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神经性表皮剥蚀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nervous cuticle denudation
拚音 SHENJINGXINGBIAOPIBOSHI
别名 神经官能性表皮剥蚀,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皮肤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本病又叫神经官能性表皮剥蚀,是一种自身强迫性抓挖皮肤而致表皮剥脱的神经官能症。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常发生于神经衰弱患者和其他精神病患者,以妇女为多见。患者强迫性地无意识地抓挖自己的皮肤,可能是为了矫正其某种皮肤异常,但这种欲矫正的皮肤异常只是出于患者的自身想象。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常发生于神经衰弱患者和其他精神患者,以妇女为多见。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1.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以及四肢等双手能触及的部位。
2.患者常想象皮肤有某种异常,并强迫性地抓挖皮肤而致抓痕、表皮剥脱、甚至瘢痕形成等继发性皮肤损害。
3.多见于青年女性,不隐瞒自身所造成的皮肤损伤。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四肢等双手能触及的部位,一般多在左侧(习惯用左手者损害多在右侧)。
2.患者常想象到皮肤有某种异常,如异物感,蚁行感或女性想象着自己长出了胡须等,常强迫自己用指甲、小刀、镊子或其物品去抓挖自身皮肤,导致抓痕、表皮剥脱或继发感染或形成疤痕等皮肤损害。
3.多见于青中年女性,特别是患有神经衰弱或其他精神病者。
4.间歇性发作,以睡前为著。不隐瞒自伤行为。
5.剥脱性痤疮属于神经表剥蚀的一个特殊类型,是某些女性过分清洁和修饰面容而强迫性地掐压颜面轻微细小的甚至假想的皮损,以致产生结痂、瘢痕等继发性皮损。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人工皮炎:患者对自身所造成的皮肤损害矢口否认,而神经性表皮剥蚀患者对自身所造成的皮肤损害直言不讳。
2.寄生虫恐怖症:寄生虫恐怖症是恐惧寄生虫侵袭的思维障碍性疾病,而神经性面剥蚀是想象皮肤异常的自身强迫性疾病,根据病史等不难鉴别,但二者对自身所造成的皮肤损害都无隐瞒行为。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心理疗法:认真寻问病史,关心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通过正确疏导教育,从而纠正其自身强迫性抓挖皮肤的异常心理。
2.暗示疗法:暗示诱导治疗,对消除异常心理所造成的自伤将起积极的作用。
3.调节神经和镇静剂:酌情选用维生素B11Omg,每日3次,口服;谷维素10mg,每日3次,口服;多虑平10mg,每日3次,口服;安定2.5mg,每日3次,口服;利眠宁5mg,每日3次,口服。
4.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如乐肤液等,或温和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等每日2次,外擦。对已出现的皮损对症处理。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吴茱萸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原创]自己治疗脚气
 顺产妈妈大联盟!!!   是顺产的请进!
 救苦散(《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烟霞圣效
 河北涉县成立全省首家县级中医药管理局
 化痰四物汤(《鲁府禁方》卷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