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结肠癌、直肠癌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肠癌可能与过食肥甘、霉变食物,或与大肠慢性病变的长期刺激等有关,日久恶变而成。以
大便变形或夹有脓血,下腹痛,触及下腹包块为主要表现,发生于肠道的癌病类疾病。
发病原因:  
饮食不节,嗜食膏梁肥甘、少渣、辛辣及腌制霉变之品,损伤脾胃、肠道,运化传导失司,
酿生湿热,阻遏气机,血行瘀滞,导致湿热、气滞、瘀血相互搏结于大肠,日久恶变而成。
亦可因慢性肠道疾患,如肠瘤、大瘕泄、伏梁、休息痢、奇恒痢及慢性蛊虫病等长期刺激肠
膜,久延恶变所致。初起以邪实为主,中期虚实并见,晚期以肝肾阴虚、气血两虚及脾肾阳
虚为主。
本病预后一般较差,若能早期发现,积极根治,可以缓解。
诊断要点:  
以40-50岁男性多见,起病隐匿,发展较慢,早期症状不明显。
以大便规律及性状发生改变为常见表现。便次增多,便质稀溏,或便秘腹泻交替,或大便
形状细扁,大便带血或为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食欲不振,腹胀肠鸣,中下腹疼痛,排
便或矢气后可暂缓解,或可于右少腹触及肿块,肛门指检手套带血,或可触及肿块。病久可
有低热,进行性消瘦,面色萎黄,甚则见腹水黄疸、大便失禁等。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多有不同程度贫血,呈正色素性或低色素性。
★ 大便常规多为稀便、粘液便,常见黑便或肉眼血便,隐血试验常呈持续阳性。
★ 血清癌胚抗原指数(CEA)增高(>5ng/mL)。
X线钡灌肠检查:可有充盈缺损,边缘不整齐,龛影,肠壁僵硬,粘膜破坏,肠腔变狭,不
同程度的肠梗阻等。钡剂灌肠双重对比检查可发现较小病灶。
纤维结肠镜及活检:可发现癌肿部位及性状,活检可发现癌组织细胞。
其他影像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可发现肝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CT检查可帮助检测肝转
移,直肠癌的盆腔内扩张等。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CEA单克隆抗体,对大肠癌的原发
瘤及转移瘤进行放射免疫定位检查等。
疾病辨析:  
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易与消化系统、腹腔内其他脏器疾病混淆,尤其是与休
息痢、奇恒痢、大瘕泄、伏梁、肠痨、肠、肠郁、蛊虫病、脾约、内等的临床表现有类
似之外,当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疑有肠癌可能时,应进行多项检查,如大便检查、直肠指检
、X线钡灌肠、纤维结肠镜检及活检等,以资鉴别。
治疗方法:  
肠道湿热证
证候:腹部疼痛,大便带血或有粘液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或有发热,恶心呕吐,脘
腹胀满,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肠道湿热。
主方:清肠饮
用法:
加减:兼瘀阻者,去麦冬玄参,加仁、红花蒲黄炭。
肠道瘀滞证
证候:腹胀痛,泻下脓血色紫暗、量多,里急后重,或可触及固定不移的包块,舌质紫暗或
有斑点,脉弦涩。
治法:行气化瘀、解毒散结。
主方:膈下逐瘀汤
用法:
加减:兼湿热者,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黄连苍术藿香
肝肾阴虚
证候: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清泻肠热。
主方:知柏地黄汤合清肠饮
用法:
加减:兼肠道瘀滞,去玄参、麦冬,加丹参桃仁、红花、灵脂;兼气血两虚,加黄芪
人参
气血两虚证
证候:腹胀痛,大便变形,或带粘液脓血,肛门坠胀,甚至脱肛,面色萎黄,唇甲不华,少
气乏力,神疲懒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气生血。
主方:八珍汤
用法:
加减:有湿热,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黄连、苍术、藿香;夹瘀滞,加桃仁、红花、丹皮
、蒲黄;兼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麦冬、天冬
肾阳虚
证候:腹胀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少气乏力,纳食不振,腰膝酸软,大便溏薄,小便清
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微。
治法:温补脾肾。
主方: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用法:
加减:肠道瘀滞,加桃仁、红花、泽兰、蒲黄;气血两虚,加黄芪、当归熟地
其他疗法:  
手术治疗为目前大肠癌最重要的手段。
放射治疗多用于位置较固定的直肠和下段乙状结肠癌,更广泛用于不能手术切除,或术后复
发的直肠癌病人。
化学药物治疗多用于晚期有转移的大肠癌病人,多采用联合化疗方案。
$.针炙疗法:腹痛针足三里、天枢、京门、脾俞、大肠俞等;虚证炙足三里、关元、三隐
交等。腹泻针脾俞、大肠俞、足三里,里急后重加中膂俞;虚证炙足三里、命门、关元等。
血象低及免疫功能低下,可针加炙足三里、关元、脾俞、肾俞、三阴交、气海等。
气功疗法对癌病的综合治疗有一定效果。
抗癌单方草药有一定效果,如龙葵、白花蛇舌草、生薏苡仁、半枝莲、鸡血藤、狼毒蚤休
喜树叶等。
评   介: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X线钡灌肠、纤维镜检查及其他影像检查癌肿消失。
好转:症状、体征改善,X线钡灌肠、纤维镜检查及其他影像检查癌肿缩小。
未愈:症状、体征、X线钡灌肠、纤维镜检查及其他影像检查均无变化,或反恶化。
相关文章
 五虎丹(《同寿录》卷四)
 小孩中午睡觉起来嗓音开始嘶哑
 瓜蒂散(《普济方》卷一○四引《经验良方》
 养阴生肌散(《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黄耆散(《圣惠》卷九十。)
 请教---推拿的基本原理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