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真武汤与五苓散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天虚子 于 2012/3/11 20:15 编辑 www.med126.com/Article/

五苓散  
阳气之本性是上升,阳气要下降入阴位而行成坎阳,那么阳气就要附着在水阴的下降而下降,通过水阴的下降来输送阳气下降入阴位入肾。

当水的通道受邪热,水下降受阻,此名水逆。水逆亦会引发吸附于水的阳气上逆,此阳浮于表即发热。此阳与离阴作用即为汗,此类发热汗出的本源是水道受邪热阻塞了水的下降。此即是五苓散的阴阳原理。

如果是血道受邪热,此即为血淤。血淤症亦有发热汗出,其理与水一样。0
两者之区别水在表,而血在里。表为阳而里为阴。背为阳而胸为阴。因此五苓散症之汗当在背部和头面。血淤症之汗当在胸腹。前数日治慈航之胸汗如水流,即用血府和膈下逐淤汤服之而胸汗止。
真武汤:阴之本性是沉降,阴位的阴要上升到达阳位而成离阴。那就需要有气有风去推动阴上行。如果阴位的阴受寒凝,那么上升推力不足,那么会导致阳位阴不足。真武汤之附子即去阴之寒凝,白术运脾,生增生发上升之力,真武汤乃使北方之水达于南方。五苓散乃南方之气达于北方。


五苓散乃是降阳入阴,真武汤乃是升阴入阳。

-----------好贴,赞!
-----------说得好,使我更理性理解五苓散和真武汤的区别。
我接诊一患者,一年四季出汗,尤以手心为甚,真可谓汗出如洗,即使冬季也是。先后用过桂枝牡蛎玉屏风散化裁、生脉饮加味、东垣之调卫汤等,或见效于一时,或无效可言,已两年余,我是一筹莫展。不知君有何高见?
-----------回复 天虚子 的帖子

好,先生解得到位!受益匪浅。


-----------回复 相火司天 的帖子

手足濈然汗出,要考虑阳明病胃家实。
若病家兼有大便难或干结之类的症状,当考虑承气辈。


-----------
可遇2067379 发表于 2012/3/14 13:32
回复 相火司天 的帖子

手足濈然汗出,要考虑阳明病胃家实。

谢谢可遇2067379君的提醒。
-----------楼主抛开伤寒论阴阳又独具见解,大有火神之风。
-----------可否理解为:真武汤-- 温阳利水;五苓散 --培土泻湿利水
-----------总结的很好,另一个角度来说,五苓散属实证范畴(阴实),真武汤属虚证范畴(阳虚),进一步推理,如果虚实夹杂,是不是可以考虑使用两方合剂呢?! 呵呵
-----------赞同,我通常用真武汤治疗肾阳虚水肿。合五苓散治疗脾肾阳虚水肿。
相关文章
 中医是如何被边缘化的
 身热不退
 综合、统计的方法——老丁说中医(13)
 [转帖]中医治病求本
 女科百问 产后中风? 上课笔记
 医学临床怎样应用系统论思想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