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postoperative progressive gangrene
|
拚音 |
SHOUSHUHOUJINXINGXINGHUAIJU
|
别名 |
Meleney坏疽,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球菌性皮肤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手术后进行性坏疽(postoperative progressivegangrene)亦称Meleney坏疽。是继发于手术或创伤后的进行性皮肤坏疽性溃疡。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主要由微小需氧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引起。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患者大多数为男性。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根据病史和典型损害及共生菌的发现,诊断即可成立。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手术或外伤后1-2周皮肤发炎,首先出现疖样损害,伴疼痛和压痛。以后破溃形成溃疡,溃疡可有1cm宽的游离边缘,内缘呈紫蓝色,表面发皱,周围有红晕,约数毫米到4cm宽。溃疡可小规则地向周围扩展,直径可达10-20cm,但较浅。基底部呈颗粒状,或覆有稀薄的分泌物。如溃疡发生在腹部伤口,可能形成疝。损害长期不愈者,则体质渐渐虚弱,并可丧失劳动力。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应与外疽性脓皮病、静脉或动脉硬化性溃疡,以及过敏性血管炎引起的溃疡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主要是对伤口进行合理的清创及应用抗生素,后者依靠细菌培养和敏感试验选择,并持续用到损害痊愈。应注意电解质平衡及支持疗法,患者可因毒血症或循环衰竭此亡。本病无特殊预防方法,如伤口出现早期损害时,应及时应用抗生素。近来发现联合使用庆大霉素、褐霉素和septrin取得成功。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