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指《连山》、《归藏》、《周易》。据《御览》学部引《新论》云:“《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可惜这两部书都已失传,而得以世代流传下来的只有作为占卜之书的《周易》。
《周易正义论》引东汉易学家郑玄对三易之释云:“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盖三易之名,出自周礼,皆以八卦为经,分别重迭而得六十四卦。其不同者似在八卦排列次第与所占之数有所不同。故或以连山易以艮为首;归藏易以坤为首;周易以乾为首。”传统认为,《连山》、《归藏》、《周易》三易先后于夏、商、周三代问世。
易学在《周易》之前,尚无完整的文字记载,只能寻觅于古人的断简残篇中,杭辛斋说:“恒谭谓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万言,今虽无传,而秦汉以前,必有其书,且不仅连山,归藏已也。”有文字并被流传下来的仅有《周易》,所以《周易》也就成为易经的代名词。
《周易》是由卦爻符号和文字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而二者显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其卦爻部分乃出自上古伏羲之手,其中六十四卦符号尽在其中;而文字部分则都会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和统治阶层需要的影响。特别是《周易》讲的是占卜,很容易把六十四卦的解释引入旁门侧路。所以我们研究《易经》,更要注意的是天书的无字部分,而对于文字部分仅作参考,甚至可以完全忽略。
《易经》既然是由三易组成,如果我们只知《周易》,而不知《连山》、《归藏》,就不能掌握《易经》的全部和真谛。然而八万字的《连山》和四千三百字的《归藏》,我们已无法考证。好在这部无字天书的真谛全部隐藏在六十四卦的符号中,因此我认为三易的不同只是卦爻的排列不同,从而反映出自然界中各种物质之间的不同关系。《周礼·春官》中说:“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八卦为经,六十四卦为别,说明了八卦才是三易的基础与核心。因此我们只要研究透了八卦,也就有可能破解三易的秘密,知晓它们的不同,了解它们的关系,掌握它们的真谛。
成都中医药大学邹学熹教授在他不同的著作中谈到:古代流传有伏羲先天八卦图,属于先天易的范围;文王后天八卦图,属于后天易的范围。关于中天易和中天八卦图,历史上一直没有搞清楚。按照三易之说,《连山易》有先天图,《周易》有后天图,《归藏易》应有中天图。邹教授后来发现,其机理在卫元嵩《元包经》中,经过长时间的研究,邹教授终于绘制出了中天八卦图(见图)。
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称为天地定位;震巽两卦对峙,称为雷风相薄;艮兑两卦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这些均是讲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后天八卦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和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即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
中天八卦图邹教授是按卫元嵩《元包经》六十四卦的八经卦排列次序而绘成,也就是根据归藏卦序四孟季月表而来,图绘成后发现它确实反映出《归藏易》的特点。邹教授认为先天八卦图讲阴阳对峙,后天八卦图讲阴阳流行,中天八卦图则讲阴阳调和。
然而对峙、流行、调和这些概念还不足以使我们透彻地理解三天八卦。后来邹教授终于在他的另一本著作中,更清楚地讲明了三天八卦,从而也就讲明了三易的各自特点。他指出,先天八卦图实际上包含了五行相克的规律,后天八卦图包含了五行相生的规律,中天八卦图包含了五行制化的规律。相生、相克、制化道出了三易的天机。
如果说太极阴阳图揭示了我们大千世界的本质,大到天体、星系、宇宙,小到分子、原子、基本粒子都是两性的阴阳体,即老子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而万物的差别,仅仅在于不同的层次与空间,所含的阴阳比例和纯度的不同;那么三易卦爻排列的不同,则揭示了宇宙中大大小小的阴阳体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无论关系多么复杂,由于都是阴阳体,它们之间总是在相互吸引着、排斥着、结合着的,也就是说宇宙中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不外三种基本方式:相生、相克、相合。或者说促进、抑制、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