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pleural effusion(TCM) |
拚音 | XUANYIN(ZHONGYI) |
别名 | 西医:胸腔积液。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医病证 |
西医病名定义 | |
中医释名 | 以胸胁胀满、胀闷,咳唾引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胸部痰饮类疾病。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悬饮是因肺、胸部的痨、癌等病变,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导致饮邪停积胸腔,阻碍气机升降。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常有肺部的痨、癌等病史或原发病灶。 2.有患侧胸胁胀闷,咳引胸胁痛,常伴发热、气喘,喜欢侧卧等症。 3.患侧胸廓饱满,呼吸活动度、语颤、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x线、超声波检查显示有胸腔积液。 |
实验室诊断 | 胸腔穿刺可抽出积液(多为淡黄色液体或为脓液,或为血性液)。 |
血液 | 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稍高,血沉增快。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1.干胁痛:干咳。胸胁痛明显,可闻及胸膜摩擦音,胸腔无明显积液发现。常为悬饮的前、后表现。 2.肺热病:咳嗽、咳痰、气喘为主症,肺部有实变征或湿罗音,无胸腔积液。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
中医治疗 | (一)辨证论治: 1.热扰胸膈证:胸胁胀满刺痛,咳唾痛甚,寒热往来,咳吐黄稠痰,口苦咽干,气喘,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清泻膈热。凉膈散加柴胡、瓜萎、郁金、延胡等。 2.饮停胸胁证:咳唾引痛,呼吸困难,咳逆喘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胸廓隆起,舌苔白腻,脉沉弦或弦滑。泻肺逐饮。十枣汤加减,或葶苈大枣泻肺汤加车前子、椒目、茯苓等。 3.痰热结胸证:发热,胸胁痞痛,按之痛甚,咳痰黄稠,呕恶不食,口苦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宽胸。柴胡陷胸汤加减。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1.注意休息和营养,在胸液未消并有发热时,应卧床休息。 2.单方验方: (1)甘遂、大戟、白芥子各9g,研未,姜汁煮糊为丸,1g/次,1~2次/日,口服,宜于胸腔积液较多者。 (2)橘络6g,白芍10g,水煎代茶饮,宜于积液量较少,渐吸收者。 3.体针疗法:取支沟、阳陵泉、肺俞、阴陵泉、水分、期门等,2~3穴/次,用泻法。 4、饮食疗法: (1)黄芪银耳粥:生黄芪20g,银耳15g,百合15g,桃仁10g,红枣10只,同煎去渣取汁,入粳米100g煮粥,常食此粥能补气养阴,法瘀止痛。适用于疲乏无力,气短汗出,胸胁胀痛者。 (2)四消丸:香附、五灵脂、牙皂、二丑,等量制成丸,6~10g 次,2次/日,用后以白天腹泻3~5次为宜,一般到5天左右减量,保持每天稀大便2~3次即可。 5.必要时可胸腔抽液。同时局部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6.由结核引起者,一般可用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痨药。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悬饮之病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病脉证治》,曰:"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