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肝虫病是进食未熟而含有肝虫[华支睾吸虫]幼虫的鱼虾之后,肝虫寄生于肝内胆道,湿热 |
虫毒蕴结,肝胆疏泄失常。以胁痛,腹痛,食少,黄疸,胁下痞块,检查获肝虫[华支睾吸 | |
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 |
发病原因:
|
肝虫[华支睾吸虫]成虫产卵随大便排出,在鱼、肉内形成囊蚴,若食入未煮熟而含有此囊 |
蚴的鱼虾之后,肝虫便寄生于肝内胆道,湿热虫毒蕴结,形成痞块,肝胆疏泄失常 ,胆汁 | |
不能正常下泄,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 |
可并发肝著[着],部分肝癌亦可能与本病有关。 | |
诊断要点:
|
有生食或进食未经煮熟之鱼虾史。 |
多起病缓慢,脘腹胀痛,胁痛不适,腹泻,或往来寒热,饮食减少,或神疲乏力,头晕,形 | |
体消瘦。 | |
轻度皮肤、巩膜发黄,右胁下有痞块,触之疼痛。 | |
实验室检查:
|
实验室检查:血中白细胞总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常在10%-40%之间。免疫学检查成 |
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率达95%,夹心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ABC-ELISA法阳性。 | |
大便或十二指肠引流于胆汁中可找到肝虫[华支睾吸虫]虫卵。 | |
疾病辨析:
|
肝热病:常有较为明显的黄疸,肝功能明显异常,大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找不到肝虫卵, |
病毒性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可明确诊断。 | |
肝癌:右胁下痛较著,肝肿大可角及结节或肿块,血甲胎蛋白会计师明显增高,同位素扫描 | |
或CT检查有助于诊断。 | |
治疗方法:
|
肝胆湿热证 |
证候: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右胁下胀痛,口苦咽干,两目发黄,或恶心呕吐,大便不解 | |
,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 |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 |
主方:茵陈蒿汤 | |
用法: | |
加减:可加川楝子、延胡索、榧子、鹤虱等。 | |
肝郁脾虚证 | |
证候:右胁胀痛,脘痞不适,腹泻,神疲乏力,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弦细。 | |
治法:疏肝健脾。 | |
主方:逍遥散 | |
用法: | |
加减:可加榧子、使君子、槟榔等。 | |
肝郁血瘀证 | |
证候:右胁下有痞块,推之不移,触之疼痛,伴胸胁胀满,面暗形瘦,舌质有瘀点或瘀斑, | |
脉弦涩。 | |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消积。 | |
主方:血府逐瘀汤 | |
用法: | |
加减:可加使君子、槟榔、鳖甲等。 | |
其他疗法:
|
驱虫治疗:可选用吡喹酮、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六氯对二甲苯等药。 |
单方验方: | |
★ 榧子肉30g,槟榔15g,使君子10g,水煎服,每日1剂,15日为1疗程。 | |
★ 南瓜子30-60g,制成粉末,每日1次,连服2周。 | |
评 介:
|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大便连续3次未找到肝虫[华支睾吸虫]虫卵。 |
好转:症状、体征减轻,大便中肝虫[华支睾吸虫]虫卵阴性。 | |
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大便中仍有肝虫[华支睾吸虫]虫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