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个好中医,不但要考虑病人本身的病因,还要考虑时代背景。比如汉唐时期天气比较冷,(据考证,汉唐时期士兵着装以黑色为主——黑色吸热)所以治病就以麻桂剂为主;而明清时期天气热,(明清天气热,瘟疫盛行)治病以羌防剂为主;现在天气受工业污染时冷时热,空调冷气、冰冻冷饮伤人体的阳气,不时的作息、恣意的纵欲也会伤阳气,所以现代人的体质多不如祖辈,治疗就应该以顾护阳气为本!
-----------好贴,继续关注
-----------楼主请继续啊,期待更新中!
-----------
本帖最后由 gin19762002 于 2013/11/23 15:03 编辑 www.med126.com/zhicheng/先生,如果治病只考慮時代背景,那比運氣學說更粗鄙,為何光一個金元時期就出現劉完素的火热說、張從正的攻邪說、李東垣的脾胃說和朱震亨的養陰說,如此紛歧的看法為何存在同一時代
就像先生所言,若皆以顧護正氣為主,那就一概扶陽即可,為何還要辨證
古代除了大氣候要考慮外,尚需考慮地域,交通不便,一方醫醫治一方人,很難說這醫家不受地域,當地氣候所影響而導致其理論的偏頗,現下情況不同交通便利,人要就醫,飛機火車一下就到,所以一個醫生接觸的病人若是來自於地域性差異大者就不會有片面的見解
-----------学习《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掌握气候规律,灵活用药即可。
-----------
回复 gin19762002 的帖子谢谢回复,金元时期中医可谓百花齐放,也是在那时候出现了门派之争,其主要人物为张元素和刘完素,李东垣(补土派)师承张元素,而刘完素为寒凉派始祖,他的后人张从正(攻下派)、
朱丹溪(滋阴派)。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门派呢?你的从他们所处的环境来分析,李东垣所在地河北正定战乱此起彼伏,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容易得肠胃方面的病;张从正地处河南中原之地,物产充裕,老百姓吃多了自然就泻下了(呵呵,玩笑);朱丹溪在浙江湿热之地,,之前宋都城南迁所在地,那些腐败官吏,喝酒纵欲,所谓上行下效,所得之病皆现火性为多,故多滋阴。
而后世医家一味传承此用药习惯就大错特错了,比如
感冒,不加辩证就
银翘片、
板蓝根、
双黄连,轻者变重,重者转危,这和西医用抗生素有何区别?此时
桂枝汤、
麻黄汤,小
柴胡汤、麻黄
附子细辛汤就可以辩证以治之。这也就是《
伤寒论》历经千年不衰的原因!
-----------说得不错。但方剂需要改变,治病要效率,成功率。只能成功不能失误,否则。。。。。。。。
-----------
回复 畅游天地者 的帖子所以作为民间中医需要更好的学习中医技术,因为我们是夹缝里求生存的,只有提高治病成功率才能换来回头率,我们才能治病救人,养家糊口。
-----------
回复 姜附子 的帖子中医文化是民族为了健康生存适应时代而积累起来的精髓,是需要真正的机遇得到医学真谛才能成为一代大家,造福于当代。成为一个医在任何时候都是不易的,都必须有超越常人没有的毅力才能成功。祝你早日成功!
-----------
回复 畅游天地者 的帖子谢谢,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