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膨结线虫病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dioctophyma disease
拚音 PENGJIEXIANCHONGBING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寄生虫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肾膨结线虫,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的肾脏或腹腔内,偶可寄生于人,引起膨结线虫病。肾膨结线虫系寄生线虫中最大的一种。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成虫主要寄生于食肉目动物的肾脏内,尤以右侧为常见,甚少侵及双侧。亦可寄生于腹腔,亦多在右侧。人体寄生的均在肾内。虫卵随宿主尿排出体外。在水温25—30℃时1个月可发育为感染性卵,如卵被第一中间宿主,寄生于喇蛄的蛭形蚓科的环节动物食入,在其体内孵出具口刺的幼虫,穿出肠壁,在组织内经10d发育为第2期幼虫。第2期幼虫如被第二中间宿主鱼所食,则移入鱼的肝脏或肠系膜发育成包囊。受感染的鱼,在美洲为鲇类,如被终宿主食下,则幼虫自十二指肠的第一弯处钻出,经腹腔进入肾脏。有的动物(如水貂)的十二指肠,正好靠近右肾,幼虫可就近钻入,故右肾感染较多见。有的动物(如狗),肾脏离十二指肠较远,幼虫穿过十二指肠后,常落入腹腔,则腹腔感染较多见。肾膨结线虫的终宿主主要为鼬科及大科食肉兽,但在牛、马、猪亦有记载。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中国发现的成虫,以狗体的为最大。在中国已记录于江苏南京(犬),上海(黄鼬),吉林长春(犬),延吉(犬、海),云南大理(褐家鼠),浙江镇海(饲养的美洲水貂)。人工感染在湖北宜昌地区曾报告4例,随尿自然排出虫体共5条。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寄生于肾盂的成虫,尽管数目不多,由于虫体较大,压迫肾组织,造成肾实质坏死,加之成虫的取食活动,也使肾组织逐渐遭到破坏,最后可使受损的肾仅存肾包膜,内含虫体及脓性物质。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本病早期可出现肾绞痛,脓尿及血尿。晚期当肾功能受严重损害时,甚至可发生尿毒症。有时虫体可从尿道排出。另侧未被寄生的肾脏则由于代偿而增大。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有时X线检查可见虫体。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从尿中检出虫卵,但如成虫寄生在腹腔或仅有雄虫,则尿中无虫卵。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可采用外科手术摘出成虫。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应注意不吃生的或未熟的鱼。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请教,关于出汗的气虚阳虚问题
 天麻丸(《扶寿精方》)
 差不多380g的理中汤该怎么煎
 喉梅毒
 第四章 带下病
 虻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