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神经性失眠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不寐指因情志不调,或劳神太过,使阴阳失调,神气不宁所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并有头晕健忘等症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发病原因:  
《景岳全书·不寐》说:“寐本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引起不寐或
少寐的原因,主要有情志不调或劳神太过。若思虑劳倦太过,用心神劳过度,伤及心脾,心
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生化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心神,以致神不安而不能
寐。若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血不舒,郁而化火;或阴虚阳亢,扰动心神,心神不安,亦
不能成寐。
诊断要点:  
常见于脑力劳动或长期思虑恼怒者。
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睡眠不深,早醒,重者彻夜难眠。
常伴有头痛、头晕、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疾病辨析:  
神劳:除有失眠外,健忘、头晕痛、神疲等症状明显,神情紧张。
治疗方法:  
肝郁化火证
证候: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胀痛,头痛,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
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
主方:丹栀逍遥散
用法:
加减:常去白术、生,加香附枣仁;心烦易怒,加黄连胆草
痰热内扰证
证候:心烦懊[nong],失眠多梦,痰多胸闷,头重目眩,口恶食,舌红,苔黄腻,脉
滑数。
治法:清心豁痰。
主方:清心涤痰汤,或黄连温胆汤
用法:
加减:宜去人参大枣;心悸、多梦,加生龙齿礞石
阴虚火旺
证候: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舌红,少苔,
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主方:黄连阿胶
用法:
加减:可加栀子、酸枣仁、麦冬;心烦、心悸,加生龙齿、竹叶莲心
心脾两虚
证候:多梦易醒,或入睡朦胧不实,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食少腹胀,面色不华
,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主方:归脾汤
用法:
加减:食少、腹胀,加砂仁厚朴;头晕、面白,加当归、阿胶、首乌。
心虚神怯证
证候:夜寐不实,多梦易惊,心悸胆怯,头晕健忘,舌淡苔薄,脉弦细。
治法:补益心气、镇惊安神。
主方:琥珀养心丹
用法:
加减:心肾不交
证候:心烦不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腰膝酸软,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舌尖红,少苔,
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肾。
主方:交泰丸
用法:
加减:可选加酸枣仁、合欢皮、生龙骨、生牡蛎白芍等。
瘀阻脑络证
证候:失眠多梦,平时头部刺痛,头晕沉重,健忘,面色黧黑,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暗
或有斑点,脉涩或弦。
治法:化瘀通脑。
主方:通窍活血汤
用法:
加减:症重者可加地龙水蛭
其他疗法:  
应注意安排合理的作息制度和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和物理治
疗,调节患者情志。
针炙疗法:
★ 体针疗法:六穴为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安眠、心俞等,每次2-3穴,多用
平补平泻手法。
★ 耳针疗法:取神门、皮质下、心脑,两侧交替刺激,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
单方验方:
★ 炙甘草15-30g,淮小麦30g,大枣10g,酸枣仁12g,每日1剂,水煎服
★ 交泰丸:黄连、肉桂各等量,共研细末,和丸或装入胶囊,每次1.5g,每日2次,
口服。
★ 炒酸枣仁10g,麦冬10g,远志6g,水煎后临睡前顿服,每日1剂。
菊花500g,白芷50g,夜关门50g,装入枕芯,做成枕头,夜卧用。
西药可用安定、利眠宁、硝基安定等抗焦虑和镇静催眠药物治疗。
评   介:  
治愈:症状消失,恢复生理睡眠,每晚睡眠达6小时以上。
好转:症状减轻,睡眠和断续睡眠每晚达4小时以上。
未愈:症状无改善。
相关文章
 如圣散(《卫生宝鉴》卷九)
 三甲散(《温疫论》卷下)
 伤精求医
 外行的一个----------请教"五味灵药"
 马来西亚将把中医药纳入医疗系统
 小黑丸(《理伤续断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