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初学教室:人间仙境?错!寂静岭2?错!这是中国特色的雾霾天气!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中央气象台昨日18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和霾黄色预警。又是雾霾天气,无力吐槽之余听到改编版的《北京 北京》“人们在大雾中相互质问和思考,探讨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在这儿我能体会到你的痛苦,因此呼吁大家为环保出出主意。我在雾里呼喊,我在雾里呼吸,我在雾里活着,不想雾里死去。我在雾里奔波,我在雾里哭泣,我在雾里挣扎,不想雾里窒息。”

       今天早上起来果不其然 ,网友吐槽:走着走着人就消失了。。。。

     当然有乐观派的网友觉得雾霾天是这样子的↓↓,好吧,这也只是“食物链顶端”的人才能享受的了。

     也有爱拿中国大妈说事的↓↓,中国大妈雾霾无阻的精神值得学习!中国大妈你赢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谈起鬼片,得出的结论竟然是,伟大的祖国是动员国民拍《寂静岭2》的节奏啊!(↓↓胆小勿搜相关信息)

吐槽结束。话说回来,对于预防雾霾、灰霾天气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中医有很多居家护理方法简单实用,值得一试。


第一招 揉搓“迎香”

秋冬时节雾霾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揉搓迎香穴对感冒症状的消除以及预防皆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日常能坚持按揉迎香穴,也可以作为一种雾霾天预防感冒的方法。迎香穴的具体位置约距离我们的鼻翼两侧一厘米的皱纹中。


揉搓迎香穴的具体方法是:用两手的食指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36次,会有酸胀感向额面放射。中医认为迎香穴为体表的感风之处,也是停风之处,治风之穴,经常按摩可以祛头面之风,散巅顶之寒,从而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经常揉搓迎香穴可以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外邪不容易侵入体内,对抗病菌侵入。


第二招 饮食润肺

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这类污染诱发的疾患,从保健的角度来说,食疗是值得提倡的辅助预防措施。

从中医的角度,百合、梨等食物有“润肺”的作用,中医的“肺”与西医的“肺”所指还是有区别的。中医所指的肺不单单指一个器官,比如中医认为“肺主行水”,比较通俗地说是指肺气有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功能。这里的“润”通俗理解为“滋润”,中医认为,肺乃娇脏,润肺有助肺部的保健,所以在雾霾天多吃一些如百合、梨、山药、白萝卜荸荠等润肺的食物对身体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招 居家锻炼

雾霾及灰霾天气由于空气污染较重,读者朋友们不适合外出锻炼,居家锻炼中医传统健身气功是比较好的健身方式。比如六字诀中的呬(音,si)字比较适合这个季节练习,因为它有润肺养肺、增补肺气的功效,对于各种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呬字发音的口形特点要注意是两唇微向后收,上下齿合而有缝,舌尖顶其缝隙发音。随着发音的进行,还要配合肢体的动作,比如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翻掌同时开始读“呬”字,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六次,调息。整个过程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重心自然后移至足跟,注意不要有憋气感。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气吐尽则胸腹空。动作的频率要和自己的呼吸频率相吻合,要柔和、舒展、自然,切忌用力。

第四招 药茶熏眼

有很多读者朋友都会有这种感受,一旦出现雾霾天,只要在室外稍微待长一点时间,就会出现喉咙干痒,眼睛涩痛、发红的症状,而这恰恰就是雾霾对眼睛伤害的表现之一。有许多常见中药可以起到明目润眼的功效,如菊花能清肝明目、枸杞子能补肾明目、决明子能明目通便、绿茶能清热名目。这些中药加绿茶熏眼对雾霾天气时候的眼部保健是比较有好处的。


药茶熏眼的具体的做法和常规泡茶的方法基本一样,根据需要选择好要冲泡的药材和茶叶之后,用开水泡上,趁热放置眼前,眼睛距离杯口约三指远,用药茶的热气熏眼睛,持续大约5分钟,以眼睛耐受无不适感为度。药茶热气熏眼,不但具有物理湿热敷作用,还有助于畅通眼部经络、调和眼部气血,促进眼睛局部血液循环,迅速提高眼部的新陈代谢和分泌功能,缓解不适症状,预防眼疾发生。


楼主自己创建了微信公众账号:shangyiapp。
楼主只是爱好中医,希望将自己遇见的中医好文章分享给更多中医爱好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收藏2分享0
回复引用

举报返回顶部

hhbffq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hhbffq当前离线
阅读权限
50 
积分
2194 
注册时间
2007/3/11 
最后登录
2013/12/9 
在线时间
8820小时 
精华
日志
主题
151 
帖子
2071 

银牌会员

银牌会员, 积分 21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06 积分
2#
发表于 3 天前|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3/12/6 18:17 编辑 www.med126.com/sanji/
上医问道 发表于 2013/12/6 12:28
中央气象台昨日18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和霾黄色预警。又是雾霾天气,无力吐槽之余听到改编版的《北京 北京 ...


有专家建议迁都:
迁都建议书
发布时间:2011-11-04 阅读量:3008 日记本:《发言稿》http://u.sanwen。net/subject/16627.html

2006年4月17日,北京大浮尘,窗外一片黄色,地上厚厚尘土。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已经濒临崩溃。解决此环境危机的最直接选择便是迁都,我们呼吁:把政治首都迁出北京,迁到中原或南方。——胡星斗
关于修改宪法、实行迁都与分都战略的建议书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
我在此郑重提出修改宪法、实行迁都与分都战略的建议。
所谓“迁都”,指把政治首都迁往更加适宜与安全的地方;所谓“分都”,指分设政治首都(以下简称首都)、经济首都、文化首都。
一、为什么中国要尽快迁都、分都与修改宪法?
1、北京的水荒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北京水资源的形势十分严峻。据专家估算:到2010年,平水年份北京将缺水11.85亿立方米,枯水年份将缺水近20亿立方米;到2020年,平水年份北京将缺水23.76亿立方米,枯水年份将缺水30.9亿立方米。
目前,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七分之一、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十五分之一。北京现在年来水量只有15亿立方米左右,超采地下水26亿立方米,连年的大量超采地下水已经使北京周边地区形成了21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水位已经降至海平面五六十米以下。可以说,继续超采地下水已经十分困难。
现在,很多人把南水北调工程看成解决北京缺水难题的良方。但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0年才能全部竣工,即使到那时北京可分得的水量也不过12亿立方米,与缺水30亿立方米仍然相差很远。何况,中线工程流经的河南、河北等省份都是缺水大省,如何分配这些水资源将会大有争议。
北京凡是能建水库的地方也已建完,基本无潜力可挖。唯一准备建设的张坊水库也仅可增加供水1亿立方米,抵不上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未来减少的蓄水量。
更为严峻的是,科学家们预测,由于受地球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至少在未来一两个世纪内,全球干旱问题将更加严重,中国北方的缺水问题将更趋恶化。
2、沙漠化、荒漠化对北京的威胁日益严峻。现在,中国的沙漠化、荒漠化国土不断扩大,沙漠离北京越来越近,最近的沙丘离市区仅70公里,可以说,沙漠直逼天安门。而且,沙漠处在北京的上风口,一遇刮风,黄沙便直扑京城。前总理朱镕基对北京的沙尘天气一直忧心忡忡,眼看着沙漠在一天天地逼近,他感叹中国有可能因此而迁都。
3、北京的中枢战略地位已经动摇。北京在历史上属于中枢战略要地,处于咽喉地带,它左拥太行,右临渤海,北连朔漠,南控江淮,枕居中原,龙蟠虎踞。但是到了近现代,随着海权时代的到来以及航空母舰、巡航导弹、战略轰炸机的出现,使得北京无险可守,其濒临海洋的弱点凸显出来。从八国联军海上登陆直捣北京,到巴西、巴基斯坦、缅甸、尼日利亚等国家把首都迁离海边,以及拟议中的伊朗、韩国、日本迁都,都促使中国也必须从战略上重新考虑首都的选择和安全。
4、资源高度集中于北京,加大了国家的安全风险。北京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之一,坐拥最多的大企业总部;北京还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传媒中心,拥有中国最好的大学、科研院所、文化机构。这种资源高度集中于一地,将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科技文化中心捆绑在一起的做法,只会大大地增加国家的安全风险。一旦爆发战争,北京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敌人攻击的首选目标。
5、人口的过度膨胀、工业的畸形发展、严重的污染,使得北京不再适合作为国家的政治首都。由于首都效应,以及近水楼台特权很多,使得移民北京的热潮难以停止。目前北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每年增加40余万,相当于每年吸纳一个中等城市。据研究部门的报告:北京市可支撑的人口容量最大值是1277.77万人。但在1997年北京的总人口就已经突破1500万人,远远超过了容量的最大值。
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打破,用过去的行政手段禁止农民进城已经不太可能。所以,北京的人口还会继续增加。
人口的膨胀加剧了北京水资源的紧张、交通的拥挤,也导致包括房地产在内的消费品价格的虚高猛涨。
北京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00,面积占我国国土的1/600,但2002年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国的1/8还多,2003年北京商品房施工面积占全国的1/10。北京的房地产虚热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可以说,北京成为吞噬全国资源和资金的黑洞。
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后错误的战略决策,以及改革开放以后政绩和财政收入的需要,致使北京的工业畸形发展,与天津、沈阳、唐山的工业几乎完全同构。北京成为中国的工业重镇,导致了天津、沈阳、唐山的衰落。
北京还是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称,北京1999年的空气污染程度位居全球第三。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调查报告称,北京是全国18个主要城市中空气污染情况最严重的一个。
鉴于以上五大因素,在此我建议:将政治首都从北京迁到中原或南方中部一带;加强北京的文化首都的功能;确立上海的经济首都的地位;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的条款,为未来中国实行迁都与分都战略扫除法制的障碍。
二、迁都、分都的弊端与阻碍迁都、分都的因素。
1、迁都、分都之弊及其化解。
迁都、分都可能导致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衰落。不过,我们认为,只要北京发挥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把北京打造成为代表东方文化的世界文化之都,北京反而可能由此获得新生。
北京积淀了数千年来中国人的光荣和梦想,承载了近代以来中国的荣辱兴衰,而新首都可能缺乏北京这样的文化凝聚力,天安门的象征意义也将丧失。
但我们认为,新首都如果选择在中华文化的起源之地,那么新首都自会获得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再者,民意可能难以接受迁都、分都。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意识:国都就是举国的中心,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所在,代表了最高权力和大一统意志。迁都、分都无疑将冲击国民的心理定势。
还有人说,迁都、分都将会使得中央政府官员偷安一隅,不再治理北方的沙漠化和沙尘暴。我们认为,解决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建立现代环境治理制度——清晰土地产权;明确利益主体;拍卖、赠送荒地、沙地;加强立法、执法;鼓励公民组织的参与;推动公益诉讼等。如果不能建立现代环境治理制度,即使首都留在北京,也永远无法解决沙尘暴的问题。
2、迁都的程序与阻碍迁都的因素。
迁都的程序是:先进行调研,由政府、学者、各界代表提出新首都的候选地点和迁都的方案,然后由政府提案,举行广泛的有代表性的听证会,最后由全国人大表决或者举行全民公决。
实施迁都,除了国家财政分年度拿出上千亿资金外,还应当大量地吸纳民间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阻碍迁都的因素主要是原首都的既得利益集团,如部分官员、房地产开发商等。只要政府晓以国家大义,以及给予开发商建设新首都的机会和利益,我想阻力是可以化解的。
三、新首都的功能定位与新首都的最佳选择。
新首都是一个特区,由一批城市群组成,其中,中心城市是一个小型的花园城市,是真正的行政、立法、司法等机关所在地。之所以新首都是一个大特区,是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大首都思维定势;之所以特区中心是小型城市,是为了实现小政府、高效政府的现代理念。
新首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中国的国际交流中心、文化中心之一。
新首都应当具有很强的文化凝聚力,是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象征。
新首都还应是生态环境、文明道德的首善之区。
新首都的选址应当兼顾水、资源、气候、生态环境、军事安全、地理地震、民族、文化、经济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
有人提出在南京、西安、武汉等城市中选择新都,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城市本身就遭遇了种种问题,它们也迫切需要“减压”,如果再在其上叠加首都的功能,这些城市将变得极其臃肿,拆迁成本也将是巨大的。
因此,实现迁都的途径是创建新都,这样还可以带动一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我认为,中国最佳的独一无二的新首都地点是河南湖北交界处的南阳襄樊盆地(见附件)。
可以将该地命名为“新京”或“新都”。南阳襄樊盆地的特点是:它既是中国的地理中心,几乎处于中国南北分界线、东西中间线、长江黄河分水岭的位置,具有地利优势,同时它又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拥有平原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汉水),远离大海,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和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它的西边是秦岭、大巴山,是崇山峻岭与华北平原的结合部,若挖深洞,恐怕连原子弹也难以对之进行有效的打击;它的北面是秦巴山区余脉,有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等,东北面有桐柏山、大洪山、大别山,南面是汉水,中部有白河、唐河;在三面环山中又有一些缺口,如方城、泌阳、随阳、宜城,使得该地交通方便。
南阳襄樊盆地及河南湖北是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楚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少林寺、武当山、三国古战场、古隆中等处于其中;它比邻陕西,地接西安、咸阳、兵马俑、华清池,背靠四川天府,坐拥河南、湖北粮仓及苏杭胜地等;它离庐山不远,可将庐山辟为国家领导人的度假会议区,取代北戴河的位置。
南阳襄樊盆地周围的自然风景更是多姿多彩,有神秘莫测的神农架,险峻陡峭的秦岭,湍流直下的汉水峡谷,烟波浩淼的丹江口水库,奇伟壮观的三峡。
南阳襄樊盆地的水量丰沛而不过多,年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它处于汉水上游,水质好,无污染,汉水年径流量550亿立方米,是黄河、海河、渭河的6倍,足以解决数千万人的工业和生活用水。
南阳襄樊盆地气候宜人,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长年温度在0~30度,冷热干湿适中。
四、迁都、分都的伟大战略意义。
迁都、分都有助于缓解北京水、土地、交通等的紧张状况,减轻北方的资源、环境压力;
有助于应对台海危机,适应海权时代,减轻未来首都来自北方、东部及海上的军事威胁;
有助于分散“国富”,防范财富过于集中带来的国家风险;
有助于保护“老北京”及北京的文化古迹,促进北京的文化繁荣;
有助于降低北京的房价和生活成本,减少工业项目,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宜居城市;
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促进新首都所在地即中部的崛起,促进上海和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天津、河北、山西等地正常发展的机会;
有助于进行“国家再造”、“政府再造”,割断千年皇都的专制主义传统,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
综上所述,中华要崛起,迟早要迁都、分都!
因此我建议,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的条款,实行迁都与分都的战略。
以上建议,敬请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研究为盼。
胡星斗
2006-5-9
附件:南阳、襄樊介绍:
一、南阳地处东经110°58′-113°49′,北纬32°17′-33°48′,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是个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东北部的方城缺口为江汉通向中原的孔道,西部是江汉通向关中的咽喉,素称南阳盆地。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
南阳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南阳历史上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及“智圣”诸葛亮。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市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长度在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
全市林地面积14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3%。
二、襄樊位于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37′,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襄樊市城区被汉水分为南北两城。襄樊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读史方舆纪要》称:“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襄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襄樊市为中国历来最悠久的地区之一,襄樊系襄阳、樊城两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樊城始于西周,襄阳筑城于汉初。
襄樊市于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
【按:当今之世,国力昌盛,迁都以减轻北京的环境压力,是完全可以办到的,胡星斗的建议书思路很清晰,很有可能被采纳。】


-----------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3/12/6 18:29 编辑 www.med126.com

南阳盆地
优质词条
编辑词条 http://baike.soso。com/v78993.htm

已关注




编辑摘要

河南省主要农业区,向南开口的扇形盆地。位于省境西南部。三面环山,北为伏牛山地,东为桐柏山地,西为丹江和唐白河间的分水岭(肖山与尖山)。盆地边缘分布有波状起伏岗地,岗地海拔140~200米,岗顶平缓宽阔,岗地间隔以浅而平缓的河谷凹地,呈和缓波状起伏。盆地中部为海拔 80~120米的冲积洪积和冲积湖积平原。盆地内有唐河、白河、丹江等主要河流,纵贯中部,南入汉水,其中以唐、白河流域面积较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农耕。盛产小麦、杂粮、水稻和棉花芝麻、烟叶等,是河南省商品粮、油、棉、烟基地之一。







[url=]简介[/url]编辑本段

  南阳盆地,位于秦岭、大巴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西,其北是秦岭山脉东端的伏牛山地,其南是大巴山脉的东端。周边的山脉恰好把这块地方给围了起来,从而形成了盆地。总面积46291平方公里,人口1658.82万人,人口密度358.3人/平方公里。盆地中部为海拔 80-120米的冲积平原。常形成“走岗不见岗,走凹不见凹”。盆地内有唐河、白河、丹江等主要河流,纵贯中部,南入汉水。南阳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

  在中国版图上,南阳盆地具有南北居中、东西居中的特殊地位,为中国的核心腹地。气候上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热适宜,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自然灾害相对较少。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淡水充足且水质良好。植被状况良好,物种多样。土壤肥沃,盛产小麦、杂粮、水稻和棉花、芝麻、烟叶等,素有“中州粮仓”之美称。仅河南南阳市,以全省12.9%、中国0.7%的耕地,生产全省11%、中国1%的粮食,全省20%、中国4%的棉花,全省13%、中国2%的油料。南阳黄牛居中国五大优良品系之首。南阳市拥有植物资源1500多种,森林野生动物50多种;盛产中药材2340种,产量达2.5亿公斤,其中名优药材30余种;南阳黄牛是中国五大黄牛品系之一。

  南阳是中国矿产品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各类矿产品84种,452处。其中天然碱、红柱石储量为亚洲之冠,蓝晶石、金红石居中国第一。黄金、石油储量居河南省第二。南阳独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素有“东方翡翠”之称。南阳盆地自然与文化遗产丰富。上世纪末西峡恐龙蛋化石的大量出土曾震惊世界。四五十万年前有“南召猿人”在此生息繁衍。战国时期是中国著名的冶铁中心。东汉时为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有“南都帝乡”之称。南阳名人辈出,古代有著名谋略家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等历史名人,现代有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科技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当代名人。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阳和襄樊分别在河南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url=]资源分布[/url]编辑本段

  在中国版图上,南阳盆地具有南北居中、东西居中的特殊地位,为中国的核心腹地。气候上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热适宜,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自然灾害相对较少。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淡水充足且水质良好。植被状况良好,物种多样。土壤肥沃,盛产小麦、杂粮、水稻和棉花、芝麻、烟叶等,素有“中州粮仓”之美称。仅河南南阳市,以全省12.9%、全国0.7%的耕地,生产全省11%、全国1%的粮食,全省20%、全国4%的棉花,全省13%、全国2%的油料。南阳黄牛居全国五大优良品系之首。南阳市拥有植物资源1500多种,森林野生动物50多种;盛产中药材2340种,产量达2.5亿公斤,其中名优药材30余种;南阳黄牛是全国五大黄牛品系之一。
  南阳是我国矿产品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各类矿产品84种,452处。其中天然碱、红柱石储量为亚洲之冠,蓝晶石、金红石居全国第一。黄金、石油储量居河南省第二。南阳独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素有“东方翡翠”之称。



[url=]基础设施[/url]编辑本段

  南阳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7个县市 个县市区;国道312线、207线、209线和省道豫01线、豫02线分别从全市纵横穿过;许平南、南邓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2957个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信南高速公路有望2006年底前建成通车,宛坪、岭南、驿(驻马店)宛高速南正在加紧建设。南阳将成为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架交叉的交通枢纽。南阳飞机场为河南三大民用飞机场之一。 南阳处在华中电网覆盖之下,境内装机70万千瓦的鸭河口火电厂、装机25万千瓦的蒲山电厂已经建成发电,鸭电二期工程2×60万千瓦、热电厂一期2×21万千瓦项目开工建设。固定电话号码升至8位。

  南阳中心城区现有人口70万,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供 水、供电、道路建设及园林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城市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中心城区的白河游览区拥有万亩水面,形成北方内陆城市少有的水城、绿城景观。先后被评为“中国造林绿化十佳市”、“中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url=]社会经济[/url]编辑本段

  农业 南阳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是中国粮、棉、油、烟集中产地。正常年景,粮食总产约占全省

11%、中国1%;棉花占全省20%、中国4%;油料占全省13%、中国2%。有6个县市区是国家商品粮、棉基地,3个县市区为国家优质基地。南阳黄牛居中国5大优良品系之首。

  工业 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位。现已初步形成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纺织、

  医药和轻工食品等主要行业,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3万多家,天冠酒精集团、金冠电气集团、普康制药集团、南阳纺织集团、新野棉纺集团、河南油田、乐凯胶片厂等企业已进入中国520家主要企业行列。酒精、石油、胶片、中西药、纺织品、防爆电机、卷烟、水泥、天然碱、汽车配件等产品在全省乃至中国占有重要位置。燃料乙醇被列为国家“十五”试点推广项目。

  科技教育 南阳科技教育事业比较发达,拥有八所高等学校、十四所中等专业学校,劳动力素质较高;南阳是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的科技示范市。南阳荣获“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综合实力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50亿元,比去年增长13.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6.8%、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亿元,增长5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8亿元,增长30%.粮食总产466万吨,粮、油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1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2894元,增长16%。



[url=]旅游资源[/url]编辑本段

  南阳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拥有众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和引 人入胜的自然景观。 南阳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处,省级64处,不同专题的博物院馆14

处。其中南阳府衙、内乡县衙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建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两级衙门。南阳境内发现的大面积恐龙蛋化石群轰动世界,楚始都丹阳春秋墓群出土的稀世珍宝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遗址引人关注。 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其中,宝天曼和老界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貌独特,植被良好,风景如画;2001年宝天曼被列入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丹江口水库风景区以亚洲第一大水库和南水北调的渠首源头为世人关注;正在兴建的西峡恐龙蛋生物遗迹博物馆将成为不可多得的科普教育基地。

  内乡县衙、鹳河漂流跻身4A级景点行列,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国家评审,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列入中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距南召县云阳镇北3公里处的杏花山“南召猿人”遗址,是中原人类的发祥之地。1978年,科学工作者在此采集一颗猿人牙齿化石及大量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定名为“南召猿人”,为距今约50万年前更新世中期的古人类遗址,与北京周口店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南召猿人的化石地点,是国内发现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它填补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历史空白,扩大了猿人在秦岭地区的分布范围,为进一步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



[url=]民俗文化[/url]编辑本段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民间歌曲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它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反映了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社会实践,南阳地区民歌,是南阳地区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并经过千锤百炼,不断推陈出新而形成的一种音乐艺术体裁,千百年来,它体现着南阳地区人民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同时,也创造了抒发人民喜怒哀乐之情的各种艺术表达方法。不仅对研究中国民族间音乐具有重大价值,而且,对研究社会、民族、地理、历史、语言、文学以及风俗习惯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民族民间音乐整理、研究、编辑、出版等方面,在各级有关领导和全体编辑人员共同努力下,成绩卓著。《南阳民间歌曲集成》问世,在民歌采风史上是空前的,它一方面把民歌的社会风情,音乐风格以及歌词的完整性溶为一体。并根据南阳地区民歌体裁和形式发展完善,把南阳地区民歌分为:号子类、山歌、田歌类、灯歌类、小调类、叫卖类。叙事类及其它,共八类,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另一方面,以内容和题材,又较全面的反映本地区的历史、社会、民族、文化、生产斗争和生活、风俗等各个侧面的人民生活风貌。它不仅是研究本地区社会、文化、历史、民众、文学、美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资料,同时,也是音乐家,作曲家、歌唱家、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珍贵的案头工具书。



[url=]地理特点[/url]编辑本段

  特定的地理自然环境,是人类自下而上并进而发展生产的先决条件,也是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文化面貌产生和形成的基础。正由于自然条件、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千差万别,才深刻的影响到传统文化面貌的千姿百态,五彩纷呈,民间歌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类别,因受地理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体裁、歌种、风格等方面也呈现着明显的地区差别。在西北黄土高原这一特殊环境下形成的民歌----脚夫歌,音调高亢、奔放、激愤、感慨,甚有凄苦之情。但在江南水乡,可以听到稻区普遍流传的各类婉转秀硕的秧田歌曲。南阳亦然。西部山区浙川县的那种歌调激越、高亢而又朴实“淅川锣鼓曲”与东南部桐柏县月河的那种歌调悠扬节奏舒缓而自由的桐柏山歌、秧田歌形成鲜明的对照。可见,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因素,对民歌风格特征的影响是多么深刻。这正是要研究南阳地区民歌的流布及全貌,就必须首先研究、分析南阳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的主要原因。

  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山脉、河流、地形和气候。山脉对于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常常起着阻碍和分割作用,在很多情况下,自然区域与音乐(民歌)区域相符合,还可以说这一自然障碍,影响着音乐文化(民歌)的界线。南阳西部的秦岭,与北部的伏牛山脉以及东南部的桐柏山和淮河,在“中原氏族文化中心”与“江汉氏族文化中心”之间,划分了一条天然界限。使中国南北在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使陕南民歌,豫西北民歌,豫西南(南阳)民歌,鄂西北部民歌都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特征。河流,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它自然的把中国文化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南阳虽地处中原,但境内的丹江、白河、唐河三条水系入湖北在襄樊注入汉水,属于长江水系。淮河源头在桐柏山下,东流经信阳入安徽。以上,因山脉走向使南北水系不同,气候不同,植被不同。反映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语言以及气质、风格特征也不相同。但还应看到,水,作为一种背景,它对文化形成的影响却不相同,往往不是天然界限,相反,在民族民间文化流传过程中,它倒成为一种自然交流的渠道。汉水支流丹江号子的风格特点与汉水船工号有着许多共性,就是例证。

  阳的这种复杂多样的地理结构,古来如是,它对南阳这一区域的古代文化、社会经济、风俗、民情等都起着决定性影响,使它们产生了区域性差异。因南阳地处种稻区与种粟区南北之间的一个交插过渡地带。所以,它有南北两类特点共存的特征,在民歌的流布上南北兼有,这就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不同生产方式,对南阳民歌的形成流布产生的直接影响。因此,研究南阳民歌流布的地理背景,就成为这方面首要课题。



[url=]地理优势[/url]编辑本段

  南阳盆地,也叫南襄盆地(南阳襄樊盆地)。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这是一块极为特殊的地方。事实上,任何一个熟悉中国地理地势的人都会惊叹于这块地方的独一无二。

  南阳盆地位于秦岭、大巴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西,其北是秦岭山脉的东端,其南是大巴山脉的东端。周边的山脉恰好把这块地方给围了起来,从而形成了盆地。这块地区位于中国地势上“第二台阶”与“第三台阶”的交汇处,第二台阶即除青藏高原(第一台阶)之外的高原与山地地区,而第三台阶则主要是东部的平原地区,从这里向东西两面伸展,有着无尽的平原与山地资源。秦岭挡住了北方的沙尘与冷空气,而大巴则也隔离了南方的炎热与潮湿。所以,南阳盆地在中国版图上,具有南北居中、东西居中的特殊地位。

  在南阳盆地的西边,有着中国西部地区仅有的适合大规模人类居住的地方,即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其中,关中平原在其西北,四川盆地在其西南。而在关中与四川之间,则是汉中盆地,这也是南阳盆地的正西方。而南阳盆地的东边缺口所对的,正是中国主要人口聚集的“中央大平原”。南阳盆地以西,是出世的地方,这里人口较少,山地、高原、胜景较多;而南阳盆地以东,主要是人口密集地区,是现实社会的主要容器。

  南阳盆地位于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之间的汉水流域。长江与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也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而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的地区则恰好处于南北之间。汉水从秦岭大巴之间流向南阳盆地,水量充沛且极少污染,这为该地区大规模人口居住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气候上,南阳盆地为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交界处,气候冷热适宜,很大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地质构成,南阳盆地位于中国最核心、最坚硬的“中央造山带”的陷落处。中国的“中央造山带”,即指昆仑山-秦岭大巴-桐柏山大别山-郯庐断裂带-苏鲁造山带,这一绵延东西的造山带。这是东亚大陆上最坚硬的造山带,其地质上是由华北(中朝)板块与华南(扬子)板块相撞击形成的。比如,秦岭山脉就是华北板块的南缘,而大巴山脉则是华南板块的北缘。秦岭大巴山脉在到南阳盆地处,突然几乎消失,成为了盆地,但继续向东又以桐柏山、大别山的方式出现了。也就是说,南阳盆地其实是位于中央造山带上,不但如此,而且南阳盆地还是中央造山带的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中心。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总结一下南阳盆地作为首都的主要几点优势:

  1、位置南北、东西居中。位于中国的核心腹地,交通方便,北上黄河可通陇海,南下长江可通江海。气候也具有代表性。

  2、距离沿海地区有一定距离,安全上有保证。其西绵延的秦岭、大巴山为重要的战略隐蔽地区,可以保护首都和重要的国家机构、资料,在大山中挖深洞甚至可以阻挡核弹。

  3、淡水充足且水质良好,降水也适中,适合大规模的人类居住和发展。

  4、处于高原山地与平原交接处。进入平原可入世,退入大山可出世。

  5、从地理上、心理上有利于中国的内聚力和统一。

  6、自然灾害相对较少,无沙尘暴、洪涝、台风、酷热、严寒、缺水等威胁。

  7、风水上,这里北有秦岭伏牛山,南有汉水,西靠秦岭大巴,东望大海朝阳。可以说风水极佳。

  8、地质上,这里位于中国“中央造山带”的南北中央与东西中央。

  9、山清水秀,环境良好,附近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url=]文化遗产[/url]编辑本段

  南阳盆地自然与文化遗产丰富。上世纪末西峡恐龙蛋化石的大量出土曾震惊世界。四五十万年前有“南召猿人”在此生息繁衍。战国时期是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东汉时为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有“南都帝乡”之称。南阳名人辈出,古代有著名谋略家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等历史名人,现代有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科技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当代名人。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阳和襄樊分别在河南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
1.

1.东方财富网

http://blog.eastmoney。com/hcdgd/blog_130242516.html



2.

2.搜

http://news.sohu。com/41/86/news204298641.shtml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