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行者精舍:一年多的鼻炎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1、请详细填写下列条目——

性别:男
生辰:农历1990年5月19日12时

籍贯:福建
婚否:未婚
职业:学生

身高:171厘米
体重:48公斤
腰围:不清楚
肤色:黄  略白

主要症状:
已经发病过几次了,发病时鼻孔会感到干燥,有点儿鼻塞 <一般是一个鼻孔>,易打哈欠,打完后常伴有流涕的症状.鼻涕是黄色的 但病情较轻时,显白色.  易感冒.



发病经过:
起初不知是什么病  以为是感冒  但病持续时间又觉太长 被西医确诊为鼻炎
接受过西医治疗  但并不能根治.
病较轻时,只感到鼻孔有点干燥,鼻塞时有时无,精神不怎么好  
病较重时,鼻塞很严重 ,睡觉时只能用口呼吸,有时不会鼻塞 ,而变成流涕,涕显黄色,有时还带有少量血丝.精神不好  烦躁  心情也不怎么好
西医治疗后,感到恢复  不过持续时间不长  不久又会卷土重来.
吃过西药  (感冒药,鼻炎药)  

西医病名:鼻炎

是否长期用过激素:无

是否大量用过消炎药:有  不是很多

是否做过内脏手术:无


2、请选择下列部位身体状态——

面:(黄,白)   

鼻:(不通,流涕)   


3、请选择与下列项目对应的身体状况(必选)——

饮:(喜凉,喜辣)   不饮很多 不一定

食:(喜米,喜面,厌油腻)   食饱了就是

睡眠:(易醒)   一天7.5~8小时吧

大便:(色黄,一日一次)   

小便:(色白)   一天5 ,6次吧

房事:

月经:

白带:


4、请回答身体经常有如下哪些症状——

(恶心,鼻血,牙龈出血,烦躁,乏力倦怠)   


5、七情何者为重——

(喜悦,忧郁,思虑)   


*注意: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品,禁止房事、手yin等损伤元气行为(开方时不再重复,如有毁犯,自己负责)。
    2、服药如出现排病反应不要惊慌,请参阅问诊单下面的相关文章处理。
    3、如换方三次仍无明显效果,请到其他诊室询问,不要耽误病情。
    4、请详细阅读问诊单下面的文章,会对配合治疗大有好处。

*重要说明:
    1.丸药一般分大蜜丸、水丸、浓缩丸三种类型,选用哪种均可。草堂常用丸药各类型用量及用药时间如下:
    附子理中丸:蜜丸一丸或二丸,水丸25粒或50粒,浓缩丸10粒或20粒。早七时、中午十一时服。
    桂附地黄丸:蜜丸一丸或二丸,水丸18粒或36粒,浓缩丸8粒或16粒。晚五时、睡前服。
    补中益气丸:蜜丸一丸,水丸20粒,浓缩丸10粒,服药时间下午二时。
    归脾丸:蜜丸一丸,水丸20粒,浓缩丸10粒,服药时间上午十时。
    天王补心丸:蜜丸一丸,水丸9粒,补心丹一袋,服药时间中午十一时。

    2.汤药用药壶或铝锅水煎服,开方计量单位为克,生切片,大枣掰开。
    3.泡药如沏茶,一日泡一剂,喝完上次,下次加开水再泡再喝。不是一次泡一剂。

    如无特殊说明,用药以此为准。开方时不再做特殊说明。
-----------桔梗12杏仁10陈皮10生姜20五味子2半夏10茯苓12玄参9炙甘草3石膏9两剂水煎20分钟空腹服用.
-----------方子里有10克杏仁,是取温散肺经风寒痰湿之邪的功用,而非止咳喘吗?
-----------杏仁苦平温,降肺逆而泻壅阻.
-----------谢谢先生诊治!
-----------www.med126.com/shiti/
-----------您好!
  前两天天气转凉,鼻炎立即发作。喝了先生开的第一剂药 ,鼻塞有所缓和,但头脑仍有点昏沉。今天喝完最后一剂药,现已基本恢复正常。望先生再看看!
-----------前几天发病时,头感觉有点晕,昏(就是不太自然,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做作业做不下去)  神志有点呆滞   我不知道这属不属于鼻炎的范畴  望先生诊治
  另外我在外读书,看贴不容易,只能在周末回家看病,所以回复一般较慢,如对先生造成不便,请先生原谅!
-----------对了  还有  几天前发病时只是有点鼻塞和头脑有点不舒服而已  几次发病症状有所不同
-----------桔梗12桂枝3生黄芪12杏仁10陈皮10生姜20五味子2半夏10茯苓12炙甘草5两剂水煎20分钟空腹服用.
相关文章
 省中医实习医案—发热、小便频急
 寻四川成都本地中医 特别擅长男科疾病的!
 麻杏止咳片
 乌头散(《医心方》卷十六引《古今录验》)
 揭开冬虫夏草价格疯涨之谜
 失眠,荨麻疹,肥胖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