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书整理理论时,以古哲理作作跟基,将天地人各种现象以‘象数理’这一种思惟将各种象统为一体,借以说理,又将现实中观察到的生理,病理,药理治疗手段等真实现 象精心整理归纳使之成为一体。所谓“借假说真”是也!理论原为抽象之物,对疾病而言。可说其真也可说假,而现实中的生理病理治疗手段则必言其真。理论与实践成为一体,历经数千年之检验而得真铨,其形成之整体医学可言其真之至也。
后世医家穷一人之力,尽毕生以证其理,犹为局部,亦可言其真,亦可言其假。言其真者,在其所证之邻域 即可为真,超出其范围即可言其假。 所以古医学之体系为至善之真理,后世医家之体系为局部之真理。
故学中医必借古径而入,整体贯穿方能得中医之真铨!其医学理论暂时不宜大改动,只宜整理归并清楚,则数千年医学经验唾手可得。否则理论与实践一脱节,必将造成大混乱!
古典作为源头,后世学说可羽翼其间,事有本末,物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也!
这是
伤寒内经常胜不衰的原因!
-----------六经气化机理浅探:
一部《伤寒杂病论》垂范千古,后世医家对其铨释著作之丰,可谓中医之最!本文试图从六经气化角度探讨六经奥秘。
一,六经名目及其运转顺序:
(一)六经名目:
1,厥阴风木,其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厥阴以风木主令。足厥阴肝乙木,位东方,主司气化。手厥阴
心包,相火,位北方,手厥阴本属火,从母化气而为风。
2,少阴君火,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少阴以君火主令。手少阴心丁火,为南方,主司气化,足少阴肾癸水,为北方,从妻化气而为热。
3,少阳相火,其在天为暑,在地为火,在人为三焦,少阳以相火主令。手少阳三焦,位北方,主司气化,足少阳胆甲木,位东方,从子化气而为暑。
4,太阴湿土,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足太阴脾己土,位中央之左,主司气化,手太阴辛金,位西方,从母化气而为湿。
5,阳明燥金,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大肠,阳明以燥金主令。手阳明大肠庚金,位西方,主司气化,足阳明胃戊土,位中央之右,从子化气而为燥。
6,太阳寒水,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壬水,位北方,主司气化,手太阳小肠丙火,位南方,从夫化气而为寒。水火之升降:癸水上升,而化丁火,故手少阴以君火司气,足少阴癸水在从化之例。丙火下降,而化壬水,故足太阳以寒水当权,而手太阳丙火在奉令之条。
(二)运转顺序:
六经
开合枢的功能分配: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合。阴阳相根,共同维持人体的各种功能。阳在外主入,阴在内主出,阳注于阴,阴满于外,在外则向内为合为开,阳明太阴,先合后开。在内则向外为合为开,厥阴太阳,先合后开。枢为转动之枢,少阴主降,少阳主升。与天时相对,六经对应一年,各司其时,与地相对,六经对应五方,各守其位,与人相对,六经对应五脏六腑,经络,各司其职。达此层次,方可言中医之整体思想。
二,六经气化主从关系的原则:
六经气化的主从关系是以六经状态时经气的强弱而定的,强者为主,弱者为从,所谓将来者进,成功者退,自然之理也。
木生火:厥阴状态时,位东方,木气方盛,而火气初萌,母强子弱,故手厥阴相火化气于足厥阴风木。少阳状态时,位北方,乃水中之真火,火气既旺,而木气也虚,子壮母衰,故足少阳甲木化气于手少阳三焦相火。
土生金:太阴状态时,位中央偏左,土气方盛 而金气初萌,母强子弱,故手太阴辛经 化气于足太阴湿土。阳明状态时,位西方,金气方旺,而土气也虚,子壮母衰,故足阳明戊土化气于手阳明大肠燥金。
水火相生:水和火的关系较为复杂,既有相克的一面,也有相生的一面,原水中真火,为人生火之根源,少阴状态时,位南方,火气方盛,水气初萌,癸水上升,化为丁火,手少阴以君火司气,故足少阴癸水化气于手少阴丁火。
三,六经病理状态:
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平人六气调和,故不至一气独现,病则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如厥阴病则风盛,太阴病则湿盛,阳明病则燥盛,太阳病则寒盛也。
见其有余,知其不足。根据五行生克之规律,以此气之偏盛,定缘彼气之偏虚,如厥阴风盛者土金之虚也(金克木,木克土)。太阴湿盛者水木之虚也(木克土,土克水)。阳明燥盛者木火之虚也(金克木,火克金)。太阳寒盛者火土之虚也(土克水,水克火)。以六气之性,实则克其所胜而侮所不胜,虚则己所不胜者乘之,而己所能胜者亦来侮之。纵观人体系统也是一个强权社会啊!唉,感叹!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余信也!
从另一个角度讲,六经气化能量之运输,各循常道,乃一平衡之整体,由于病理原因致气化失常,功能紊乱,方见其经气及其生克之病理现象,即所谓“见其有余,知其不足”,“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如厥阴能升,则阳气左升而木荣,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少阴能长,则君火显达而上清,其热盛者,长气之不旺也,阳明能收,则阴气右降而金肃,其燥盛者,收金之失政也,太阳能藏者,则相火闭蛰而下暖,其寒者,藏气之不行也。土为四维之中气,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经水能收藏者,阳明戊土之能降也,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而土和,中气衰则脾胃湿盛而不运
四,六经病理变化的常与变:
六经发病后之具体转化,主要是随人体六经之气的素体旺衰情况及其治疗措施而发生变化的。如:手太阴以君火司化,足太阴之水从令而化热者,常也,如素体足少阴偏寒,则邪气可随足少阴而变寒,此为病之变也,所谓“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 足太阳以寒水司化,手太阳之火从令而化寒者,常也,若手太阳素偏热者,则邪气可随手太阳而变热,此为病之变也。其它可类推。
六经病理在临床中的表现:足太阳虽以寒化而最易病热,手太阳虽以热化而最易病寒,厥阴原以风化,风盛者多,少阴虽以火化,而火败者非少,金性本燥,而手太阴从土化湿者,常有七八,土性本湿,而足太阳从金化燥者,未必二三也。以上为黄元御之临床观察,我辈当以观察临床实情为准!我在临床中观察到的也是这佯。
五,六经分说:
1,厥阴风木: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以相火化气于风木,
与五行的关系:厥阴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土温和,则肝木发荣,木静而风恬,水寒土湿,不能生长木气,则木郁而风生。
病理:木以发达为性,己土湿陷,抑遏乙木发达之气,生意不遂,故郁怒而克脾土,风动而生蔬泄,凡
腹痛下利,亡汗失血之证,皆风木之蔬泄也。肝藏血而华色,主筋而荣爪,风动则血耗色枯,爪脆而筋急,凡呲黑唇青,爪断筋缩之证,皆风木之枯燥也。木为水火之中气,病则土木郁迫,水火不交,外燥而内湿,下寒而上热,是以厥阴之病,下之则寒湿俱盛,上之则风热兼作,其气然也。
2,少阴君火: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少阴以君火主令,足少阴肾水化气于手少阴君火。
与五行的关系:火生土以克水,君火主令于上,火虽在手而实生于足,乃肾中之真火上升以助之,故制胜之权终在癸水。
病理:君火之根,本生于肾中之真阳,君火司令,全赖火生土以克水,若素体土湿(或受邪太重致土湿,或用药太寒致土湿)则不能克水,而反被水侮,一病则寒水泛滥而火土俱负。土能克水者,维伤寒阳明承气证,寒水侮土者,十九不止。少阴病累及相火,相火上列则热作,上热必有下寒,水火本交,则为一气,不交则离析分崩,故见心家之热,当顾及肾家之寒。
3,少阳相火:其在天为暑,在地为火,在人为三焦,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以甲木化气于相火。
与五行的关系:三焦之火生于手而降于足,入膀胱温水脏,少阳火降,水得此火而后通调,水脏温暖则水腑清利,则出不至
遗尿,藏不至于闭癃,而水道调矣。
病理:三焦之火秘于肾脏,此火一泄,陷于膀胱,实则下热而
癃闭,虚则下寒而遗尿。手少阳升清,足少阳降浊,甲木不降,则为上热,相火本自下行,其不下行而列升者,由于戊土之不降,戊土与辛金,同主降敛,土降而金敛之,相火才能下潜,戊土不降,辛金列行,相火则上炎,足少阳虽从三焦化火,而原属甲木,病则现其本气,木火双刑,则燥热郁发,故少阳病多传阳明。然少阳之气,阴方长而阳方消,其火虽盛,而亦易衰,病于相火之衰者,十之八九,病于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而也。
4,太阴湿土: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己土为本气戊土为子气,故病则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土燥少而土湿者多。
与五行的关系:太阴主升,己土升则癸水与乙木皆升,土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生也,己土不升,则水木陷也,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列,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降,其原因由湿盛也。
病理:阴多则生湿,湿者,水火之中气,上湿则化火为热,下湿则化水为寒,然上亦有湿寒,下亦有湿热,随素体阳气之旺衰而变化,火盛者熏蒸而生热痰,火衰者,泛滥而生寒饮。便黄,土色之下传,便赤者,木气下陷,木中湿气,生火之母,升则上达而化火,陷则下郁而生热,木气不达,侵逼土位,以其郁热传于己土。
阴易盛而阳易衰,此医之至理也!
5,阳明燥金: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大肠,阳明以燥金主令,胃
土从令而化燥。
与五行的关系:太阴性湿,阳明性燥,燥湿调停,在于中气,中气旺则辛金化气于湿土而肺不伤燥,戊土化气于燥金而胃不伤湿,中气衰则阴阳不交而燥湿偏见,湿胜其燥则饮少而食减,溺涩而便滑,燥胜其湿则疾饥而善渴,水利而便坚。
病理:燥为寒热之中气,上燥则化火而为热,下燥则化水而为寒,反胃
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则湿而肠则燥。
6,太阳寒水: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太阳以寒水主令,手太阳小肠火也,从太阳而化为寒。
与五行的关系:水性本寒,少阳三焦之火,随太阳下行温癸水,则癸水不寒,火秘与内,水敛于外,是谓平人,木火主里,自内而生长,故里气常温,金水主表,自外而收藏,故表气常清,人之经脉,厥阴主里,春气之内生也,次则少阴,夏气之内长也,次则阳明,秋气之外收也,太阳在表,冬气之外藏也,阳藏则外清而内湿,阳泄则
内寒而外热,外愈热而内愈寒,则生气绝根。
病理:癸水温而壬水寒则治,癸水寒而壬水热则病,癸水病则必寒,壬水病则多热,是以丁火化于癸水,壬水化于丙火,故太阳之腑,最易病热。
以上为学习四圣心源的整理笔记,请多指教!
-----------hao wen!!!!!!!!!!!!
-----------好
-----------hao 好!!
-----------要浅显易懂些!!
-----------既谓: 三焦之火生于手而降于足,入膀胱温水脏,少阳火降,水得此火而后通调,水脏温暖则水腑清利,则出不至遗尿,藏不至于闭癃,而水道调矣。
病理:三焦之火秘于肾脏,此火一泄,陷于膀胱,实则下热而癃闭,虚则下寒而遗尿。手少阳升清,足少阳降浊,甲木不降,则为上热,相火本自下行,其不下行而列升者,由于戊土之不降,戊土与辛金,同主降敛,土降而金敛之,相火才能下潜,戊土不降,辛金列行,相火则上炎,足少阳虽从三焦化火,而原属甲木,病则现其本气,木火双刑,则燥热郁发,故少阳病多传阳明。然少阳之气,阴方长而阳方消,其火虽盛,而亦易衰,病于相火之衰者,十之八九,病于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而也。
可以解答
黄连解毒汤的作用原理吗?
按照黄元御的理解,没有实热,只有不能被敛降封藏之阳热。人身火气,少一分就是少一分,不会多,亦不会少。
戊土右旋,肺金右降,心火亦随之降。
足少阳
胆木敛降之权,亦在戊土。戊土不降,甲木逆升,相火浮升而肆虐为燥热。
那么黄连解毒汤证的三焦火毒热盛证如何解释?
要知道,人之阳气,怎么会突然失控呢?出现三焦火毒热盛证,内部又是寒湿?但黄连解毒汤岂不误事?
希望指点~
-----------"足少阳虽从三焦化火,而原属甲木,病则现其本气,木火双刑,则燥热郁发,故少阳病多传阳明。病于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而也。"请仔细阅读,答案在其中!
-----------向楼主学习!继续期待楼主学习心得佳文!
-----------虚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