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Dang yao
|
维药名 | 开赛布孜 则日热
|
别名 | 乃 尼阿万地、其热依台《明净词典》。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龙胆科植物当药的全草。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当药Swertia pseudochinensis Hara
一年生草本,高10~40cm。茎直立,细瘦,单一或分枝,枝四棱形,带紫色。叶对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4cm,宽至0.6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下面中脉明显突起。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具多花,开展;花硬直立,四棱形,长约2cm;花萼绿色,5裂,裂片线形,长可1.5cm,先端渐尖,背面中脉明显突起;花冠蓝紫色,直径达2cm,5裂,裂片披针形,花瓣具深色条纹,先端锐尖,基都有2个腺窝,腺窝长圆形,沟状,基部浅囊状,边缘具长柔毛状流苏;雄蕊5,花丝线形;子房狭椭圆形,无柄,花柱短,不明显,柱头2裂,裂片半圆形。花期8~9月。
生于海拔500~1600m的山坡、河滩、林下或灌丛中。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山东、河南等地。国外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克什米尔、尼泊尔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收,洗净,晾干。
|
药材鉴别 | 全草长10~40cm。根圆锥形,长2~7cm,黄色或黄褐色,断面类白色。茎方柱形,多分枝,直径1~2.5mm;黄绿色或黄棕色带紫色,节略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对生,无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条状披针形,长2~4cm,宽0.3~0.9cm,先端渐尖,基部狭,全缘。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冠蓝紫色或暗黄色,5深裂,裂片内侧基部有2个腺体,其边缘的流苏状毛表面具瘤状突起。蒴果椭圆形。气微,味苦。
以花多、味苦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或切向延长,外壁向外突出,壁略厚,外被角质层。内皮层为1列切向延长的细胞,长24~48μm,宽10~20μm。韧皮部窄,木质部占半径1/4。髓细胞多角形,髓部多数中空。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略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表面被角质层,细胞中央层纹密集,向四周放射状排列。下表面角质层纹较疏,气孔为不等式。
理化鉴别(1)取粉末10g,加甲醇50ml,在60℃水中温浸1h,滤过。①取上述滤液1ml,置试管中加醋酐1ml后,沿试管壁缓缓加入少量浓硫酸,在两液层中间出现蓝色或蓝绿色环。(检查三萜类)②取上述滤液1ml,加三氯化铁乙醇液1~2滴,溶液呈绿色。③取上述滤液1ml,加盐酸4滴及少量镁粉,于水浴上加热数分钟,溶液呈桃红色。(检查黄酮类)④取粉末10g,加浓氨水湿润,搅拌,密闭放置4h,再加氯仿50ml,回流提取,滤过,滤液用10%硫酸提取3次,用氨水碱化至pH9.0,用氯仿提取3次,浓缩,取浓缩液滴于玻璃片上,滴加碘化铁钾试剂,滤液呈棕红色沉淀;加5%硅钨酸试剂显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类)
(2)薄层色谱 ①取上(1)之①中滤液1ml,浓缩至少量,点于硅胶G-0.5%碳酸钾薄层板上,以齐墩果酸作对照。以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展开.展距11cm,用醋研-硫酸-乙醇(12:1:20)于105℃烘烤显色,样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呈相应的紫色斑点。②取上(1)之④中浓缩液点于硅胶G-0.5%氢氧化钠薄层板上,同时以龙胆碱对照。以乙醚-丙酮(9:1)展开,展距11cm。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样品与对照品在相应的位置上呈相应的橘红色斑点。
|
化学成分 | 全草含龙胆碱(gentianin)[1],当药素(swer-tisin),异牡荆素(isovitexin),异荭草素(homoorientin)[2],当药呫吨酮(swertianin),甲基当药呫吨酮(methylswertianin),去甲基当药呫吨酮(norswertianin),对叶当药呫吨酮(decussatin),雏菊叶龙胆酮(bellidifolin),甲基雏菊叶龙胆酮(methylbellidifo-lin),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demethylbellidifolin)[3],当药苦苷(swertiamarin),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gentiopicrin),当药苷(sweroside),苦当药酯苷(amaroswerin),苦龙苷(amaro gen-tin)[4],及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5]等。
|
药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切段,干燥,过筛。
饮片性状 为根、茎、叶、花混合的段片状。根外皮黄色或黄褐色,切面类白色。茎方柱形,表发黄绿色或黄棕色带紫,节间略膨大,切面中空。叶多皱缩、卷曲、破碎,表面棕绿色。花蓝紫色或暗黄色。气微,味苦。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
性味 | 二干热,味辛。
《药物之园》:“二级未干热。有人认为热性较强,有人认为干性较强。”
|
功效 | 生干生热,净血祛风,消炎退肿,解毒退烧,除胀止泻,通尿通经。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5~7g。外用:适量。本品可人汤剂、煎剂、泡剂、醋糖浆、敷剂、熏剂、坐药油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
代用药 | 若本品缺货,可用兵豆代。
|
附方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柴田承二,等.药学杂志(日),1957,77(1):116 [2]小松曼耆,等.药学杂志(日),1968,88(7):832 [3]富森毅,等.药学杂志(日),1969,89(3):410 [4]Sakamoto I,et a1.Chem Pharm Bull,1983,31(1):25 [5]李作平,等.河北医学院学报,1994,15(2);68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