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吉林省中成药暂行标准》。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泻火,清热,解毒。
|
主治 | 实热毒水引起的身热烦渴,头晕目赤,齿龈肿痛,咽喉肿痛,大便燥结。
|
制备方法 | 粉碎:将雄黄研细粉,过140目筛,黄芩、滑石、黄柏、大黄、寒水石、栀子、石膏共研细粉,过120目筛,与雄黄细粉配研,研细,混合均匀。冰片分研细粉,过100目筛,备用。煎煮:将知母、甘草酌予碎断,煎煮3次,分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膏。制粒压片:将上述药粉(冰片细粉除外)、浓缩膏混合均匀,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适量的黄糊精,混合均匀,制颗粒,干燥,整粒,加入冰片细粉。应出颗粒830g,公差±3%。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包衣,打光。基片重0.3g,糖衣片重0.45g。
|
用法用量 | 温开水送服。每次4-6片,每日2-3次。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