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医方类聚》卷一九七引《御医撮要》。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久患宿疾劳病,脏腑久冷,黄黑瘦弱,吐逆腹胀,吃食减退。
|
制备方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用量 | 初服2丸,加至3丸,临卧熟水送下。如是宿患,取微利为度,看脏腑虚实,加至5丸;如患宿疾劳病,脏腑久冷,黄黑瘦弱,吐逆腹胀,吃食减退,于五更初暖酒下3丸,粥饮下亦可;一切气痛,冷热气筑,用温酒下3丸;一切伤寒热病,浑身壮热,头痛,阴阳二毒,葱汤下3-5丸,坐间汗出,微转下恶物,麻黄汤下亦好;大小男女患惊痫,热茶下1-2丸;消食化气,脏腑壅滞,食前茶酒或汤任下3丸;脐下结痛,煎橘皮汤下3丸;血痢蜜汤下;心痛石榴皮汤下;脚气,杏仁或小豆汤下;腿转筋,木瓜汤下;水泻,龙骨汤下;口疮,蜜汤下;咳嗽,百部汤下;诸般风疾,柳枝汤下;头痛,石膏汤下,或茶下;耳鸣,盐汤下,胸膈气满,木通汤下;心痰,米饮下;大小便不利,葱茶汤下;翻胃,人参汤下;疟疾,醋汤下;鬼气胀满,桃仁汤下;喉闭喉塞,吴茱萸汤下;中毒,洗衣汤下;又时气,豆豉汤下;赤眼,茶下;血淋,麻子汤下;产难,滑石汤下。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