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黄帝内经:对《内经》中“足生大丁”的注释及研究概况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作者:鲍健欣 张玉萍


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地研习,流传了许多注本。“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是《黄帝内经》中的一句原文,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时至今日,人们对“足生大丁”的训释仍存在着不同见解。本文仅就以下主要方面作一综述。

“足生大丁”之“足”的注释情况

在“足生大丁”一词中,对“足”的理解始终有颇多歧义。

“足”即为“脚” 王冰注解:“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1]认为“足”即“脚”。“足生大丁”即脚上生大丁,但后世对王冰的注解大多持有异议。[2]

“足”训为“饶” 林亿等人补注的《新校正》认为“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1],把“足”训释为“饶”,有“足以”之义。明代马莳撰写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也指出:“足之为言饶也,非手足之足,盖中热既甚,邪热易侵,如持空虚之器以受彼物者矣。”[3]

“足”训为“多” 《小尔雅•广沽》曰:“饶,多也。”继林亿之后,研究《素问》的诸位医家大都以“足”为多之义。[4]如元代滑寿所辑《读素问钞》中注释“足,饶也,多也。”[5]明代张景岳《类经》中:“足,多也。”[6]后世亦多采纳此种观点。

“足”训为“能” 明代吴昆《内经素问吴注》中提出“足,能也。持虚轻也。”[7]认为“足”有“能够”之意。现代郭霭春注“足”亦有“能”之意。[8]

“足”训为“是” 清代小学家俞樾、胡澍从校勘角度加以考证,认为“足”为“是”字之讹。俞氏曰:“王注非也。如是说,则手亦可生,何必足乎?” 胡澍先生亦曰:“林氏驳注‘丁生之处,不常于足’,是矣。其云‘足生大丁’为‘饶生大丁’,辞意鄙俗,殊觉未安。‘足’当作‘是’字之误也。《荀子•礼论篇》:‘不法礼,不是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是礼,谓之有方之士。’今本‘是’并讹作‘足’。是,犹则也……言‘膏梁之变,则生大丁’也。”[9]

“足”训为“可能” 在高等中医院校四版教材《内经选读》中“足”被解释为“可能”的意思。[10]
“足生大丁”之“丁”的注释情况

与“足”不同,在“足生大丁”中对于“丁”的注释比较一致。“丁”字作为病名,逐步演变为一种中医特有的外科病名,即疔。

注本中原文写作“钉”,注文亦训为“钉” 杨上善撰写的《黄帝内经太素》注曰:“膏粱血食之人,汗出见风,其变为病,与布衣不同,多足生大钉肿,膏粱身虚,见湿受病,如持虚器受物,言易得也。”[11]把“丁”训为“钉肿”,而且把所引用的原文也写作“足生大钉”,在字形上与《素问》原文有差异。

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仍训为“丁” 宋代林亿重广补注王冰的《素问》注中,注文与《素问》原文相同,即都为“丁”字:“……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新校正云: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1]元代滑寿编辑的《读素问钞》中也存在同样情况。

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训为“疔” 时至明代,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中医外科有了较为明细的分科,疔作为独立病种已经出现。明代及明代以后对《内经》注释的医家,多以“疔”训“丁”,如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注曰:“又人有嗜用膏粱美味者,肥厚内热,其变饶生大疔。”[3]张景岳《类经》中注:“厚味太过,蓄为内热,其变多生大疔”[6]等。

注本中原文写作“疔”,注文亦训为“疔” 明清是中医外科发展的鼎盛时期,对于疔疮的研究更趋完善。此时有的《内经》注本把原文中“丁”直接写作“疔”,两者互通不别。如明•李中梓《内经知要》论及“高梁之变,足生大疔”时注曰:“……厚味不节,蓄为灼热,能生大疔”[12];清•高士宗《素问直解》中所注:“……因膏粱而变病,则足生大疔”[13]清•薛雪《医经原旨》中注:“高梁,即高粱,肥甘也。足,多也,能也,厚味太过,蓄为内热,其变多生大疔。”[14]

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训为“且”(“疽”) 郭霭春持“丁”似为“且”之讹字的观点。认为是“丁”、“且”古文字形近而致误,丁实为疽。并引《扁心书》卷上之“丁”作“疽”,指出“其书虽伪,此点却甚可取”[8]。

后世对于“丁”作为特定病名的阐发

特指“疔疮” 疔疮是中医特有的外科病名,华佗《中藏经•卷中•论五丁状候第四十》将面部的疮疡定名为丁,记述了病机与证候。如“五丁者,皆由喜怒忧思,冲寒冒热,恣饮醇酒,多嗜甘肥,毒鱼酢浆,色欲过度之所为也。蓄其毒邪,浸渍脏腑,久不摅散,始变为疔。……五丁之候,最为巨疾”[15]。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丁疮病诸候》中叙述了丁的证候特点是“动作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丁疮”,列举出十种丁疮的不同形态。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疔疮分为十三种,对烂丁、蛇眼丁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宋代《普济方》中疔疮的种类分化为十四种,且对红丝疔作了详细描述。[17]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中指出其病机为“本因甘肥过度,不慎房酒,以致邪毒蓄结,遂生疔疮”[18]。到了明清时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疔疮》总结了前贤诸论,将疔疮病机概括为火毒蕴结:“盖疔者,如丁钉之状,其形小,其根深,随处可生。由恣食厚味,或中蛇蛊之毒,或中疫死牛、马、猪、羊之毒,或受四时不正疫气,致生是证。夫疔疮者,乃火证也。”[19]

特指“糖尿病足” 林绍志等[20]在理解“足”即“脚”的基础上,认为因营养过剩导致的糖尿病易使患者出现足部的蜂窝组织炎、深部溃疡、坏疽等“大丁”的表现。“高梁之变”的早期阶段“转为消渴”,而“足生大丁”系糖尿病的并发症,即足部上下广泛性坏疽及化脓性感染。[2]

特指“中风病” 张正社[21]认为“大丁”应释为“薄厥”,即“中风病”,其真正的原因是“膏粱厚味”。考《内经》“生气通天论”原文,“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之前阐述的是“薄厥”的病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把“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整段原文连贯起来解读,可得出对“薄厥”一病较为精确而全面的阐述。先指出其病机为五志化火,大怒而血菀于上。然后描述临床表现为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轻则伤筋致肢体不用,重则半身不遂,久病不愈。如果久卧不起,汗出生湿,皮肤就会出现破损、溃烂,难愈之褥疮

特指“痛风” 徐西中[22]认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反映出了痛风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由于饮食结构日趋“贵族化”,现代人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痛风多因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局部肿胀、隆起,即可聚为“大丁”。从中医角度分析,膏粱厚味、醇酒浊乳的增多,足以呆滞脾胃,使运化失司,导致浊毒留积关节,积而生热。

张玉萍[23] 认为“足”即是“脚”,王冰注不谬。把中医文献的研究与临床结合,指出痛风的发生除遗传外,必须重视与饮食失节的密切关系。过食膏粱引发痛风性关节之变,导致足生大丁(脚拇趾关节红肿热痛),受如持虚。表明膏粱厚味能够影响人体的代谢,使足部发生严重损害。

以上种种论述,均以《内经》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为其理论渊源,《内经》的科学理论具有不朽的生命力,与当今临床丝丝相扣,指导着临床实践。对于经典著作的研习是永无止境的,随着临床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发展,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经典著作,渗透其中要旨,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 唐•王 冰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7.
2 牛兵占.“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与“糖尿病足”[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3):10.
3 明•马莳撰.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
4 李怀之.“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析义辨正[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2):138.
5 元•滑 寿编辑,明•汪 机续注.读素问钞[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5.
6 明•张介宾编著.类经(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1162.
7 明•吴 昆注.内经素问吴注[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12.
8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7.
9 裘吉生原编.珍本医书集成•内经素问校义[G].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4.
10 北京中医学院主编.内经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7.
11 隋•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37.
12 明•李念莪辑注.内经知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5.
13 清•高士宗著.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17.
14 清•薛雪集注.医经原旨[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211.
15 汉•华 佗撰.中藏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4.
16 隋•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67.
17 王永炎,王 沛.今日中医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8.
18 元•齐德之著.外科精义[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0.
19 清•吴 谦,等编.医家金鉴•外科心法要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55.
20 林绍志.“足生大丁”别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1):20~21.
21 张正社.“大丁”小议[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2):51.
22 徐西中.痛风病机与治则探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105):44.
23 张玉萍.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J].医古文知识,2005,22(2):19.


来源: 中医文献杂志
-----------曾治一足丁,生于足掌近大趾处,先生在足里红肿痛苦,发热,吃药片吊液热稍退,但红肿痛更甚,并从脚面至脚底发展。让我看时已见其脚面有一大脓头,脚底有一小脓头,状如丁插穿其足,痛苦异常。用青草一点红、消山虎、长寿草加乌糖捣烂敷之,三天后脓从脚面拔出,足有半碗多,后三天脓血始尽,再用一点红、皮肉草捣烂敷之收功。
-----------学习了。谢
相关文章
 寒热病——《黄帝内经 灵枢》第二十一篇
 十年难遇的病例!!!
 生化汤论
 老人耳背
 全球祭孔声势浩大 超越文化范畴与政治经济
 安肺宁嗽丸(《衷中参西》上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