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金同仁参药店从1889年开办到1955年合营,约有近70年的历史,在武汉和沿长江各省,素负盛名。
创业人金次屏,前清光绪中叶,曾任江西南丰县知县及江西法政学堂与巡警学堂监督。他对医药理论有过探讨,与武汉叶开泰的叶凤池、叶谷侯,刘天保药店的刘宗山,万鹤龄药店的万为伯等人都相交莫逆,且均属亲戚关系,并与北京同仁堂乐XX往来颇善,早有开办药店为大众健康造福之志。他过道班到北京引见时,同仁堂乐家设宴款待,顺便参观了他家经营的药店。同仁堂是乐家老铺,从清初算起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规模宏大,组织健全,经销的膏、丹、丸、散各种成药,一贯重视质量,分支店号遍及冀、鲁、沪、汉等地,各驰全国。凡去京都的客商,都喜欢到该店买点贵重药品带回馈赠亲友,金次屏看了这家药店以后,坚定了他回汉开办药店的决心。
药店是1889年春季着手筹办的。金次屏当时认为要把药店办好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雄厚的资金,二要适应社会的环境,三要有完中行的制茺,四要有经得起验证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信誉,创出名牌,在竞争中取胜。
开始,筹集了纹银四万两作为药店的资金。店址选定在汉口四宫殿,在地滨临汉水、长江,水陆交通便利,为当时的商业中心。店地址选定后,便包工兴建。同时在杨家河正街辟一堆栈,作为熬胶、制膏、晒药的场所。如此历时两年有余,于1891年夏正式开业,取名金同仁药店。我父亲亲笔为药店写一幅门联:“同登寿域,仁跻春台”。
药店分为三部分,一是滋补方面的贵重药品,如
人参、
鹿茸、
燕窝、
银耳等,这些药品都是由本店直接去年地采购回来;二是饮片,包括切片、炼丹、熬膏、制丸先请医家搜集古方研究鉴定,然后才投产;三是酒库,配制药酒。
中药品种繁多,金同仁在开业之初,从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中搜集药物一千几百种,从各地购进这些药材,内容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旧社会药店的包装纸是别具一格的,因为每一种药物各有不同的气、味、性能。比如说生
姜是辛温的药物,有发汗、散寒气的作用;
大黄是苦寒的药物,有泻下、通便、泻火解毒的功效。这些性能,病者是不知道的,必须介绍说明。于是,药店将药物的品名、性能印在包装纸上,根据医生处方的药单分包包装,以便病者对症下药。不仅可以避免差错,而且大大方便了病人。因此,药店开业,包装纸的制版和印刷,也是一项首先要做的重要的准备工作。
药店开业之初,各方亲友推荐的学徒多达20余人,文化知识一般都很欠缺,需要培训。药店乃在店二楼专辟一房间,作为培训学徒之用。培训班分作两班,请年事较长、文化水平较高而具有医药业务知识的店员弃教师。每晚教课两小时,学习内容为写字、珠算、读药性赋、诵汤头歌诀和一般商业的应用文,学习期限为三年。要求十分严格,平时成绩优良的给予物质奖励。学会以上各门,提前结业各项为店员。金同仁70年来总、分、支店的经理与负责店员,差不多都是从这班人中选拔提升的。旧社会所谓感恩图报的心理人皆有之,金同仁利用这种办法,一般人都能守职负责,双方感情协调,药店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象后期的总经理朱瑜亭,是由学徒逐步提升的,任总经理20余年,出谋划策,为店尽力,始终不懈。有的学徒离店以后,或自己经营药店,或担任同业公会的理事长或成为名医悬壶济世。
金次屏开办药店,一切都是自产自销,所进药物材料,非上品不用。他经常说:“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1917年就自装柴油机发电,以免水电公司偶然停电影响营业。每年到冬至节侯,便大肆张罗,将店豢养的
梅花鹿公开宰杀,将每一头的鹿茸、
鹿筋、
鹿血、
鹿皮、
鹿骨、鹿脯等分别处理,使人们亲眼见到,增强观众辩认真假的能力。金同仁的“锅制
半夏”,乃
黄金锅制。一则说明贵重,别则说明制出的药比一般锅制的要好。另外,药店泡制膏丸,用蜜较多,我们自办了一家养蜂场为药店供蜜。药酒方面,金家早年在汉正街杨家河办了一家大有庆槽坊,自酿汾酒。酿出的汾酒,送一部分为金同仁制药酒,汾酒入药,需经窖藏一年以上,始能启用。酒经一年期的窖藏,便燥气全消,有利于保证质量。所制药酒多种,其中以五中皮药酒驰名省内外。
五加皮酒,色如
琥珀,红润透明,甘洌醇厚,既有药酒的疗效,又有五加皮的特种风味。一经问世,销路特广。除本市外,近则襄、府河、荆沙宜昌一带,运至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平可销售几百瓶,逢节日则达数千瓶。1935年曾发现宜昌有冒充金同仁牌名倾销的药酒,为了避免鱼目混珠,曾进行法律起诉,加以制止。
辛亥革命以前,金次屏长年宦居外省,店内就聘经理人负责,按规章制度经理业务,每月书面汇报一次。前后任过金同仁经理的有王南山、肖鑫培、朱瑜亭等人。1921年将金同仁业务交三子金道五负丽,金次屏于1925年冬病逝。
金同仁因业务发展的需要,1926年在华清街坤厚进而增设一个东号,由老学徒王吉生为经理。大革命后在武昌解放路火巷口购买了杨寿寺的店基,经过改建,开了一家分店。同一条街上,有一家刘有余堂药店。因旧社会“同行是冤家”,“大鱼吃小鱼”,金同仁分店一设立,为了站稳地区,争取市场,就与刘有余堂屏开竞争。销售药品大放盘,从九折到七折,有的药材售价比药材行批发价还低。另外视购药价值多少,赠送燕窝糕一类的赠品。双方互相拚杀,坚持一月有余,资金微薄的药店竟是终日门可罗
雀,而金、刘两家表面生意兴隆,暗地亏赔不少,后经同业公会出面进行调解,才各自收兵。
从若干年的营业看来,暑季靠饮片零售,利润平均有百分之四十左右。旺盛时期,金负仁三家一天销售额可达银元四百元;冬季以参茸、燕窝这类补品为大宗。洋参一项,曾卖过二十斤一天,利润经饮片更大。至若丸散,属于纯赚,
当药材买进时,中心与较好部份提作精制饮业,成本已全部核人,所剩边皮头尾作为制丸材料,仅投入点人工手续而已。金同仁农年盈利,抽出大批资金,先后开设过同顺米厂、同昌庆钱庄、同康百货店、大华布店、公大森海味号、老万年金号等多家企业。
金同仁自1891年在四官殿奠基开业直,几历火灾,损失甚巨。所幸资本雄厚,经营得业,才能够重振并延续下来。所遭火灾如下:
辛亥革命时,清廷派大军来汉镇压革命,纵火焚烧,武胜庙以下大部遭殃,黄陂街四宫殿未能幸免,金同仁药店全部烧光;
1912年共和建立,汉口市场恢复,百业振兴。金同仁在焚烧的原基础上重新建筑,保持昔日建筑风格,继续开业经营。
1938年日寇入侵,武汉不守。黄陂街金同仁再次被焚,华清街坤厚里口金同仁东号的两栋药物库也同时变为灰烬;
1945年抗战胜利,日寇投降。金同仁将沦陷时期8年中为了保持名牌、维持职工生活而临时在扬子街和蔡家巷两处开设的营业点撤销,改在花楼街
牛皮巷口营业。并在汉正街牛泰
山药店顶下改营金同仁分店。同时,又在黄陂街日寇用铁丝网过的禁区中清出金同仁店店基界址,筹划重建,未竣工因重划区大火报废。
金同仁在花楼街复业之日起,为谋振业,并添置西药柜,便利顾客需要,多层次地力求惬合顾客心理,一时生意较有起色。但处于国民党残酷剥削统治之下,苛捐杂税,勒索敲诈。加之通货膨胀,物价瞬息万变,民不堪其扰,工商行业极不景气。金同仁在天灾人祸的重重影响下,维持传统商誉,便很感踌躇了。
武汉解放之初,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一度将总店的营业部分改为中西医诊所,聘请有名的中西医十五六人。既照常炮炮制饮片,煎熬膏胶,供应销售,同时适应人民的保健需要,加强医疗服务。1952年,部分转入中联药厂,1955年金同仁则随着形势的发展投入合营。
金家藏书较富,其中有的是属于医药理论体系的,如《
黄帝内经》、《
伤寒病杂记》、《诸病源侯论》、《灵枢经》、《本草纲目》等,是祖办民的宝贵遗产。鉴于党和政府重视人民身体健康与祖国医药的发展,金家将珍集、古本、古方整理出一千部,以金以屏夫人王晚晴的名义献给国家。武汉市卫生局、武汉中医进修学院委派陆真翘副局长、谢惠康校长来金家领了,并对王晚晴授旗奖励。《长江日报》于1956年春曾辟专栏记载表扬。
来源:世界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