筹调派医疗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同时,要充分认识做好高温中暑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认真部署,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高温中暑卫生应急工作的管理,认真查找分析本辖区可能存在的高温中暑及传染病流行风险,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卫生应急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制定完善专项预案,做好应对工作准备
市卫生局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完善本地区的自然灾害及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预案和工作方案,明确自然灾害中卫生应急工作的职责分工,规范辖区内灾害和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做好人员、药品、物资、设备、交通工具等相关准备,切实提高洪涝灾害和高温中暑事件的应对能力。
三、落实各项措施,全力做好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充分完善医疗卫生保障队伍,开通对防汛抢险人员和因灾受伤群众,以及高温中暑人员的医疗卫生救援绿色通道。市医院、中医院要成立救灾防病医疗小分队,落实包保责任制(市医院包保双港镇,中医院包保新渡镇),市疾控中心要成立卫生防疫小分队,做好药品、器械、设备、交通工具等相应准备。各小分队要迅即携带医疗设备和药品驻点开展医疗服务和卫生防病工作,全力保障,满足灾区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确保灾区群众“喝得上干净水、吃得上放心食品、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为预防控制防汛人员血吸虫病感染,杜绝急感爆发疫情,市血防站要按照省、市有关急感防控文件精神,积极应对、迅速部署汛期急性血吸虫病防控工作,要组织血防专业人员深入防汛一线,为防汛抢险人员提供技术服务,切实做好血防健康宣教工作,发放血防知识宣传材料和防护油等防护用品。要对所有未采取防护措施接触疫水人员进行摸底登记,适时开展预防性服药,有效预防控制急感暴发疫情。
   四、广泛开展健康宣教,提高公众防护意识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和预防高温中暑及洪灾后传染病防控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积极主动与新闻宣传等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灾害卫生防病和防暑降温知识,要加强风险沟通,提高公众对灾害的卫生防病和防范风险意识及自然互救能力。疾控中心要组织编印通俗易懂的闻声防病宣传单,通过医疗和卫生防病队伍、基层工作人员向灾区群众广泛发放,加强宣传,引导灾区群众自我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灾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加强卫生应急值守工作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卫生应急值班和领导带班工作,带班领导的手机、值班电话及传真机要24小时开机,落实岗位职责,专业应急队伍要全天候待命,随时准备开展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和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一旦出现重大传染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按照规定迅速报告。
市卫生局24小时值班电话6121828,传真:6134635。 
 
桐城市卫生局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二日
 
 
 
 
抄报:安庆市卫生局,桐城市委、市政府。
抄送:市防指办。
 
相关文章
 玉环县医学考试中心:玉环县卫生系列局2013
 河北卫生网: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
 扬中人才网:关于扬中市卫生系统所属事业单
 宜都人才卫生网:宜都市2013年度公开招聘卫
 重庆国家卫生人才网:重庆医高专分房问题
 杨陵区人才网:护士条例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