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四圣心源:有矛盾时,如何解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请问,有一病人,小便淋沥,且胃肾下垂,按理应升木去水,但却又出现胆汁返流,为何?如何是好?
-----------柴胡125克  黄芩46克  人参31克  半夏66克  甘草46克  生31克(切)  大栆十二枚(劈) 
茯苓66克
  上药以水28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三服。连服3剂 日1剂
-----------药量是不是过大啊?其它版主能不能给点建议,谢谢了.
-----------建议加一味药升麻。对于脏腑下垂有效。
-----------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中这样评价升麻:升麻升提之性,入手阳明为顺,入足阳明则逆……若足阳明他病,悉宜降药,不宜升提,惟用于涌吐方中乃可,……足阳明顺下则治,逆上则病,何可升乎?
    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中气衰的原因,《四圣心源》的淋沥根源中有方子,可基于黄芽汤加减,待胃感觉好些之后,加半夏10g。
    不知合适否,抛砖引玉。
-----------
原帖由 &lt;i&gt;zhbpacific&lt;/i&gt; 于 2010/1/21 10:27 发表&lt;br /&gt;<br />
请问,有一病人,小便淋沥,且胃肾下垂,按理应升木去水,但却又出现胆汁返流,为何?如何是好?
&lt;br /&gt;<br />
<br />
我认为属于乙木下陷于葵水,中土中气不足,甲木克戊土,甲木犯上。<br />
可以考虑用桂枝柴胡升乙木转中枢,半夏降胃浊,茯苓泽泻去脾湿,黄芪生晒参补充元气,干姜甘草升脾土,白芍制甲木。

[ 本帖最后由 lenn 于 2010/1/21 23:22 编辑 www.med126.com]
-----------抓主要矛盾,为啥返流!
-----------“请问,有一病人,小便淋沥,且胃肾下垂,按理应升木去水,但却又出现胆汁返流,为何?如何是好?”
胃肾下垂,为中气下陷,胆汁返流为胆气反逆。
中气下陷,因脾不升清,脾清不升胃浊不降。胆随胃降,今胃不降,反逆,胆亦反逆,脾不升清,肝郁随陷。淋沥者,乙木之郁陷于壬水,缘于脾之不升。
看不出哪里有矛盾?升脾升肝,降胃胆亦降,真看不出有矛盾。
-----------麻瑞亭老先生这样解释:   
    胃下垂,系因中气虚弱,脾湿不运食停不化使然。
    [脉证机理]胃主受盛,脾主消磨,中土阳旺,则胃气顺降而喜食纳,脾气升运面善消磨。
    由于饱食未化,或因长期站立工作,或因车马颠簸,或因产后下床过早,致使中气虚弱,脾胃不和,消化迟缓,久则脘腹胀满,下坠隐痛,是病胃下垂。胃气滞而不降,故而食纳减少。旧谷不去,新谷不入,故而不思饮食,食也难消。中脘壅满,胆胃上逆,故而兼见头昏脑胀,心慌气短等症。肝脾不升,可见腹胀,大便先干后溏,或干结难下。气滞不降,故脉见细濡,寸关大,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为主,以助消磨,和胃为辅,以增食纳,佐以平胆疏肝,宽胸降逆。

      胃下垂属脏器下垂之一,医者多辨为中气下陷,以升提之药治之。 征之临床,脾湿重而胃气逆,脉见寸关大者亦屡见不鲜。从症治疗无致,必须从脉。以健脾利湿,和胃暖中,舒肝化瘀之法,使滞气开而胃纳增,清气升而宿食化,中气健运,痞满消除,则病渐愈。不可因见“下垂”二字,均认定系中气下陷,概用升提之法,使肺胃更逆。病不唯不愈,反而食纳全废,日渐危笃。

[ 本帖最后由 契丹萧峰 于 2010/1/28 16:44 编辑 www.med126.com]
相关文章
 镇心追风散(《圣济总录》卷十四。)
 关于中药“药性” 书的一点疑问?
 尿毒症昏迷
 自学真的很难,不知从何入手,自学成才的进来
 眼睛周围长了扁平疣怎么办?
 猪胆醋(《卫生总微》卷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