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考研
资讯
考试报名 招生简章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考研论坛
专业
西医综合 中西综合 公共基础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考研院校 > 华东地区1 > 复旦大学医学院 > 报考指南 > 正文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代宗师苏德隆简介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9/6 字体:

.苏德隆(1906~1985) 南京市人。医学教育家,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流行病学奠基人之一。中共党员。1979年1月~1984年6月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 1927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预科,修学3年,后转入国立上海医学院读本科。1935年毕业。1944年留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学院,获公共卫生硕士学位。1945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发现了一种具有强力抗菌作用的抗生素,命名为微球菌素。获哲学博士学位,并被接受为英国皇家统计学会、微生物学会会员。 苏德隆从事预防医学教育和公共卫生工作50年。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了卫生防疫大队长,开展天花霍乱伤寒痢疾疟疾等传染病的防治,同时担任贵阳卫生人员训练所教育主任,负责战时卫生员的培训工作。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预防医学人员,开创了预防医学教育的范例。新中国成立后,投身到“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行列中,足迹遍布中国南方省市血吸虫病的重灾区。通过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分析,撰写成有价值的科学论文近百篇。1957年夏天,毛泽东来沪接见科学家,他坦诚地向毛主席提出:农业发展纲要中规定7年消灭血吸虫病是难以实现的。他耿直而又实事求是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1963年,苏德隆运用统计学原理发表了论文《钉螺的负二项分布》,他用数学模型阐明钉螺的分布、成因的特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阐述钉螺生态分布规律的学者。他首创“地域性防治血吸虫”的理论,对中国控制血吸虫病起了重大作用。“文革”期间,他发明了防御血吸虫病感染的“防蚴笔”,获全国医学科学大会奖。他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既治疗又灭螺的综合措施,使在安徽贵池设点的群体感染率和钉螺密度急剧下降,连续2年未查到被感染的钉螺。1982年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会上,他宣读了《中国血吸虫病生态学》论文,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1985年11月,上海市宣布消灭血吸虫病,为表彰苏德隆在血防战线上的贡献,授予他血防战线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并追记大功一次。 1972年夏天,上海突发急性皮炎流行,数十万人发病。他亲自率调查队奔赴现场,研究证明寄生在灌木树上的桑毛虫是此次皮炎流行的病源。病因查明后,流行性皮炎得以有效控制,“桑毛虫皮炎”这一名词从此载人现代医学史册。1980年他赴英国剑桥大学宣读桑毛虫皮炎的论文,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范例。1981年该论文发表于英国《流行病学社会医学杂志》。20世纪70年代初,苏德隆开始研究江苏启东县肝癌高发的原因。首次提出肝癌与饮水污染有关,建议凿井,改饮井水。1979年他发表的《饮水与肿瘤》论文。美国《柳叶刀》杂志为之发表述评。 苏德隆历任国立上海医学院微生物科主任、公共卫生科主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卫生系主任、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预防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组召集人,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华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流行病学协会名誉会员,《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委,《辞海》卫生学部分主编,《医学百科全书?卫生学》副主编等职。 1985年4月3日,苏德隆因车祸与世长辞。他一生发表论文200多篇,3次主编《流行病学》全国教材。他指导、培养了17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相关文章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简介:黄建权
复旦大学医学院2005年生物化学(专基)(博
复旦大学医学院2001年儿科学(硕士)
复旦大学医学院2006年妇产科学(博士)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考研首页
院校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