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肩先露(横位)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shoulder presentation
拚音 JIANXIANLU(HENGWEI)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产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胎体横卧于骨盆入口上,其纵轴与母体纵轴相垂直,先露部为肩时,称为肩先露,又称横位。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约占分娩总数的0.2%0.5%,是对母儿最不利的胎位,除死胎及早产儿胎体体积小,经折叠有可能自然娩出外,足月活胎不可能经阴道娩出。根据胎头在母体左侧或右侧以及胎儿肩胛朝向前方或后方,分为肩左前、肩左后、肩右前、肩右后四种胎位。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 诊断有赖于: (1)腹部检查:子宫呈横椭圆形子宫底长度低于妊娠月份而子宫横径宽,耻骨联合上方较空虚。在母体腹部一侧触及胎头,另一侧为胎臀。肩前位时,胎背朝向母体腹前壁,触之宽大而平坦;肩后位时,胎儿肢体朝向母体腹前壁,扪及不规则的小肢体。胎心在脐周两旁最清楚。 (2)肛门及阴道检查:横位时先露部较高,肛查不易触及先露部,应作阴道检查。如胎膜已破、宫口已扩张,可触及胎儿肩胛、肩峰、肋骨及腋窝,有时尚可触到脱垂的脐带。如发现先露部为小肢体应仔细区分手与足。 (3)超声检查:初产妇腹壁厚而紧者,在临产前往往触摸不清,呵作超声波声象图检查以明确诊断。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横位多见于腹壁松弛的经产妇、羊水过多等胎儿活动度大以及存在骨盆狭窄、双胎、前置胎盘、鞍状子宫、子宫肌瘤、盆腔肿瘤等阻碍胎先露部下降的情况下。
由于横位的先露部为肩,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子宫颈,易致胎膜早破及协调性宫缩乏力。胎膜破后羊水迅速外流,易有上肢及脐带脱垂。随宫缩的增强,先露部下降可压迫脐带,造成胎儿窘迫.甚至此亡;迫使胎肩下降,胎肩及胸廓的一小部分被挤入盆腔内,胎体折叠弯曲,胎颈被拉长,上肢脱出于阴道口外,但胎头及臀部始终被阻于骨盆入口上方,形成所谓嵌顿性横位或称忽略性横位。为克服产道阻力,迫使胎儿娩出,子宫收缩继续增强,子宫上段逐渐变厚,子宫下段变薄变长,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悬殊,形成病理缩复环(Pathologic retraction ring)。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子宫破裂。相反,有时由于分娩受阻过久,子宫收缩转弱,甚至子宫呈麻痹状念,若不及时处理,产程延长可致宫腔严重感染,危及母儿生命。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防治要点:加强孕期保健及产前检查,做好计划生育,是减少横位产的关键。妊娠后期如发现斜位、横位,应及时纠正。可试用艾灸或激光照射至阴穴、膝胸卧位、外倒转术转胎,转正后,包扎腹部以固定胎位。如转胎失败,应提前住院,于临产前或临产初期即行剖官产。若无产前检查或孕期未作处理,而来院时已临产,检查子宫颈口未扩张、胎膜未破、子宫壁较松弛者仍可先试行外倒转术,不成则剖宫产。如系经产妇,宫颈口已扩张至5cm以上,胎膜刚破不久、羊水尚未流尽,胎心好,可作剖宫产术或在深度乙醚麻醉下行内倒转术,转成臀位,等宫口开全后再行臀位牵引术。如胎儿已死,无子宫破裂先兆征象,应在子宫颈口近开全或开全时,于硬膜外麻醉或乙醚麻醉下,行断头术或除脏术。凡已有子宫先兆破裂或破裂体征者,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子宫颈开全与否,均应立即行剖宫产术。术中如发现宫腔感染严重,应切除子宫。凡经阴道分娩者,术后应常规探查宫腔,检查子宫下段及宫颈有无裂伤。若子宫破裂,须经腹修补或行子宫切除术;若有子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并注意子宫收缩情况,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若有血尿,应留置导尿管2周左右,以防发生尿瘘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 上课笔记
 点灸法
 中庭
 膏药(《秘传大麻疯方》。)
 入眠烘热验案一则【转帖】
 薏苡仁汤(《普济方》卷一四六引《保生回车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