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黄耆1钱,人参3分,炙甘草5分,真漏芦1钱,升麻1钱,葛根5分,连翘1钱,牡丹皮3分,当归身3分,生地黄3分,熟地黄3分,白芍药3分,肉桂2分,柴胡8分,黍粘子3分,羌活1钱,独活5分,防风5分,昆布2分,京三棱(煨)2分,广荗(煨)3分,益智仁2分,大麦芽面1钱,神曲末(炒黄色)2分,黄连(去须)3分,黄柏(炒)3分,厚朴3钱2分(姜制)。
来源:《兰室秘藏》(人卫本)卷下。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救苦胜灵汤、消瘰化坚汤
处方来源
《兰室秘藏》(人卫本)卷下。
药物组成
黄耆1钱,人参3分,炙甘草5分,真漏芦1钱,升麻1钱,葛根5分,连翘1钱,牡丹皮3分,当归身3分,生地黄3分,熟地黄3分,白芍药3分,肉桂2分,柴胡8分,黍粘子3分,羌活1钱,独活5分,防风5分,昆布2分,京三棱(煨)2分,广荗(煨)3分,益智仁2分,大麦芽面1钱,神曲末(炒黄色)2分,黄连(去须)3分,黄柏(炒)3分,厚朴3钱2分(制)。
加减
如气短不调及喘者,加人参剂量;如夏月,倍白芍药,冬寒则不可用;如有烦躁者,去肉桂;如疮不在少阳经,去柴胡;无肿者,不用黍粘子;如疮不坚硬,不用京三棱、广荗;如无唾多,吐沫,吐食,去益智仁;如有热,或腿脚无力,或躁烦欲去衣,宜加用黄柏,无则不用;如无腹胀,不用厚朴;如气不顺,加橘皮,甚者加木香少许;如只在阳明分为瘰疬者,去柴胡、黍粘子;如在少阳分,为马刀扶瘿者,去独活、漏芦、升麻、葛根,加瞿麦穗3分;如本人素气弱,其病势来时气盛而不短促者,不可考其平素,宜作气盛而从病变之权也,宜加黄芩、黄连、黄柏、知母防己之类,视邪气在上中下3处,假令在上焦,加黄芩(1半酒洗,1半生用);在中焦,加黄连(1半酒洗,1半生用);在下焦则加酒制黄柏、知母、防己之类;如本人大便不通而滋其邪盛者,加酒制大黄以利;如血燥而大便燥干者,加仁、酒制大黄2味;如风结燥不行者,加麻仁、大黄;如风涩而大便不行,加煨皂角仁、大黄、秦艽以利之;如脉涩,觉身有气湿而大便不通者,加郁李仁、大黄以除气燥也;如阴寒之病为寒结闭而大便不通,以《局方》中半硫丸或加煎附子干姜,冰冷与之。大抵用药之法,不惟疮疡1说,诸疾病量人素气弱者,当去苦寒之药,多加人参、黄耆、甘草之类,泻火而先补其元气,余皆仿此。
功效
主治
瘰疬,马刀挟瘿。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捻作饼子,晒干,捣如米粒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白汤送下。
用药禁忌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黄耆护皮毛间腠理虚,及治血脉生血,亦疮家圣药也,又能补表,实元气之弱也;人参补肺气之药也;炙甘草能调中,和诸药,泻火,益胃气,亦能去疮邪;漏芦、升麻、葛根3味俱足阳明本经药也;连翘1味,十二经疮中之药,不可无也,能散诸血结气聚,此疮家之神药也;丹皮去肠胃中留滞宿血;当归、生地、熟地,诸经中和血、生血、凉血药也;白芍药其味酸,其气寒,能补中益肺之虚弱,治腹中痛必用之;肉桂大辛热,能散结积,阴证疮疡须当少用之,此寒因热用之意,又为寒阴覆盖其疮,用大辛热以消浮冻之气;柴胡功同连翘;羌活、独活,防风,此3味必关手足太阳证,脊痛项强,不可回视,腰似折,项似拔者是也;昆布其味大咸,若疮坚硬结硬者宜用,咸能软坚;麦芽治腹中缩急,兼能消食补胃;黄连以治烦闷,黄柏泻肾中伏火也。
备注
救苦胜灵汤(《准绳·疡医》卷三)、消瘰化坚汤(《医林篡要》卷十)。本方方名,《济生拔萃》本作“救苦胜灵丹”;改为丸剂,名“救苦化坚丸”(见《杏苑》)。
相关文章
 羌活散(《圣惠》卷三十二。)
 [转贴]薛涌:何谓“中国人的道德底线”?-
 3岁宝宝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眼睛肿了?
 岭南草—广东狼毒(海芋)
 背法
 背俞穴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