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转帖 探张仲景用药之秘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探张仲景用药之秘


    张仲景用药之秘在量上,更与煎服法密不可分。
    初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时,总对其用量之大不解其意,细研之其煎药服用法,方明大义。
  以“金匮要略”书载第一方“栝篓桂枝汤”为例;
    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微取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仲景用此方治疗由于津液不足,致风邪化燥而成痉病。用栝蒌根滋养津液,合桂枝汤解肌祛邪,以舒缓筋脉。
    “金匮要略”成书于东汉、公元25年---220年,据《中国度量衡史》东汉时期一两合现今13.92克。按此计算该方的用量;
    栝蒌根27.8克、桂枝41.7克、芍药41.7克、炙甘草27.8克、生姜41.7克,大枣十二枚
    仲景将此方药一次性用水9升(合1783克,东汉时期一升约现在198.1克),煎取药汁三升  (合594克),分三次温服。(每次服用量为198克)
    我们从中看到了真谛;
    1、仲景组方药味少,药量大,用药只煎一次,无再煎之说,看似量大,但分三次服用。
    有报到药物第一次煎取的有效成份约65%,二煎的有效成份约25%(个别药物除外),一次性煎药法充分体现了仲景治病是取药物的四气、五味,来调整人体的偏盛偏衰。药性分寒、热、温、凉。味分酸、苦、甘、辛、咸。且有厚薄之分,升降浮沉,趋向不一。药性、气味在多次煎煮受热的过程中必有转化,而先祖仲景煎煮药物只一次取药汁,从而保证了组方用意不被破坏,又保证了药物的有效成份。真是高人!
    试想一个很好的组方,两次煎取药汁合兑后分两次服用,其有效成份与一次煎药取汁的对比;1、两次煎药合兑后分两次服用其每次服药的有效成份是(65+25%)/2=45%,且存在对药性、气味发生改变的弊端,不利于对疾病的治疗。  2、如果能在同药量情况下保证只取头煎服用二次,其效果是即保证了每次药效的65%,又保证了药物的药性,气味对疾病的调整。
    2、仲景用药量与煎药用水量及煎取药汁,服法总是据不同的实际病情而定。
    体会;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用药的学问很深,上述不能明义,科学的煎药,合理的服用是保证药到病除的重要一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好,说得非常好,一定要顶
-----------为什么仲景先师的这种煎药方法现在很少使用呢?
现在大部分都是开小剂量的药,然后煎两次。
-----------还是按古法煎药比较合理,药煎一次后,药性绝对已经变化,这不是提取多少有效成分的问题,再煎的药水已经不是原方的成分了,兑在第一次药水里已经是新药方的作用了,这也是去渣再煎的道理!
-----------是的,古法煎药值得探讨。去渣再煎也就说明没有煎二遍的必要了。
-----------古人的原意我们不能随意篡改,感觉古人用药量大,一次煎煮,分2-3次服用,那第2次、第3次服用的药,应该要再热一下才算温服吧?
-----------说得非常好, 剂量对才会有效.
-----------
个人经验是煎一次效果更好。

但若被开成大方子,很贵,多数人会舍不得。
----------- 本帖最后由 励杏老人 于 2011/3/23 10:58 编辑 www.med126.com

第一煎含有效成份65%,第二煎含有效成份25%,二者相加应含有效成份90%。古法煎药是值得研究,但玩数字游戏则意义不大。
-----------我给自己开方习惯用古法煎,效果很好。但要说服别人用古法煎有点难。
相关文章
 (一)子午流注的经穴
 泄泻病
 哪里有附子配方颗粒邮购
 绝孕
 【分享】一张有趣的图片
 外科证治全书 附中毒类 上课笔记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