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护生茶楼:气宜常提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中医称肛门为“魄门”,魄与粕通,传送糟粕,故名魄门。《黄帝内经》说:“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明代医家张景岳说:“虽储糟粕固由其泻,而脏气升降亦赖以调,故为五脏使。”亦即魄门(肛门)的启闭要依赖心神的主宰,肝气的调达,脾气的升提,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固摄,方不失其常度。
    从以上文献探讨,可知肛门是人体排除浊气,浊去新生的所在,既受脏气控制,也能影响脏气。因此老子认为“谷神不死,乃天地之根”,他形容肛门是天地的根本。
    养生十六宜提倡“谷道宜常提”,又称“气宜常提”或“撮提谷道”。具体作法是:吸气时稍用意用力,提起并收缩肛门及会阴,略停顿再放松呼气,反复5~7次。可升提阳气,气归丹田,温煦五脏而益寿延年,并能防治脱肛疮、阳痿早泄遗尿、尿频等疾病。
  约束尿道 治疗渗漏
  当尿液不由自主、无法控制地由尿道渗漏出来,即为尿失禁,这是很多成年妇女的烦恼。尿失禁的诱因通常是在运动、咳嗽、大笑、大哭时腹压增加,使得膀胱压力突破尿道的阻力,使尿液漏出或膀胱肌肉收缩、尿道肌肉放松,造成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经常做“气宜常提”的提肛动作,增强骨盆底肌肉群的反应和收缩能力,增进肌肉的张力,加强尿道的阻抗力,减少膀胱肌肉的过动反应,使约束小便的机能得到恢复和加强,就能祛除尿失禁的困扰。
    利水通淋前列安康
    中老年男士的排尿障碍约半数与前列腺肥大有关,50岁时发病率约50%,到80岁则高达90%。
    前列腺位于膀胱之下,内有尿道穿过,其分泌的前列腺液约占精液的1/5,有养护精子的功能。当病变而肥大的前列腺压迫尿道,使尿道变窄,即可出现尿液不易排出,尿线变细且欲排乏力而延长排尿时间,甚至点点滴滴、间歇排尿,尿后还有残尿感等症状,最终可累及肾脏功能。
气宜常提的动作,使骨盆底诸肌(提肛肌、耻骨尾骨肌、尿道括约肌)以及神经、血管,各器官组织之循环代谢活跃起来,达到利水通淋、消除前列腺肿大及炎症的作用,对改善排尿困难具有良效,如加上搓揉睾丸及按摩会阴则功效更佳。
  活血祛瘀
    消除痔疮
    痔疮是因肛门静脉曲张、血液回流不畅所引起,凡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好食辛辣或腹内压增高时,都容易引发本病。发病以肛门疼痛、大便出血为常见症状。提气缩肛时对肛周静脉产生一个排挤作用,使局部静脉回流畅通是获效的原理,尤其选择在呼气时收缩肛门,利用此腹内压较低的契机,更有利肛门静脉血液的回流。
    练习提肛 强壮会阴
    在女性骨盆底和阴道的肌肉中有一束肌肉叫做“耻骨尾骨肌”。它犹如一张绷紧的吊床,支撑着骨盆内的全部脏器和阴道的肌肉。如果该肌缺乏经常的锻炼,而处于松弛或异常紧张的状态,将会引起阴道敏感性下降,性快感减弱,甚至小便失禁。
    一般中年妇女,尤其是阴道生产的多产妇,胎头压迫可导致骨盆底和阴道肌肉变得松弛萎缩,产伤也可造成骨盆底肌肉松弛和阴道扩张或韧带裂伤,而加重上述遗憾。
    持之以恒练习提肛功,使整个骨盆底肌肉群变得坚实而富有弹性,有利于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增强性感受能力,进而可提高夫妻性生活的质量,促进家庭和谐。
   以下介绍几种“气宜常提”的锻炼方法,简便易行,不妨多练,持久则见效
   1.做收缩腹部、臀部和盆底肌肉的动作,即收缩肛门的动作,在锻炼开始时,连续收缩10~15次,然后放松5秒钟。
   以后可连续收缩30~40次,每天锻炼3次,疗程3个月。
   2.通过收缩阴道锻炼,增加耻骨尾骨肌的收缩能力。在做收缩阴道动作时彷佛是在阻断尿流。要将收缩动作专注于阴道、尿道上,而不在肛门。这种锻炼方法分为缓慢收缩和快速收缩。
    缓慢收缩:收缩10秒钟,放松10秒钟,反复10次。
    快速收缩:以尽可能快的速度使收缩与松弛交替进行,连续2分钟。开始锻炼时持续时间稍短些,以后逐渐增至2分钟。
  注意:上述技巧一旦掌握后,在日常生活中行、走、坐、卧,甚至驾车或做其他运动时,均可配合进行。而自我测试效果,指标为能够控制排尿使尿流中断。


-----------我以前看到的是,呼气的时候提肛.到底是哪种呢?
-----------很经典的办法,以后一定好好的锻炼了啊
相关文章
 關於溫病“新感”與“伏邪”的討論
 伤寒和副伤寒
 有关精神与物质之阴阳关系求辨
 关于古汉语的学习(希望对大家有用)
 彭子益——药性提纲篇
 神效火龙膏(《摄生众妙方》卷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