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兰室秘藏》卷下。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大便不通,五日一遍,小便黄赤,浑身肿,面上及腹尤甚,色黄,麻木,身重如山,沉困无力,四肢痿软,不能举动,喘促唾清水,吐哕,痰唾白沫如胶,时躁热发欲去衣,须臾而过则振寒,项额有时如冰,额寒尤甚,头旋眼黑,目中溜火,冷泪,鼻不闻香臭,少腹急痛,当脐有时动气,按之坚硬而痛。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分作2服。以水1大盏半,先煮麻黄令沸,去沫,再入诸药,同煎至1盏,去滓,稍热食远服。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医方集解》:此足三阳三阴通治之剂也。桂枝、麻黄解表祛风;升麻、柴胡升阳散火;黄连、黄柏燥湿清热,而黄柏又能补肾滋阴;蔻、朴、青、陈利气散满,而青、紫又能平肝,蔻、朴又能温胃;杏仁利肺下气;神曲化滞调中;吴茱萸暖肾温肝;参、芪、甘草、苍白二术补脾益气;二苓、泽泻通利小便,使湿去而热亦行。方内未曾有通大便之药,盖清阳升则浊阴自降矣。
|
备注 | 麻黄白术散(《东垣试效方》卷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