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国卫生人才网
各省卫生人才网
浙江 重庆 河南 广东
河北 上海 北京 天津
山东 安徽 山西 江苏
湖北 湖南 江西 福建
云南 四川 广西 贵州
陕西 兵团 甘肃 宁夏
辽宁 青海 新疆 西藏
吉林 黑龙江 海南 内蒙古
 医学全在线 > 中国卫生人才网 > 河南卫生人才网 > 安阳 > 正文
“十二五”河南省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规划
来源:安阳卫生信息网 更新:2013/7/26 字体:

“十二五”河南省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规划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二五”规划体系目录与分工的通知》(豫政办[2010]36号)和省发改委《关于做好“十二五”重大项目筛选论证工作的通知》(豫发改投资[002010]323号)重要决策,实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以及“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努力推进我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进程,以适应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特制定本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今后的5年内,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巩固已取得成果的同时,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在2015年前,逐步建成比较完善的以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全省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基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应用的电子政务系统,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和其它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初步建成符合我省省情和运行高效的卫生信息化支撑体系。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同时提出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思想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具体要求,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河南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09—2012年)》,并把它作为我省加强基础建设和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平台的一项重大举措。

卫生部制订了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规划,提出了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医药卫生信息化的工作得到了大力推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络、部分省、市层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等卫生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为提高卫生信息的共享和集成分析、确保政府的管理决策和社会各阶层获得科学准确的信息、提高管理层的决策效率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了配合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卫生行业的资源整合工作也全面展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支持疾病预防、生命保护和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建设目标的实现。

尽管我省卫生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卫生管理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与其它行业和卫生事业的实际需求相比,总体水平还很落后。

(一)卫生信息化资源现状

一方面,我省是人口超亿的人口大省,人口密度大,全省医疗资源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另一方面,许多发达省份和地区通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建立了协作互助、分级有序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了区域卫生资源利用和管理效率,促进了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均衡发展,实现了有限卫生资源覆盖更广泛人群的现实。

如何用信息化来缓解我省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的现状,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力推进我省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省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建设薄弱。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建设经费严重不足,基层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意识不强;区域信息化建设无成型模式,缺乏标准支撑等。二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任务重困难多。存在众多垂直封闭的信息系统,大大减缓了卫生行业的信息共享进程。三是信息资源分散独立,缺乏有效利用。尚未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各类信息资源物理隔绝,标准不一,彼此孤立,形成了一个个“数据烟囱”。四是数据获取时效性差,数据质量不高。五是数据来源渠道不畅,覆盖范围有限。

(二)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新的机遇

1、新医改为信息化建设创造契机。“新医改”方案把“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列为“八大支柱”之一,卫生信息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卫生部部长陈竺多次强调卫生信息化在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性,要求尽快制定全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纲;加强信息标准化研究,完善数据标准和通讯标准体系,促进信息互认共享;抓好平台建设和连点成面工作,重点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逐步将传染病报告、卫生应急、卫生监督、医疗服务、新农合、妇幼卫生、社区卫生、采供血等方面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连点成面,促进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整体建设,防止和减少“信息孤岛”的问题;加强卫生信息的分析研究和利用;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监管,注重发挥信息化在改善监管绩效中的作用,增强卫生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监管效率。同时为配合新医改工作,卫生部近期陆续推出了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一系列试行标准,旨在推动卫生信息标准建设,促进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整合,为实现卫生领域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信息共享打下基础。并明确提出了“打好三个基础、建好三级平台、提升业务应用系统”的卫生信息化发展思路。

2、信息化建设时机成熟。SARS危机以后,卫生部在几年时间内,完成了覆盖中央、省、市、县、乡五级的网络直报系统,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同时在线报告信息,极大地提高了传染病疫情等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强了国家和省两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危机处置能力。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如逐步推广HIS、PACS、RIS、LIS等临床信息系统。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积极探索建立本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为我们全面建设卫生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我省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6月,省卫生厅下发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计划,并于同月启动了一批信息化建设项目。一是完成河南省卫生业务通信链路的招标和实施。二是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软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首批系统建设项目招标。三是卫生业务省数据中心项目(I期)建设完成招标工作,并开始实施。四是完成了儿童规划免疫省级平台建设招标工作。

二、项目预期目标

卫生信息化建设旨在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重点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为着力点,加快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十二五期间重点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内条线业务完善与整合。

二是提升各级各类医院的信息化水平。

三是完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系统。

四是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与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等医院的业务联动,实现区域间的医疗服务。

五整合以上所有资源实现区域大卫生。

三、建设内容和标准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构建和谐卫生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方针,以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为依据以健全体系、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提高能力为重点,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核心,实行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整体推进,努力提高全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能力。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方针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开发、资源共享;分级建设、分级管理;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三)整体思路

抓好涉及面广、影响全民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纵向以应急为先导,横向以健康档案为轮廓,建设卫生业务大平台,启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卫生系统电子信息化建设,逐步完成卫生各个业务系统整合与开发,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四)建设内容

按照加强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区域和行业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系统架构目标是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打通信息孤岛,实现业务协同服务和信息资源服务。

1、网络平台建设

(1)网络建设

根据《河南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09-2012年)》(豫政〔2009〕39号)要求,在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框架下,依托电子政务网,通过租赁三家运营商固定、移动链路,建设完善我省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节点的卫生业务网络大平台。

业务协同服务:按实现互联互通的业务需求支持异构业务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与流程整合。前者支持局部(点-对-点或端-到-端)信息交换共享,后者支持按照业务需求将局部信息交换共享与业务流程管理相结合。业务协同服务实现的基本原则是综合管理信息资源平台与业务系统相对独立。

(2)短信平台建设

建立省市县三级短信管理平台,配合电话、传真、邮件组成统一通讯平台为卫生应急、健康管理、预约挂号、办公OA等系统,提供协调一致,功能多样的信息服务。如信息预警、卫生服务提醒、信息上报、指挥调度等等。

2、数据中心建设

拟建立省、市、县三级架构的数据中心(其中不包括各类医院内部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主要包含机房软、硬件环境,数据交换平台,卫生资源平台和标准规范体系,综合信息查询及分析系统,单点登录机制和门户展现平台等。卫生数据采用分类存储、备份和统一调度。

信息资源服务:利用数据获取、数据整合、数据三个主要环节,将分散在各卫生行政部门直属单位、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基层卫生机构的离散数据按物理集中落地的需求整理、聚合成可共享的综合数据信息库,实现综合信息管理,以信息整合支持资源整合和业务整合。基于可共享的综合数据信息库,可将整合生成的集中、动态、统一的综合业务信息(定制化整合业务视图)发布以支持全局性、同步信息共享业务。

3、安全防护

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建立全省统一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安全管理,做好边界、系统、单机几个层次的防护工作,注重投入和效益的平衡。实现系统业务安全运行。

首先是网络基础设施、运行服务、业务流量等得到有效控制保护;其次,针对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人工采集等不同技术环境下的工作方式,需在授权、认证、访问等方面得到安全保障,提升对数据的可信性及真实有效;针对平台各业务域间的信息需实现有效的信息流向控制、传输防护;针对业务域内系统接口的有效保护;加强对电子健康档案及电子医疗记录等私密性数据的安全存储,除了实现授权的访问控制外,还需实现平台数据的在线存储及备份,以在故障发生时得到有效恢复,保证业务的连续运行。

4、系统平台建设

(1)完善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

以“平战结合、应急优先、做实基础、立足长远”为建设原则,依托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以日常公共卫生信息化业务为基础支撑,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形成一套完整的以预案数字化为核心的报告、分析、预测、预警、处置、协调、决策、善后的指挥体系。目前省级平台已经基本开发完毕,在十二五期间着重建设县市两级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整合相关数据,加强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的数据交互和数据共享。进一步拓展业务应用功能,实现公共卫生业务的全覆盖,开发预警预测功能,实现关口前移,立足日常传染病监控,支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同时拓展监测手段,进一步完善指挥系统。一是通过引入卫星通讯车辆第一时间到达事件现场,采集现场信息、传送至指挥中心配合指挥中心做现场指挥。二是建立各县区的视频会议系统完善视频指挥系统实现集视频、语音、数据于一体的省、市、县三级指挥中心体系,实现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资源调度。

(2)以儿童计划免疫为主的预防信息系统

构建全省基于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综合性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全省儿童免疫档案信息中心数据库,有效解决流动儿童就近接种和异地接种业务。

将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的绝大多数环节纳入到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如儿童接种档案的管理、接种率统计、疫苗管理、自动预约、查漏补种等等。实时准确地采集有关儿童预防接种个案的数据信息,强化免疫监测管理的力度。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

建立全省统一的新农合信息服务网络,完善全省新农合业务网络和全省参合农民的资源数据库,统一业务经办系统,实现内部信息共享。通过与财政、民政、银行等其他部门横向互联,实现资源共享。

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新农合业务管理体系。实现新农合登记、缴费、审核、支付等前台业务的网络处理和规范化管理,实现业务处理过程的电子化和自动化。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提供多种形式,全方位的信息查询和政策咨询,增进社会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构筑方便实用、技术可靠、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决策支持数据库,为科学定制和调整各项政策提供支持。通过信息系统为新农合基金运行监管提供全面和及时的支持,以降低基金运行风险,保障基金安全运行。

以新农合基金管理为主线,探索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路,以达到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的目的。

(4)妇幼保健信息系统

建立妇幼保健系统对其服务对象进行长期、连续的追踪管理和开展优质服务的基础,是妇幼保健机构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也是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前期数据来源。

(5)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平台

居民健康档案平台是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内容记录居民基本情况和在整个生命服期与卫生发生事件记录,需要整合所有已知的系统平台。初期的健康档案平台建设侧重信息的记录检索和初步分析,后期则侧重对信息的分析挖掘。对卫生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建设过程要注重标准建设。

(7)区域医疗平台

建立区域医疗平台,提高各类医院信息化水平,加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管理系统,实现对全省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确保完善的医疗救治体系信息系统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实现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协同与联动,为小病不出村社区,大病不出县(区)构建系统平台。

一是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突出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网络化建设,包括紧急救治信息网络系统和血源信息管理系统等。健全、完善功能规范、信息标准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包括HIS、PACS、LIS、RIS、PIS、EIS等等,为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及应用软件模块化发展奠定基础。既重视传统介质存储信息的数据化和网络化建设,又着力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在全面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电子病历、数字化医学影像、医生和护士工作站等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推广应用《病例分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挖掘病案管理在医疗质量监控、绩效评估和医疗决策中的作用。

二是加快社区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临床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社区医生工作站,乡村医生工作站建设。

通过建立开发商行业准入制度,引进和开发基层医生工作平台,兼顾与医疗、疾病控制、妇幼、农村合作医疗和计划生育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或业务的综合实现。引进和开发的系统必须符合相关数据规范和数据标准。

三是结合全省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有效整合卫生资源,建立双向转诊系统,并完成与医保、农合、疫情、应急、监督妇幼、社区、电子病历、健康档案、药品管理等系统对接,实现市县级区域医疗平台融合,最终实现各类数据的信息共享。

(8)医疗救治信息系统

以省、市二级医疗救治网络系统为基础,建立我省医疗救治信息系统数据库。初步形成覆盖卫生行业的医疗救治信息网络,逐步实现掌握医疗救治资源信息与有关病情信息,发挥医疗救治体系整体应急功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其总体目标是:建立省-市二级医疗救治信息采集和网络通信系统,并作为国家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和我省卫生信息网的子系统。其具体目标为:建立省级和市级医疗救治数据中心;建立全省医疗救治个案数据库;建立省级医疗救治指挥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省级医疗救治政务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全省医疗救治信息采集系统;按照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分级管理的要求,建立省、市二级医疗救治资源数据库,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大型医疗设备、医疗救治机构、救治专家和救治队伍、救治物资和药品等数据库。建立平时和战时医疗卫生机构病人收治、床位占有、救治队伍流动、医疗工作动态等情况的报告制度,保证战时在线调度指挥的实施。

(9)综合门户平台

集中整合卫生监督、疾病预防、12320、120等各信息平台,建立面向所有用户,集医疗信息查询,健康教育,信息公开于一体的综合门户平台,集中提供信息服务和数据服务。

其中重点加快完成全省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服务热线多媒体呼叫中心建设。采用平台集中,座席分散的模式,按照行政划分,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属地管理,省会城市建设呼叫中心,各市建设分中心,建立以计算机与电话集成技术为基础的“12320”卫生服务热线。逐步完善服务内容,建立咨询信息资源库以及相关的工作指南与标准,强化坐席代表培训,形成相应监督评价机制。以省、市二级平台为依托,建立前台受理、后台联动的12320多媒体呼叫中心运行机制。

(10)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功能规范和信息标准,开展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业务软件的应用和推广。加快省级卫生监督系统改造,完善实现网上受理审批,监督信息公布查询等功能。省级以下卫生监督机构,建立内部卫生监督网络化办公系统,全面使用计算机处理卫生监督业务;要广泛应用IC卡、网上监控、移动办公等信息技术,加强执法力度,实现卫生监督的实时、动态的高效管理。

(11)食品安全监控系统

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系统时时掌握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生产企业标准体系,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和预警信息。

(12)电子政务信息平台

加快卫生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建成省、市、县三级卫生行政部门电子政务系统,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把电子政务建设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管理水平和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的门户网站和数据库建设,促进信息发布、政务公开、网上服务、协同办公和咨询服务的开展,增强政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13)运维平台

建立集网管系统,系统开发,系统运行监控,安全管理,系统优化管理与一体的大运维体系。集中监控维护优化我省卫生信息系统。

为保障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健康运行;掌握平台运行和使用过程中软硬件基础设施状况、性能状况、安全状况、容量状况、业务连续性状况;合理计划和使用运维资金、科学制定运维管理流程;对平台软件硬件供应商及其他服务商进行有效管理;及时排除平台故障;提高平台用户满意度、保证平台未来业务变更和系统升级平稳过渡、最终达到平台建设目的,建立平台运维体系,使运维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平台建设单位运维管理成熟度,确保运维服务质量,保障业务可持续,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合理利用,降低行政成本。

(14)其他应用系统

发展中医药信息系统建设。根据中医药信息系统应用特点,建立适合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医疗、保健和康复信息系统。利用人工智能、信号处理和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发展中医理论研究和应用。

完善医学科教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备的网络化医学文献情报数据库系统,有计划地发展医学数字图书馆系统。进一步推进医药信息学研究和应用工作,开展生命信息学研究,推进分子医学,包括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工作。加强远程医学及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的建设与研究。

5、数据标准建设

加强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包括公共卫生基本数据集、共享数据集和数据交换标准等。

标准化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建立我省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标准建设中坚持引用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国际卫生信息化标准的发展,等同等效应用国际标准,宣传贯彻国家标准,推广和普及行业标准,制定和研究地方性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工程中标准化实施情况审查工作,逐步建立卫生信息系统开发监理制度,引导系统开发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卫生机构、企业和学会、协会等参与研究和拟订急需的我省地方卫生信息标准及规范。

6、人才培训

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系统使用培训,重点是对系统使用的培训,同时做好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抓好卫生信息化宣传教育工作,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医学教育领域,建立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建立考核、评估制度。

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和计算机应用人员进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认识水平,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建立持证上岗、业务考核和职称考核制度,以促进在职人员计算机培训工作。

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卫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保证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稳定发展。建立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吸引人才,稳定队伍,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适应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要求。

7、机制建设

卫生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的支持,要坚持依法办事,科学管理,逐步开展相关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的研究,如信息技术人才政策、信息设备采购政策、行业信息应用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同时制定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和各项管理制度,有效加强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加强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管理,防范、打击计算机与网络犯罪

(五)目前主要卫生信息化建设参照规范及标准

●卫生部《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

●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  

艾滋病防治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产前筛查与诊断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成人健康体检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出生缺陷监测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出生医学证明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儿童健康体检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妇女病普查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高血压病例管理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个人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婚前保健服务基本数据集标准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数据集

●健康档案公用数据元标准(试行)  

●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 

●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试行) 

●结核病防治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精神分裂症病例管理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老年人健康管理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门诊诊疗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伤害监测报告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死亡医学证明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糖尿病病例管理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体弱儿童管理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新生儿疾病筛查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血吸虫病病人管理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预防接种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预防接种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孕产期保健服务与高危管理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职业病报告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职业性健康监护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中毒报告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肿瘤病例管理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住院病案首页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住院诊疗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 

四、投资估算

自2011年到2015年预计总投资99557.74万元。

(一)网络平台(5588.14万元)

1、固定链路租用(3018.3万元)

根据与新联通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市级向下光纤固定链路每条每月租用费400元,ADSL每条每月租用费50元。目前全省共有2089家卫生院、49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2家门诊部,7409家村卫生室,共计链路10061条按最低接入要求,五年所需资金3018.3万元(50元×12月×10061×5)。

2、短信平台(2569.84万元)

需要租用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短信专线。根据前期招标结果。五年拟需投入2569.84万元。其中:

(1)APN端口和移动链路租费2380元/月/条,三条链路五年租费共计42.84万元(2380元/月/条×3条×12月×5)。

(2)短信端口和短信专线租费1500元/月/条,三条链路五年租费共计27.0万元(1500元/月/条×3条×12月×5)。

(3)短信上下行0.05元/条,按全省每人每年发一条,五年拟需  2500万元(0.05元/条×1亿×5)。

(二)完善各级数据中心(58800万元) 

省级数据中心600万元,市级数据中心投入10800万元(500万元×18),县级数据中心投入47400万元(300万元×158)

(三)安全防护(2940万元)

安全防护依据IT行业所占数据中心总投入最低标准5%进行估算需投入2940万元(58800万元×5%)。

(四)系统平台建设(30774万元)

1、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3770万元)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十二五期间拟需3770万元,其中:

(1)目前省级平台已在开发建设中,2010年6月将投入,2011年拟以后每年投入20万元用于我省省市平台维护和相关数据挖掘和软件升级,拟需资金100万元(20万元×5)。

(2)地市应急软件总体开发费用300万元,地市全部部署270万元(15万元×18)。

(3)视频指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县级终端1580万元(10万元×158),省市两级卫星通讯车辆1520万元(80万元×18+80万元)。

2、完善儿童计划免疫平台(1500万元)

儿童规划免疫软件采用省级集中开发及部署,有条件的地市鼓励开发适合本级的市级平台。本次规划主要用于全省3000个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点终端的配备。拟需资金1500万元(5000元×3000)

3、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1969万元)

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我省158个县区均已建成县级新农合平台。目前正紧建设省市两级新农合平台。十二五期间重点完成与158个县级新农合平台和200余家省市两级医院信息系统的对接。每个接口一次性开发与实施费用3万元,每年维护费用0.5万元,拟需资金1969万元(3万元×358+0.5万元×5×358)

4、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平台(585万元)

省市两级软件平台开发所需300万元。每个点部署拟需15万元。共需585万元(300万元+15×1+15×18)。

5、居民健康档案平台(3540万元)

居民健康档案分为省市县三级软件平台。省级平台软件开发300万元,市级平台开发200万元,县级软件开发200万元,每点部署拟需15万元。共需资金354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15万元×18+15万元×158)

6、区域医疗平台(13405万元)

区域医疗平台建设包括补助各类医疗机构进行信息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区域平台整合及相关接口应用系统开发。拟需资金13405万元,其中:

(1)拟对全省1192家医院一次性补助各10万元,鼓励和引导医疗机构开展信息化建设,拟需资金11920万元(10万元×1192)。

(2)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分为省市二级。两级软件平台开发需资金300万元。每个点部署拟需15万元,共需585万元(300万元+15×1+15×18)。

(3)区域平台整合及数据交换拟需900万元(50万元×18)。

7、医疗救治信息系统(585万元)

省市两级软件平台开发所需300万元。每个点部署拟需15万元。共需585万元(300万元+15×1+15×18)。

8、综合门户平台(510万元)

主要包括12320平台建设,系统平台150万元,每个地市部署20万元,拟需资金510万元(150万元+20×18)。

9、完善卫生监督信息系统(410万元)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分为省市两级,目前省级平台已经建立,由于本次机构改革,对卫生监督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需对省级平台进行改造拟需资金40万元,市级平台软件开发100万元,地市布置每点15万元。拟需资金410万元(40万元+100万元+15万元×18)

10、食品安全监督控平台(960万元)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是新赋予卫生部门的职能,之前缺乏系统支撑。省市两级软件平台开发所需300万元,200套配套数据采集设备单价1.5万元。每个点部署拟需20万元。共需585万元(300万元+1.5×200+20×18)。

11、完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3340万元)

省市县三级平台建设。省级平台软件开发200万元,市级平台开发150万元,县级软件开发150万元,每点部署拟需15万元。共需资金3340万元(200万元+150万元+150万元+15万元×18+15万元×158)

12、运维平台(200万元)

(五)数据标准建设 (50万元)

主要用于各系统相关标准的研究,专家咨询、方案征集等。

(六)人才培训 (1395.6万元)

人才培训采用分级培训原则,包括所有业务系统使用培训和专业培训拟需资金1395.6万元(325.68万元+1069.92万元)。

专业培训培训到县一级,每年培训两次,每次2天,按230元/人/天的标准,针对全省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职业病防治所708个,每个机构培训2人,拟需资金325.68万元(230元/人/天×2天×2人×708×5)。

使用培训培训到村(社区)一级,每年培训1次,每次1天,按180元/人/天的标准,全省11888个卫生机构,每个机构培训1人,拟需资金1069.92万元(180元/人/天×11888×5)。

(七)机制建设 (10万元)

主要用于各系统相关机制的研究、调研,专家咨询、方案征集等。

五、项目单位筛选原则

全省卫生信息化以建设共享的基础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为主线,建设过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避免信息孤岛和标准不统一问题。其中: 

共享基础平台:作为全省卫生信息化基础支撑平台,主要包括网络平台、数据标准和数据中心。其中数据标准由省卫生厅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标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并负责实施建设。

业务应用系统:其一,系统开发以业务为核心、需求导向、强化应用、整合共享、规范实施,以整体提升开发效率和质量;其二,按“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原则,在共享基础平台统一框架内,实行顶层设计,备案管理,避免重复;其三,按“分级建设、分级管理;联合开发、资源共享;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原则,由相关处室和各省辖市卫生局分别承担实施。省厅重点做好纵向应用系统的牵头开发,同时还负责做好全省横向、纵向业务系统的标准管理及关联与共享等相关事宜;省辖市卫生局在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统一框架下,重点做好相应横向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共享。

全局性的信息化项目建设施行向省卫生厅信息化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申报和备案的管理制度,避免重复开发。

所及信息平台遵循全省一盘棋、兼顾差别的思路,最终目标是全省全覆盖,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相对成熟系统要全省推开,个别不成熟尚处探索阶段的应用平台可在1-2个地市先行试点,在取得一定经验后全省推开。

六、项目管理

一是设立强有力的领导委员会,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主要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领导、公共卫生专业机构领导和项目承建方组成,定期进行项目沟通,制定项目重大方针政策,审核项目计划,监控项目进度,协调和解决项目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具体的实施工作。本项目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分项目组成,分项目之间的沟通和管理非常复杂,项目管理办公室设立业务与数据总体组、技术总体组、测试总体组、质量管理组、宣传培训组、运维服务组,对各分项目进行协调和管理。

三是引入项目管理思想,在项目组组织架构搭建好后,就进入项目管理实施阶段。通过项目管理的九大要素: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问题/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整体管理等,客观制定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的绩效考核办法。

四是借助运维管理系统,对系统平台建设进行把控。

七、项目实施监督和评价

(一)聘请专家、项目监理,促进我省卫生信息体系的规范化建设。为加快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确保信息化工作高效、安全和有序进行,聘请一批信息化咨询专家和项目监理公司。咨询专家主要由卫生部、国家疾控中心、兄弟省市、兄弟厅局、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相关人员组成;专家和监理公司在我省信息化建设框架、结构、标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适时咨询和指导,在项目实施实施中及时监督和质量控制。

(二)聘请专业机构对系统软件进行评测。在各个系统建成后,聘请国内或省内专业软件评测中心对已建成软件进行评测,并以此为依据作为项目最终验收的依据。

  河南省卫生厅信息中心

2010年5月3日

相关文章
 庆阳医药卫生人才网:转发省卫生厅“关于国
 海淀卫生考试网:海淀卫生局关于医师定期考
 文成县卫生考试网:《卫生系列强市考核细则
 巴州卫生信息网:关于办理2012年护士执业注
 浙江卫生信息网:浙江省卫生系列计生委办公
 吴兴区国家卫生人才网:2014年度度医师执业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