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金匮》卷下。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保血安胎,补血调经,安胎止痛。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以水5升,清酒3升,合煮取3升.去滓,纳胶令消尽,温服1升,日3次。不愈更作。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1.《金匮要略心典》:妇人经水淋漓,及胎产前后下血不止者,皆冲任脉虚,而阴气不能守也。是惟胶艾汤为能补而固之。中有芎、归,能于血中行气;艾叶利阴气,止痛安胎,故亦治妊娠胞阻。胞阻者,胞脉阻滞,血少而气不行也。 2.《医方集解》:此足太阴、厥阴药,四物以养其血,阿胶以益其阴。艾叶以补其阳,和以甘草,行以酒势,使血能循经养胎,则无漏下之患矣。 |
备注 | 胶艾汤(《金匮》卷下)、当归散(《普济方》卷三四二)、胶艾四物汤(《医学入门》卷八、阿胶蕲艾汤(《明医指掌》卷九)、艾叶地黄汤(《产孕集》卷上)。方中干地黄用量原缺,据《千金》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