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nasal sinuses cyst(TCM) |
拚音 | BIDOUTANBAO(ZHONGYI) |
别名 | 西医:鼻窦囊肿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鼻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医病证 |
西医病名定义 | |
中医释名 | 本病是以鼻塞,嗅觉障碍,头昏胀闷,鼻内泌出蛋清样涕,或按压局部胀痛不适等为主要表现的鼻部痰包类疾病。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男性易发病,以青、中年人居多。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鼻窦痰包指因湿热痰浊蕴结,熏蒸头面鼻窍所致。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1.痰聚鼻窍证:鼻通气不畅,常有粘性涕,鼻腔顶或侧壁突出,额或面部隆起,压之有乒乓球样感,可兼身倦体重,头晕胀而沉,咳吐稀痰,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缓。 2.痰热犯鼻证:鼻塞,时流黄浊涕,鼻腔顶、侧壁膨隆,粘膜色红,鼻腔有脓性分泌物,额、面部隆起,可有压痛,头胀头痛,流泪,咳吐黄痰,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发于筛窦者最多,其余依次为额窦、上颌窦、蝶窦。 2.囊肿长大后,可累及邻近鼻窦,并可侵犯至对侧窦腔。病情进展缓慢,但呈进行性加剧。 3.常有鼻塞、流涕、嗅觉障碍等症状,或有反复单侧鼻溢淡黄色水样涕表现。部分患者早期可有眼球外移、复视、眼痛、流泪等眼症,甚者可见突眼、视力障碍、头痛等症。 4.额、面部逐渐膨隆,压之有如破蛋壳或乒乓球样感觉。 |
体检 | 鼻腔检查可见其顶壁或外侧壁隆起。鼻腔膨隆处穿刺可抽出淡黄 色囊液。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鼻窦x线片或CT扫描,可显示囊肿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鼻窦良性与恶性肿瘤:均为实体瘤,藉鼻窦x线片、CT扫描、穿刺活检可以确诊。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
中医治疗 | 辨证论治: 1.痰聚鼻窍证:祛痰化浊通鼻。加味二陈汤加减。 2.痰热犯鼻证:清热化痰通鼻。黄连温胆汤加减。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1.确诊后,择时手术摘除。也可行窦内窥镜下摘除手术。 2.合并感染者应予抗菌消炎药物。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外科正宗》卷四:“痰包,乃痰饮乘火流行,凝舌下,结而匏肿,绵而不硬。”此处乃借用其名于鼻窦的相似性质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