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甘草2两。
来源:《伤寒论》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温液汤、甘草
处方来源
伤寒论》。
药物组成
甘草2两。
加减
功效
涌吐痰涎,清少阴客热。
主治
伤寒少阴病,咽喉干燥,疼痛灼热;肺痿涎唾;小儿撮口;疽热毒;羸劣老弱,体性少热,因服石散,而寒气盛,药伏胸膈,冷热不调,烦闷短气欲死,药既不行,又不能大便;中蛊欲死;热毒肿,身生瘭浆;舌卒肿起,满口塞喉,气息不通,顷刻杀人;豌豆疮欲出。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1升半,去滓,温服7合,日2次。
用药禁忌
临床应用
1.少阴咽痛:昔在山东时,曾治一患者,咽喉痛如刀刺,曾用西药未效,细察咽喉,局部不红不肿,诊断为少阴咽痛,病由少阴经气不能舒展所致。予服《伤寒论》甘草汤。生炙甘草并用,以舒其痉挛。饮后2日,其痛若失。
2.毒蕈中毒:苏某某,男,42岁。炒食山上采取野蕈约250g,5小时后出现腹痛,恶心头晕,出冷汗,全身无力,呕吐,于发病后2小时就诊。取甘草1500g,浓煎。第1次药后10分钟呕吐1次;30分钟后服第2次药,2小时后腹痛、恶心逐渐减轻;再服第2煎药液100毫升,2小时后,腹痛消失,但仍感全身乏力,头晕。4小时后腹泻1次,为黄褐色烂便,再服余下的药液100毫升,6小时后诸症消失而痊愈。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1.《法律》:本方用甘草1味,乃从长桑君以后相传之神方也。历代内府御院莫不珍之。盖和其偏,缓其急,化其毒,卓然奉之为先务,然后以他药匡辅其不逮。
2.《金匮要略论注》:甘草1味单行,最能和阴而清冲任之热。每见生便痈者,骤煎4两顿服立愈,则其能清少阴客热可知,所以为咽痛专方也。
3.《伤寒论集注》:案本论汤方,甘草俱炙,炙则助脾土而守中。惟此生用,生则和经脉而流通,学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备注
温液汤(《千金翼》卷十五)、甘草散(《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神巧万全方》)。《外台》本方用生甘草四两,切。以水五升,煮去折半,去滓,令顿服之。当大吐,药亦与病俱去,便愈矣。夫散家患心腹痛,服诸药不愈者,服此诸膈即通,大便亦利,甚验。
相关文章
 化瘀通脑
 夜惊
 接骨膏(《摄生众妙方》卷九。)
 中华文化学者纪念梁漱溟先生感言
 太平圣惠方 治妊娠惊胎诸方 上课笔记
 童损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