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尿崩指因肾虚下元不固,或脑神等病变及肾,肾之气化失司,水津直趋膀胱而下泄。以尿多 |
如崩,尿清如水,烦渴多饮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 |
发病原因:
|
禀赋不足,或因肿瘤、创伤等损及脑神,病变及肾,以致肾气亏虚,固摄失常,或肾阴肾阳 |
亏损,肾之气化失司,津液直趋膀胱而发尿崩。 | |
本病预后不佳,可因多尿失水而导致液脱甚至死亡。 | |
诊断要点:
|
发病以20-40岁为多,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可急可缓。 |
多尿,严重者昼夜排尿量可达5-10L或更多,尿清如水,烦渴多饮,常喜冷饮,如限制 | |
之,则迅速出现液脱,常伴皮肤干燥、唾液及汗液减少,便秘,消瘦,乏力。由脑神病变所 | |
致者,尚有头痛,视力和视野改变等。 | |
尿比重低于1.005,渗透压<200mmol/L,不含蛋白质及糖。禁饮试验及高渗 | |
盐水试验不能使尿量显著减少,尿比重及渗透压仍低。X线检查和CT扫描有可能显示下丘 | |
脑相应改变。血清抗利尿激素水平低下。脑脊液检验有助于分析病因。 | |
疾病辨析:
|
消渴:多食善饥,尿糖阳性,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尿比重增高。 |
治疗方法:
|
津液亏虚证 |
证候:尿多,口渴引饮,皮肤干瘪,眼球凹陷,神疲气短,舌红,苔干,脉细数无力。 | |
治法:益气生津。 | |
主方:生脉散 | |
用法: | |
加减:常加生地、葛根、乌梅、知母。 | |
肾阴亏虚证 | |
证候:尿多,五心烦热,咽干口燥,潮热颧红,腰痛腰酸,眩晕耳鸣,舌红少津,苔少色黄 | |
,脉细数。 | |
治法:滋补肾阴、固脬止尿。 | |
主方:左归饮 | |
用法: | |
加减:常加芡实、龙骨、牡蛎、龟板。 | |
肾阳亏虚证 | |
证候:小便清长,夜尿多,畏冷肢凉,腰膝酸软或腰痛,面色淡白,舌淡胖,苔白,脉沉迟 | |
无力。 | |
治法:温补肾阳、固脬止尿。 | |
主方:菟丝子丸 | |
用法: | |
加减:肢冷、面白,加肉桂、韭子、巴戟天。 | |
肾气不固证 | |
证候:小便量多色清,或尿后余沥不尽,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 | |
弱。 | |
治法:补肾固涩。 | |
主方:桑螵蛸散 | |
用法: | |
加减:常加益智仁、芡实;阳痿,加仙茅、仙灵脾。 | |
其他疗法:
|
配合西药激素替代治疗,如加压素水剂,长效尿崩停、粉剂尿崩停等,非激素类抗利尿药物 |
,如氯磺丙脲、卡马西平、安妥明等。 | |
继发性尿崩,必须治疗原发病为主。 | |
针炙疗法: | |
★ 取肾俞、肝俞、关元、三阴交、太溪、然谷等穴,用补法,留针30分钟,隔日1次。 | |
★ 耳针:选脑点、交感、神门、肾、膀胱、内分泌等,每次2-3穴,留针30分钟,每 | |
日1次。 | |
单方验方: | |
★ 甘草粉3g,早、晚各服1次。 | |
★ 鲜石斛20g,鲜芦根150g,煎水代茶。 | |
★ 山药、黑枣各60g,制首乌、黑芝麻、红枣各120g,黑毛母鸡1只。先将母鸡除 | |
去毛及内脏,和诸药,用小火炖8-12小时,分2-3日服完,每周1剂,小儿酌减。 | |
评 介:
|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尿比重、渗透压正常。 |
好转:症状、体征减轻,尿比重、渗透压好转。 | |
未愈:症状、体征未减轻,尿比重、渗透压无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