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血轮实热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heat of blood orbiculus
拚音 XUILUNSHIRE
别名 中医:漏睛疮,漏睛,赤脉传睛,胬肉攀睛,西医:急性泪囊炎慢性泪囊炎结膜炎,翼状胬肉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病在眦部,属心为血轮,多因外邪火毒搏结于眦,或素食辛辣,近火烟熏,心脾蕴热,循经上攻而发病。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病在眦部,属心为血轮,多因外邪火毒搏结于眦,或素食辛辣,近火烟熏,心脾蕴热,循经上攻而发病。心脾热毒炽盛,上攻泪窍,血腐肉败,则结聚为疮;心脾湿热,久积泪窍,蕴蒸为脓,则脓溢不止;心经积热,郁于两眦,则赤脉横贯;心肺风热或脾胃积热,热郁血滞,则胬肉攀侵。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大眦突发红肿热痛,继之溃破出脓;或大眦微红潮湿,泪窍脓溢不止:或两眦赤脉横贯,粗大,鲜红;亦或目眦胬肉迅长,赤脉集布。可伴有身热,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清心;泻火,解毒,利湿,散结。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或仙方活命饮)加减: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银花15克、蒲公英30克。本方适用于心脾热毒炽
盛之漏睛疮症。
(2)竹叶泻经汤加减:竹叶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大黄6克、栀子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5克、柴胡10克、决明子15克、茯苓15克、赤芍10克。本方适
用于心脾湿热,久积泪窍而为脓之漏晴症。
(3)泻心汤导赤散加减:黄连10克、黄芩10克、大黄6克、生地10克、竹叶10克、木通10克、生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经实热,郁于两眦之赤脉传睛症。
(4)泻脾除热饮加减:黄芩15克、黄连10克、大黄6克、芒硝10克、车前子15克、茺蔚子15克、防风10克、桔梗10克。本方适用脾胃积热,脉络瘀滞胬肉攀睛症。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微温,分2次服,每日1剂。
2.加减变化:漏晴疮兼有风热表证者,加连翘15克、牛蒡子10克、薄荷6克;漫
肿坚硬者,加皂角刺10克、穿山甲3克;红肿焮痛其者,加丹皮15克、赤芍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热结便秘者,加大黄10克、芒硝10克。漏晴若热毒壅盛,脓出稠黄者,加蒲公英30克、银花15克、花粉15克、漏芦10克。赤脉传睛症,无便秘者,去大黄;赤脉迂曲紫暗者,加丹皮10克、赤芍10克;眦痒者,加白蒺10克、白芷6克。胬肉肥厚者,加玄参10克、夏枯草10克。
(二)外治法
1.点眼法:(1)八宝眼药点眼,1日3次,用于漏睛、赤脉传睛、胬肉攀睛等症。
(2)黄连西瓜霜眼药水点眼,1日3次,用于赤脉传睛症。
(3)10%穿心莲眼液滴眼,1日3次,用于赤脉传晴症。
(4)10%黄连眼液滴眼,1日3次,用于赤脉传睛症。
(5)10%黄芩素眼液滴眼,1日3次,用于赤脉传晴症。
(6)胆汁二连膏,睡前涂眼,用于赤脉传睛症。
(7)红眼药点眼,1日3次,用于胬肉攀晴症。
(8)硝炉散点眼,用于胬肉攀睛症。先以1%地卡因表面麻醉,然后取药少许,涂
于胬肉表面,1日2次。
(9)补漏生肌散点眼眦部,用于漏睛症。
2.涂抹法:(1)紫金锭外涂,用于漏睛疮未成脓者。
(2)金黄油膏外涂,用于漏晴疮,疮口溃破者。
3.药敷法:(1)鲜芙蓉叶野菊花洗净捣烂外敷,用于漏睛疮未成脓者。
(2)如意金黄散外敷,用于漏睛疮未溃者。
(3)万应膏外敷,用于漏睛疮未溃者。
4,热敷:湿热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用于漏睛疮未成脓者。
5.泪道冲洗:用黄连水冲洗泪道,每日1次,用于漏睛症。
(三)手术疗法
1.切排:漏晴疮,脓成者,切开排脓,并置放引流条,每日换药,待无脓时,除去引流条,使切口愈合。
2.钩割法:用于胬肉肥厚头尖,生长迅速,侵入黑睛,有掩及瞳神趋势者。手术
时,首先用锋利之针穿入肉中,将胬肉挽起,方用锄刀逐步向黑睛和白睛分离,然后用刀割除。
3.熨烙法:用于胬肉钩割后。即以特制之烙器或火针熨烙患部,以防复发,且能止血,烙后需涂眼膏。
(四)饮食疗法
(1)竹叶粥:竹叶50片、石膏90克,加热水约2000毫升,熬20分钟;滗出药汁,去渣,入粳米60克,煮粥,食时加白糖少许。本方适用于心胃火热蕴积目窍者。
(2)绿豆粥:将绿豆50克,粳米250克加水适量,煮粥。本方适用于热毒炽盛,上
攻目窍者。
(3)赤小豆山药粥:赤小豆30克熬煮至半熟加入鲜山药30克(去皮切片),加水及
白糖适量,继续煮熟即成。本方适用于湿热蕴蒸上犯目窍者。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为血轮实热证,治疗宜清宜泻不宜补。血轮属心,本证多因心经邪热上攻所致,故治疗本证的关健当清心泻火,而心与小肠相表里,故清心勿忘泻小肠之热,常选用:黄连、黄芩、栀子、连翘、竹叶、木通等药。
(二)漏睛疮未成脓者,以内治为主,清热解毒,促其消散,常选用黄连、黄芩、连翘、栀子、蒲公英、野菊花、穿山甲、皂角刺等,已成脓者,以外治为主,切开排脓,引邪外出。
(三)胬肉色白体薄,未侵入黑晴者,多采取眼部点药为主;色赤体厚,生长迅速,侵入黑晴甚者,宜用钩割或灼烙术治之。
(四)漏晴症药物疗效不佳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否则有变生疮之患。
中药
针灸 1.体针:常取睛明、大椎、合谷、风池、印堂、至阴、迎香、四白、心俞等穴,酌情选用,局部与远端取穴相结合,手法用泻法。
2.耳针:常取耳穴肝、胆、脾、胃、肺、心、膀胱、目1、目2等穴点,采用耳针,针用泻法,或耳穴压丸(王不留行籽)。
3.放血疗法:印堂、耳尖、少冲、中冲、攒竹等穴,三棱针刺血,大椎刺血拔罐。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避免烟火风沙及强光刺激,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
2.漏睛者,点药前需先将脓汁压出,然后点药。凡有漏睛者,切勿在眼部作任何手术,特别是晴珠内手术,以免所积之毒邪侵入睛珠,若伴有黑暗外伤,应防变为凝脂重症。
3.漏睛疮者,切忌挤压,避免脓毒扩散。
4,敷药时,切勿令药入眼内。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男子自学中医为妻熬药5000斤 将其从鬼门关
 槲若
 辨陷下则灸
 胡黄连丸(《医统》卷四十六。)
 气能摄血
 这样的黑附片大家见过用过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