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转贴专栏:学医与从医"两难"调查:学医就好比长期投资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近日,厦门大学宣布,从2012年9月起,新招医学生将免除学费,望以此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恰逢此时,又有刚毕业的广州医学硕士生向羊城晚报倾倒满腔苦水,寒窗苦读20载,换来的是2000元/月的薪酬待遇,而且,这还是初级医生的普遍困境。


    医学,曾经是多少高考尖子生追捧的专业科目,竟“沦落”到靠免学费来吸引考生?医生,曾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高尚职业,竟成为“低收入”兼“苦累脏”的代名词?


    究竟,这曾为社会大众仰望的“学医与从医”链条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是目前医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导致从医待遇差?还是从医条件太艰苦让现在的学生不愿报读?又或是,积累多年的体制问题终让医学“初哥”们集体爆发?


    为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连日来,记者深入广州各大高校和医院,对在读医学生和刚就业的初级医生进行采访调查,发现存在问题远比想象中要复杂。欲知如何,敬请留意本期一周关注。


    招生现状难


    厦大不惜抛“免费绣球”


    粤医科院校“断档严重”


    约十天前,厦门大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个经学校党委“认真考虑,反复研究”的决定,即从2012年9月开始,学校所有新招的医学生免除学费,并表示“望借此吸引更多优秀的医学生源,改善医学学科生源质量,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随后,记者从校方得到证实,此举乃开国内高校之先河。


    据介绍,今年的厦大医学院新生将入读新校区,计划招生560人左右,较去年有较大规模扩招。医学院的学费在2008年到2010年期间,高于一般专业,为每人每学年6760元。2011年,医学院学费降至厦大一般专业的水平,即每人每学年5460元。对于免学费政策是短期试行还是长久坚持、免费生毕业后有无毕业限制,校方表示尚未确定。


    对于厦大抛出的这个爆炸性消息,广东本地多所高校均表示“模式难以复制”。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学院等广东本地多所高校均表示,暂时没有任何免学费的计划,包括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彭成华则坦言,厦门大学有这个财力,给医学生优待、鼓励学医是好事,但免费政策能否持续还是未知数。


    尽管没有跟“免费风”,但广州医科院校也承认招生断档严重。2010年,在广东省理科类招生的15所独立建制医科院校,有10所在第一志愿组投档招不满人,缺额高达2/3。即使经过第二志愿组的投档消化,仍有多所高校未能“填满”招生计划。“断档”院校中,不仅包括广东的三四所颇具实力的医科院校,也有省外医科名校,如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医学院校依旧占缺额院校中的“大部头”。其中,南方医科大学理科本科招生计划3500名,缺档人数达404名。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广东招生计划3000人,仅理科缺额就达1300人。


    有老师透露,真正令医科院校缺档的是非临床类专业,如护理类专业。一些名校的临床专业仍“坐拥”高达计划录取十几倍的报考人数,临床医学竞争力仍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与10年前相比,临床医学分数线在下滑。一些专家认为,如果国家不尽快作出引导,未来10年从事治病救人这一崇高职业的医生或许都将不再是精英中的精英。


    在读压力大


    学医就好比长期投资


    并非每个人都耗得起


    记者随即在广州医科院校中展开调查,不少学生认为,“学医的美好时代”已悄然逝去,更有医学生将学医比喻为“长期投资”,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财力物力,“并非每个人都能耗得起”。


    “一开始只觉得这是个新专业,前景应该很不错。而且中山眼科中心很有名。”转眼间,已是小莫入读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眼科视光学)专业的第五个年头,这也是她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年。据武书连(我国大学评价和排名领域知名专家)2011年中国大学医学专业排行显示,中山大学医学专业排名第5位。在这所全国排名靠前的学院里,小莫还将渡过至少三年的学习生涯。“本科生就业形势很糟糕,基本不可能在广州的医院找到工作。”小莫介绍,她所在的班里,80%的人选择考研。


    课业重、考试多、熬夜、通宵,是小莫学医生涯的几大关键词。虽然专业方向是眼科,但在本科前四年,他们的学习涵盖了所有医学科目。小莫介绍,她的课程比别专业的同学多很多,在课程最多的学期,她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半都在上课,有时候,晚上也要上课。即使她清晨6点起床,凌晨过后才睡觉,仍感到“基本没有自己的时间”。


    对于医学生来说,考试或许是他们一年中最黑暗的时光。“常常是九科连考,每两三天就考一科。逢考试,熬夜便是家常便饭。一两天便要看完一本几百页的书。”小莫记得,有一次,睡在她上铺的舍友半夜复习到两三点,靠咖啡提神,一不小心打翻了杯子,热咖啡倒在正熟睡的她身上。同一个学院的同学,还有待在教室内复习备考一直到天亮,才回宿舍稍作休息。


    小莫的成绩很好,在班里一直排名靠前,大四时,她被保送本校本专业研究生。即便凭借优异成绩顺利保研,小莫对未来还是不敢乐观。“报考时,以为我们这个专业很好,以后能当眼科医生。后来才发现,我们很可能只能当个验光师。”而如果幸运才能成为医生,小莫觉得忧虑也没有减少,“医患关系紧张、科研课题压力大。而且刚开始那几年,一两千块钱工资,实在是要人命啊!”


    现在,小莫许多好朋友,已读完本科四年,工作近一年。“我们都是一同长大的,原本生活轨迹很相似。现在看着原来和自己差不多的人,都在赚钱了,自己还要继续读那么多年书,心里有时还是会着急。”小莫介绍,在本科期间,她的学费就比别的专业的人贵、买的教科书也更多。“一年5760元学费,比别的专业多了一千多元。每个学期还要买一两百块钱书。”她坦言,当医生要求高学历,这种“长期投资”不是每个人都耗得起。“家庭条件不怎么样的孩子,要求他们读个八年、十年的,经济压力不是这些家庭能负担的”。

毕业困惑多


    想找工作多是石沉大海


    为改命运还是备战考研


    “我真的很迷茫,也很难定下心准备复试。我是找工作好呢、还是准备考试,或是找到工作,明年再考研呢?人生的每一步都很重要,我现在这一步,走得好难……”3月初,在参加完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的笔试后,广州医学院中西医临床专业大五学生小瑶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她考研的成绩已出,考取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尚未揭晓、复试未定,忐忑的她也急匆匆踏上找工之旅。


    之所以选择学医,与自己的经历有关。“以前我曾遇到一位医德很好的老中医,他教会我很多东西。同时,我也比较信任中医。”高考填报志愿时,小瑶选了一个“看起来很美”的专业———中西医临床。“虽然专业只开了5年,但我觉得既有中医又有西医,到时就业一定不愁。”


    然而,现实的落差令小瑶有些措手不及。“如果进入医院工作,一年后需考取医师资格证,在所在医院注册后,才能有执业证。此时会出现一种尴尬:医院不知道是给我们注册中医还是西医,导致我们的一些师兄师姐即便进入医院,也注册不了。”记者了解到,没有执业证,意味着这些“准医生”没有处方权,也不能合法行医。而有些医学院校,目前已暂停中西医专业的招生。


    实习经历也让小瑶对自己梦想中的职业多了几重认识。“我曾经在儿科实习过,真的很辛苦,有一天我总共连续工作了15.5小时,中午也不能休息。那天医院新收了16个病人,小孩子的病情变化很快,我们要不停地问病史、写医嘱。”小瑶透露,她的一位师姐,表现很出色,本来有望留在医院。但正是因为某次在儿科值夜班,第二天一大早,孩子病情有变化,她迟了些时间赶过去,导致孩子病情加重。现在师姐面临着官司之争,而留院很可能泡汤,前途也由此改写。“其实我们都很同情她,我们觉得她有可能是值夜班疲劳过度了。”


    在小瑶看来,考研成了许多本科医学生“改变命运”的选择。兴趣所在,小瑶报考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求保险,她也加入找工大军,不停在网上搜索招聘信息。她坦言,中医的就业,比西医更难。“现在比较多的是综合性医院,医院里的中医都已经饱和了。我们的专业是偏中医的,如果想转西医,也只能读研。我去东莞参加过医学类专场招聘会,现场有五六十个医院,但招收中医不会超过5名。简历投出后,就石沉大海了。这次去顺德参加笔试,是我找工投出的简历中,唯一收到回复的。招两个人,参加笔试的有60多人,机会也很渺茫。”


    如今,“先找到工作再说”是小瑶的愿望,虽然待遇并不值得她期待。“过去,一个医生的收入可以养活一家人。如今,刚进医院工作,我可能连自己都养不起。”小瑶无奈地说。职位少、工资低、压力大,让小瑶觉得,中医其实很难生存。“国家说要振兴中医说了很久。但我觉得我想当一名中医生,却面临着重重阻碍。”


    寻找出路忧


    医学生不再走从医路


    “弃暗投明”转行做IT


    在广州科学城一家IT公司上班两年多的小钟戏称自己是“曾经的医学生,如今弃暗投明”。2005年,他考入广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然而,毕业后的他,却从事与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在IT公司负责项目组的工作。


    小钟介绍,转行并非因为专业就业难。恰恰相反,他所学专业的就业非常可观。“我们班的同学还没拿到毕业证,几乎每人手上就拿了十几个offer(录用通知)。最后,90%多的人都做回本专业的工作。本科生毕业一般到二甲医院工作,也有一些人去到三甲医院。”小钟坦言,他的专业工作,也比别的医学毕业生轻松。“就是在医院拍拍X光片,没有那么忙和那么大压力。”2010年,小钟通过地级市卫生局统一考试,有望进入妇幼保健院工作。这在当时,只有两个人通过考试。


    尽管如此,小钟还是义无返顾离开了触手可及的从医路。他认为,这与自己的个性有关。“如果进医院,我几乎可以预计到自己一生的道路。我要一步一步来、按部就班,做多少年后,升主治医生、升副高。我仿佛一眼就能看到以后的人生,这不是我想要的。”而更深层次的抵触,来自于医生这个行业给他带来的落差。“报考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高尚的工作,能帮助别人,社会地位也很高。随着越来越多与现实的接触,我觉得这个行业并没有想象中的纯洁,甚至还很浮躁。我曾听老医生说,一些医德不好的医生,从药商那拿的回扣,比他正常的工资还高。”


    目前一些高校出台鼓励学生报考学医的举措,在小钟看来,是“很正常的事”,“学医是美丽的陷阱。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不会选医学。”

来源:羊城晚报
-----------鼓励国家出台让社会有志学医的人士进入校园学习深造。
-----------西医尚且如此,中医更惨。
-----------非常赞同楼上的同志。
-----------医是为了养生和救急
-----------学医要三性。一是品性,二是悟性,三是耐性。做到者成。
-----------我自学中医1年 家里人生病 大的肾病综合症 小的感冒发烧我都能搞定
-----------学医为了赚钱就省了吧,有了大医精诚的品德,才能学好中医,临床有效果还怕没工作,自己开诊所就好了嘛
-----------医院的医生水平不行但赚钱可有一套
-----------我以后打算让孩子学其他专业,但毕业后,跟一个老中医来做师承关系。也可以拿到执照。这样,比直接学医更稳妥。

当然,还得看孩子自己的兴趣了。

学中医的好处是,最起码一家人的生命,不会交给西医瞎折腾了。钱再多也没用的,因为一旦得病了,很可能就不是病死,就是被西医折腾死,或者被中医里的庸医折腾死。所以,钱要自己赚,命要自己保。
相关文章
 热病灸刺法论
 地黄丸(《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讨教黄芪之秘用
 无烟艾条和有烟的疗效一样吗?
 伤疮病诸候(凡四论)
 头风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