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从3件事透视中医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庞景三  张仲景国医学院


  笔者近期亲身经历了有关中医的三件事,甚感心中懊恼,自觉不能用栀子豉汤使其顺畅,胸中窒闷,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事件1 中医院“快速提高”中药使用率
  前不久遇到中医院的一位科室主任,他是中医学院毕业十几年的科班中医,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他说这几天太忙,双休日加上夜班一直在“造假”。原来2005年为“医院质量管理年”,上级要来检查,要求中药使用率达到15%以上。而他所在的科室平时几乎不用中药,中药使用率可能不到5%,所以在加班加点改造医疗文件,使其符合检查要求。
  我问为什么平时不使用中药,他向我大倒苦水:用中医药治病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个人还好说,我这个科室十几个人的工资、奖金怎么办?闻听此言,我也目瞪口呆,难以回答。
  细思之,造成这种局面,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人为因素。长此以往,恐怕连邓铁涛老所言的“泡沫中医”的“泡沫”也将破灭。

  透视1:中医与西医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无论从医院设备、从业人数、历年来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西医院都数倍于中医院。然而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形势下,两者同时被推向市场,其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已十分明显,两者在宪法层面上的平等却在实际工作中显示出极大的不公平。
  中医院为了生存,不得不干一些“违心事”,如打着中医的牌子,拼命引进西医设备和人员,跟在后面照人家的办院模式经营。其规模和经济收入看似增加了,但中医院确实不姓“中”了,这种“泡沫中医”不但对中医事业发展无益,更为可怕的是中医丢掉了自身特色,中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异,失去了自我。而且给主管部门提供假的数字,假的信息,这直接影响了主管部门的正确决策。

  透视2:中医输在经济效益差
  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为什么西医的优势几乎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中医的优势在逐渐走向没落?这里当然有长期以来的医、教、研及社会评价以西医为标准的各方面原因,更重要的还有经济效益或叫利益驱动的原因。
  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是一种人性化的非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尽管消耗的是医者的心血和智慧,是一种“仁术”,但在经济大潮中却几乎一文不值,而西医的“先进”的仪器检查,动辄数十元、数百元,医者和患者均乐此不疲,它的经济效益在经济社会中几乎发挥到极致。一服中药十几元算是贵的,而一支西药数十元甚至数百元平常之极,两者的经济差异显而易见;中医的刮痧、针灸、推拿、拔火罐等手法治疗价值几何?而西医手术,动辄数千数万元再正常不过。可见两者的差异不在临床疗效,而在经济效益。经济杠杆的巨大作用撬起了医院的经济模式,也撬翻了中医济世救人的仁者爱心,使中医工作者由开始的不能、不愿用中医药治病,发展到最后的不敢、不会用中医药治病,难怪老一辈中医学家担心,我们的国粹能否在这一代传承下去。
  建议:政府部门在推进医疗改革时,应当考虑中、西医的差异,从政策、方法、措施上支持中医发挥其简、便、验、廉的优势,这不但为继承和发扬国粹,也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其应有作用。
  中医院应从长远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坚持中医特色,坚持走中医药的道路,相信一定能够赢得人们的信任和政府的支持。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自我,不要为了追逐经济效益而使中医的“基因”发生变异,更不要为了达标而造假。

  事件2 乡卫生院没有中医
  前一个月我们医院组织了一次医疗下乡活动,本人随其他同志到一个乡里开展医疗工作,地点在一个乡卫生院的门口,前来就诊的病人确实不少,且大多是疑难杂症,看来中医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令人不解的是,有一个病人拿着处方问我,到什么地方取药?我指着身后的医院说在这儿就行,他说医院里没有中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乡医院里竟没有中药!我过去一问,这个医院不但没有中药房,连一个中医也没有。问其原因,院方说我们这儿待遇低留不住人,来个中医也包不住工资(原来医院实行经济承包制),业务开展不开所以没人干。

  透视:基层中医阵地比想象中萎缩严重
  过去中医界一直自豪的说,在基层、在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中医,中医药在这里大有可为。然而我们所见到的是这家乡医院“零”中医,距医院不远处的两家个体诊所里卖一些中药,在街道的地摊旁发现一个号称“祖传中医”治风湿的在卖膏药,仅此而已。我们的农村阵地在萎缩,我们的根基在动摇,一方面我们在主动放弃,另一方面被一些非真正的中医甚至假中医所占据,这不能不令人担心。
  建议: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尤其是中医管理部门,能对到基层工作的中医给与多方面的鼓励和支持。能否规定乡级卫生院必须要有3名以中医药人员,村级卫生所也必须有1~2名中医人员,因为中医药的简、便、验、廉在农村确实更能够发挥其防病治病作用。另外,对已在基层农村工作的中医药从业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防治疾病的能力。
  对基层农村的中医医疗活动必须进行规范管理,坚决打击取缔败坏中医声誉的假中医、冒牌中医,净化中医药环境,用真中医取信于民。

  事件3 中医子弟不学中医
  过去,国人包括我们中医界喜欢推崇祖传中医,世代相传确有中医学术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优势,但近些年这种家传现象越来越少。2005年我们单位和市内一家中医院的医生中高中毕业的子弟近30人,然而没有一人报考中医院校,有个别家长想让子女学中医,但因学生坚持不同意只好作罢。

  透视1:中医的高风险低收入
  问及子弟们为何不想学中医,最多的回答是高风险,其次是低收入。整日辛苦收入不高是其次,最关键是社会对中医的不公平。用中医药治好一些西医没治好的病,人家宁肯说是当初诊断错误,也不承认是用中医药治好了病。特别是一旦出现医患纠纷,中医的道理不被承认,偏要用西医的道理来衡量对错,所以中医的行医风险越来越大,对一些急危重症只好退避三舍。可想而知,中医的学术如何发展?中医的地位如何提高?

  透视2:中医成才的成本太高
  著名中医学家任继学老曾说他自己到了60岁,才算入了中医之门,这一方面反映了任老的谦虚,说明任老到60岁时对中医的感受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医要成材确实需要一个相当长的锤炼过程。现在的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确实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中医人才。
  学中医需要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需要有较高的悟性,需要有仁爱修养和恬淡之心。然而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恰恰缺少这些,加之竞争社会导致某些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更使这些学子们很难接受中医的思想。中医的职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中医的成才需要几十年的修炼,它的成本太高。中医的子弟们从其父辈那里获得的信息是高投入、低回报,故对中医敬而远之。
  建议:有关部门在制订相关政策时应考虑中医的特殊性,给中医一个公正的评价和公平的地位,这样才有利于弘扬国粹。在人才培养方面,是否参考我国体育及文艺人才培养模式,尝试从“娃娃”抓起,使其从小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真正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医,缩短培养周期,降低成材成本,吸引较多的素质较高的学子学习中医。
  以上我所亲历的三件事未必具有普遍性,但相信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目前中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中医院的中药使用率过低本身就说明其经营方向有问题,再在上级检查时不惜人才物力进行造假,这一现象确实令人痛心;乡医院里没有中医中药实不应该,令人担心;中医子弟不上中医院校说明中医的地位不高也使人寒心。
  这些现象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我们中医自身的原因。不实事求是而追求“泡沫”繁荣,不发扬自身特色与优势而去追赶时髦自愿变异从属,放弃大慈恻隐之心而沦落为挣钱机器,凡此种种,既是我们中医界的悲哀,也是我们的耻辱。
  有一句歌词“男儿当自强”,我想我们中医也应该自强,用我们的健康理念、用我们的高尚医德、用我们的过硬技术、用我们优质的人性化服务,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会赢得广大患者的信任、社会的认可、政策的支持,振兴中医药就大有希望。
-----------说到问题的要害关键处。然(中医药法)怎么规定,何时颁布,能否从政府投资,中医教育,医疗制度,技术评价,疗效认定等全面地支持中医事业的独立自主地生存与发展,至今还是一个抽象口号。中医药如何从在医疗中起重要作用-与西医平分秋色-起全面决定性作用,没有一个大政治家来当中医部长,协调一切关键问题措施的落实,9亿以上的中国人民要得到中医药的良好服务,还得等哪。
-----------深有同感,我是中西医结合的,我班很多同学在上学之前根本不知道中药能治病,他们从小就没接触过中医
-----------本人也有同感。如果针对这些分析对中医进行改革一定会有成果,不失为一剂良方。
-----------我觉得让人们意识到中医的优势最重要。现在西医盛行,只是因见效快。但只是局部,而中医是一个系统调节,对整个人体都有好处。前几个月,因为药流不全。肚子一直疼,还要带孩子,结果引发咳喘。请中医看了抓了三天的药。不但不咳了还把体内残存的组织排出。要不还要去清宫。还是中医好啊,现在小孩生病了我只看中医,花费少,而西医小小的感冒都要开针,有一点咳嗽就要胸透。照X光对人体也不好。我老公口腔溃疡,吃维生素B2什么的都不见好,他还不信中医他可是研究生,居然问医生说中医的历史不长吧。唉,都让我脸红,最后让中医给他把脉,说是阴虚火旺,开了药,吃了两天就好了,医生又开了些,说能包半年。总比三天两头复发强吧。还是中医好。
-----------这以前国家不大重视中医,一些人崇洋媚外,洋奴哲学盛行.洋奴哲学打压摧残中医,把大量金钱用在发展西医西药上,中医在医疗行业所佔比例越来越小就成为必然.
张功耀等人取消中医的叫嚣是崇洋媚外,洋奴哲学盛行到极点的必然反应.
常言说得好:物极必反.正是张功耀等人取消中医的叫嚣引起国家领导的反思.现在才提出了要扶持发展中医药.
外国人热爱中医药,中国却有人要取消中医药.这些洋奴才眼睛昏花了,没注意近年情况变了,洋人看到中医药就眉开眼笑,有了疑难病也要来看中医吃中药了.在这种情况下,张功耀等人取消中医的叫嚣要遭到举国唾骂也就成为必然了.
早期急性白血病论坛版主xww  2007.5.19
相关文章
 脾积丸(《活人心统》卷一。)
 草部(水草 石草 苔类)
 通气防风汤(《便览》卷一。)
 养蝎
 治病
 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