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出窗外”网
瘫痪了,这个名不经传的食品安全网站却是昨天微博上最热的话题之一。
“民以食为天”,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如何避免购买或者食用问题食品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日,
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于一年前创办的“掷出窗外”网,再次被人们关注。这是一个让中国百姓了解食品安全的网站、一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类似于“有毒食品维基百科”,或者可以说它是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的搜索引擎。昨日,“掷出窗外”网在两小时内出现25000多人次的超负荷流量,一度瘫痪。
一份34人历时31天完成的1000万字报告
据吴恒透露,他是从三聚氰胺事件开始关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
昨天,吴恒在微博上公布了自己一年多前所作出的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涉及大陆、香港、澳门,暂时没有涉及台湾地区。
吴恒表示,在这份报告中,当代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多的是以新闻的形式,通过平面媒体或电视及新媒体进行曝光。而自己的调查报告所需要的资料也是来源于这些新闻。
这份调查报告,总共制作时间为31天,参与人数达到34人,共查阅相关报道近17268篇,约计1000万字。从中筛选出2107篇报道,制作2849条记录。并为每篇报道提取了包括事发地、涉及食品的种类、对人体有害的原因等在内的关键词,以方便统计及查询。
在调查报告的第一期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便是,信息的真实性如何保证?借助于医源世界网的“安全快报”板块,吴恒及其团队参照《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第九条的内容,各门户网站(除了“新华网”与“中国新闻网”)“不得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和其他来源的新闻”。也就是说,出现在网络上的新闻,都能在纸质媒体上找到出处。其后的第二阶段的拾遗补缺是对未收录的新闻做出补充和说明。
前两个阶段,历时17天,而在整个报告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建立报告标准化的阶段,吴恒及其团队在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后,将有害食品分成了造假、过期、添加剂、混有异物、包装材料、无证经营、产品不合格、检疫不合格和卫生不达标等共10种。不过,吴恒承认,因为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人士,所以这一分类不是十分科学。
根据收集到的新闻资料,以及这份调查报告中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1年,关于食品安全的新闻并非递增,而是呈现不规则分布。吴恒说,自己倾向于食品安全曝光新闻应该是越来越多的,因此调查报告的数据不适合纵向比较。也就是说,不宜通过新闻数量推出每年的食品安全危机程度。调查报告中,从食品安全问题曝光的地区分布来看,全国各省份曝光数量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浙江,更详细的数据表明,北京的食品安全问题所占比例为20%,这一数据相当于广东和山东两地之和。
吴恒对此发出自己的疑问,为何食品安全会沦落到如此境地,是历史的原因?是文化?是道德缺失?还是制度?
孔子著《春秋》,至获麟而止;后学效颦,至易粪相食而知止。吴恒说, “这大概就是我在做这个调查报告时心态的真实写照,每当我读到一条超越我想像力和道德底线的黑心食品新闻时,总是感叹,太假了吧,还有比这更恶心的事么?然后继续统计,不多久就又读到一条,还真有。”
创立“中国食品达尔文奖”
在统计资料时,吴恒看到了奸商们的离奇行径,总是会不时感叹:这样也行?渐渐地他就有了个想法,要给他们评一个奖,来告诉世人,在利益面前,创意是没有道德底线的。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温迪·若斯科特,致力于搜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此类故事,并最后创建了达尔文奖网站。其“旨在纪念这样一些人:他们通过愚蠢的方式毁灭了自我,大义凛然地把自己从人类的基因库中永远抹去,从而保证了人类长久的繁衍。”
在吴恒看来,“达尔文奖”就是授予那些笨死的人。那些人因笨而死,被剔除出人类基因库,使得活着的人越来越聪明,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人类这一物种的延续。
在“达尔文奖”的启发下,吴恒决定设立“中国食品达尔文奖”,用以评选那些“旨在消灭中国人的中国食品”。截至2011年9月11日,重庆的掏粪工掏扒生活残渣提炼地沟油的新闻报道获得了918张网络投票,居榜首。
“中国食品达尔文奖”的奖金是人民币一块四(¥1.4)(谐音:一块死)。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国食品达尔文奖”的奖金及奖状将颁发给首家曝光该类食品的新闻媒体,吴恒说,“谢谢你们(媒体)的专业素质。如果难以确定,奖金累计到下一轮。”
让更多人关注食品安全
吴恒声明,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中国媒体从业者的勇气和责任感毋庸置疑。当然,这可能也与黑心食品加工商实际上在食物链的底端,尚无能量与意识去摆平曝光新闻有关。
他坦言,调查报告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齐心协力将其改善。因为报告撰写人的专业所限(非新闻传媒类,非食品安全类),加之资料搜集、整理的时间有限(一个月),再加之又是学生,社会经验有限。更重要的是,调查没有做任何实地采访,仅仅是统计、分析了现有的新闻报道。因此撰写的报告可能会多处硬伤,望不吝指教。
调查的初衷是希望借此能引起公众重视,让更多真正有专业资格的
人参与其中。另一目的在于,“这2000多篇报道均是媒体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这些不该被忘记。”
吴恒说,当越来越多的媒体曝光黑心食品,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食品安全,越来越多的政策制定者开始关注,开始思考,并尝试从立法层面来解决,这样的未来倒真是值得期待。
如今,网站对最近的工业明胶等由媒体曝光的食品问题仍有关注,而在2012年4月22日,吴恒对调查报告做出了最新的补充,他说,“做完了这次调查后,觉得自己应该是可以见怪不怪了——什么样的新闻没有见过?也天真地觉得自己应该能最大程度地避免食品安全问题了,直到上周。”
吴恒表示,央视4月15日《每周质量报告》中曝出“皮革废料所产明胶被制成药用胶囊”的新闻,“一时间,皮鞋很忙,我很绝望。”吴恒甚至有点失望地发现,从前写的文章今年还适用,“文章常看常新本是对作者最高的嘉奖,但我感觉到的却是深深的无力感,叹息。”
记者:邬佳文 韩晓蓉
来源:东方早报
-----------复旦研究生办食品安全网站 报告称国人易粪相食
掷出窗外点击火爆 收录有毒食品警告
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从未想到,自己会因创办食品安全网站,绘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图而一跃成为“网络红人”。
2011年6月17日,吴恒与34名网络志愿者创办的“掷出窗外”网站上线。目前,资料库已搜集近3000篇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报道,点击量突破19万人次。该网站内容被上海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发布”转载,近日一度因访问量过大而瘫痪。
网站名“掷出窗外” 打开“掷出窗外”网站可以看到,首页顶端挂着一幅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图,概括了从2004年至2011年这8年间的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图上显示,2004年,全国仅有4个食品安全严重区域,2011年发展为11个,长江以南地区几乎“全军覆没”。
“我也曾是"温水里的青
蛙",看到频频爆出的食品安全丑闻,只是远远围观,认为有毒食品离自己很遥远。”这个被认为是目前中国信息最全的有毒食品警告网站,其创办多少带有偶然因素。
2011年4月,吴恒看到一条报道,得知最爱吃的铁板
牛肉盖浇饭中的牛肉,可能是用牛肉膏制造的假牛肉,吃多会致癌。他突然惊觉: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他由此决定,做一个收集专门曝光食品安全问题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食品安全现状,提高公众的防范和主动监督的意识。
本科时期的理工科与计算机训练,使吴恒具备了用软件制作图表与表格的能力,而身为历史专业的硕士生,提取和整理这些海量信息,也是吴恒的本行。
“掷出窗外”的网站名来自于美国的一本纪实小说。1906年,美国作家厄普顿在芝加哥一家肉食加工厂打工数月后,写出一本纪实小说《丛林》,书中描述了肉食加工厂的肮脏污秽场景。据作者介绍,美国的《纯净食品与药品法》在小说问世后设立。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创建了被称为“美国食品安全守护神”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前身。
“罗斯福的"掷出窗外"事件成为美国食品安全史上一个分水岭,希望我的网站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吴恒认为,“掷出窗外”是每个人面对食品安全公共问题时应有的态度。
报告称国人“易粪相食” 吴恒将自己的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取名为“易粪相食”。这个词语受《左传》中“易子相食”的启发。
“所谓"易粪相食",就是每种食品的生产者都清楚自己制作的食品是垃圾,因此从来不吃,长此以往,每个人吃的都可能是垃圾。每次听到这些人沾沾自喜的口气时,我总是悲从中来我做的鸡翅有问题,我不吃鸡翅,但是我会喝牛奶;我卖的牛奶有问题,我不喝牛奶,但是我吃鸡翅。无论愿意与否,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5月3日,吴恒的这个网站因流量超负荷一度瘫痪,他连夜自费更换了网站服务器并购买了新的域名。“600元一年的费用我还负担得起,而且网站维护工作都是由复旦校友志愿者们共同完成的。”
巧合的是,和小说《丛林》的命运相仿,“掷出窗外”网站走红后,政府部门也有了动作。3月29日,上海正式开通启用了食品安全投诉热线“12331”,消费者在上海遇到任何食品安全类问题,都可以直接拨打热线咨询、投诉和举报,从而彻底解决了食品安全举报电话号码多,消费者记不住,也分不清该向哪个部门投诉举报的难题。
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还表示,为鼓励消费者共同参与监督,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举报,上海已明确由市财政设立食品安全举报专项奖励资金,有关举报一经核实,最高奖励金额将达到20万元。
据新华社
-----------
本帖最后由 励杏老人 于 2012/5/6 12:14 编辑 www.med126.com/wszg/“所谓"易粪相食",就是每种食品的生产者都清楚自己制作的食品是垃圾,因此从来不吃,长此以往,每个人吃的都可能是垃圾。每次听到这些人沾沾自喜的口气时,我总是悲从中来我做的鸡翅有问题,我不吃鸡翅,但是我会喝牛奶;我卖的牛奶有问题,我不喝牛奶,但是我吃鸡翅。无论愿意与否,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同理:集体道德沦丧、法制缺失下,您也许在您的行业是“刀俎”但在另外一个行业就很有可能是“鱼肉”,恶性循环,没有人是最后的“赢家”。任何职业人群都是如此,医疗行业也不能排外!只有人人都能做到未正人先正己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民间食品安全网发起人:一毫米的推进也是推进
苏
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打开一个名为“掷出窗外”的网站,顺着这些关键词,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年表逐渐清晰。这里集纳了8年来中国各地关于问题食品的新闻,俨然该领域的一部民间百科全书。5月3日,由于访问量过大,网站“瘫痪”。
这个夏天,网站主人吴恒终于可以从复旦大学毕业,曾中断学业做公益的他,花5年才念完研究生。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农村基础教育,都被认为顽固而难以撼动,吴恒的努力或只是杯水车薪,而他坚持:一毫米的推进也是推进。
了解食品安全实情后方能触动改变
——网站名称“掷出窗外”来自西奥多罗斯福的故事,这位美国总统在看到问题
猪肉的报道后,将手中香肠愤怒地扔出窗外,随后启动了美国食品安全立法。
主持人:网站叫"掷出窗外",是个相对激烈的抗议举动,但资料库是个理性结果。你怎么看这种结合?
吴恒:掷出窗外不单是一个泄愤的举动,其实还传递了一种不破不立的态度。从调查统计到搭建网站再到发布报告,是一个思考、评估的理性过程。在看清事实后,我想不能
盲目悲观,还是鼓励大家做一些改变。罗斯福当年将香肠掷出窗外后,启动了美国食品安全立法,并创建了今天的FDA。所以,"掷出窗外"意味着启动变革的开端,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分水岭。
主持人:你是学历史地理的,怎么想到通过做一个网站来关注食品安全?
吴恒:去年这个时候,我自己先中了假牛肉的枪,当时我连续吃了半年牛肉盖浇饭,直到我看到一条关于猪肉做假牛肉的新闻。我就上网搜索这类消息,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突破我的想象力。逐渐我有个想法,如果将这些内容整合展现,提供给希望了解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这是我们的知情权,而且大量信息的汇集更直观更有冲击力,也许会触动大家来做些改变。
主持人:网站上线一年后,因访问量太大而“瘫痪”,能说明食品安全更受关注了吗?
吴恒:最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比较多。主要还是由于在新浪微博突然被转发关注,一天来了60多万访问量,网站服务器受不了,第二天赶紧换了服务器才恢复。(网站和换服务器的费用来源?)内容是由志愿者无偿在做,服务器每年的维护费用差不多600多元。因为网站提供的内容属性,我们希望保持中立客观,所以不接受广告投放和其他形式资助。
造假者受访称“从不吃自家东西”
——这种认识太短视了。其实,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互相消费食品的链条,我觉得需要提醒他们,无人能幸免,下手不要那么狠。
主持人:你还以“易粪相食”为题发布了一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如何理解这个词?
吴恒:这个是从"易子相食"引申出来的。我看过很多问题食品曝光后的采访,造假者都会表达同一个观点——反正我不吃自家生产的东西,这种认识太短视了。其实,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互相消费食品的链条,我觉得需要提醒他们,无人能幸免,下手不要那么狠。
主持人:网站收纳了近20000多篇新闻,每一篇你都读过吗?给所有文章做不同维度的分类,怎么完成?
吴恒:必须全部读完,因为要按地域、食品、添加物等分类。我征集了35个志愿者分工合作,确实,阅读2万多篇新闻是最难的部分,那段时间真是苦不堪言,每人每天要看200多篇,阅读量大是一方面,内容恶心到大家都不想吃饭。我们就"以毒攻毒",彼此分享更恶心的事,苦中作乐。
主持人:读完近2万个食品安全案例,除了产生了这个网站,你怎么看待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吴恒:我发现一个问题,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缺乏一个清晰的问责机制。问题出现后,不是没有部门管,而是管的部门太多。比如牛奶,原料上是农业部管,生产上是质检、食品办、卫生部门管,销售环节又归了工商部门。这样不但不利于合力解决问题,还可能导致各部门踢皮球。所以,我认为,应该由一个部门来主要负责食品安全问题处理。
主持人:你的数据来源是新闻报道,考虑媒体专业度和地域监督差异,会否影响数据库科学性和客观?
吴恒:确实,由于地域媒体发达程度,京广沪呈现的问题比内蒙古多,这不全面。但我们做网站的初衷不是横向对比,而是展示一个城市几年来的变化,和同一问题的变化。我认为,能见报的新闻都是可靠的,但确实无法覆盖全部正在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尽管网站已经集合了2万多个个案,但却可能仍是全部问题的冰山一角,或者我们可以说,这是8年来最乐观的情况。
网站引来上海食品安全部门两度约谈
——去年,网站最初经媒体报道后,上海的食品安全部门约谈吴恒,但最终不了了之。对于网站再度引发的关注,该部门再次希望与吴恒沟通。
主持人:你设置了一个中国食品达尔文奖,打算颁给无良企业,这个奖颁出去了吗?
吴恒:还没有,今年年底我们打算试颁一次,奖金一块四,谐音一块死。其实去年我们也票选出了一个得主,不是企业,是地沟油。我们希望用这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博大家一乐的同时,有能起到一些警示作用。
主持人:"掷出窗外"的影响力有没有辐射到现实中来?比如引起官方的重视和回应。
吴恒:有。去年6月网站上线,也有一些媒体报道,当时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就打电话给我,希望能沟通一下,我答应了,但之后也就没了下文。这几天"掷出窗外"网站通过微博又热起来,我又接到了这个单位的电话,请我去聊一下。我又答应了,希望这次他们别再不了了之吧。
主持人:你准备跟官方沟通什么?
吴恒:"掷出窗外"毕竟是个民间的资料库,我们志愿者加网络搜索引擎的力量肯定不如官方手中的资源,包括数量和可靠性等。我希望政府部门能够也搭建这么一个平台,公布他们掌握的信息、曝光一些已知的食品安全事件。
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世界并不完美,但值得我们奋斗。我比较乐观,不能忍受在问题面前不作为,会条件反射地想做些什么。
主持人:研究生的学制是三年,你花了五年才毕业,中途做什么去了?
吴恒:09年的时候休学了一年,到宁夏固原去支教了,教的是小学语文,就发起了“一本正经”的活动。(在发现当地学生使用的盗版字典错误百出后,吴恒在网上发起求助,募集正规字典)。上海本身是个公益氛围比较浓厚的城市,我也算受到了一些影响吧。
主持人:休学支教、筹集合格字典、建食品安全库,这些事背后是青年的热血,还是你尊重的某种价值?
吴恒:食品安全也好,问题字典也好,其实都是这些事情先关注了我,然后我才“回粉”。你能充分体会到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也能很自然地意识到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它值得我们奋斗。我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我不偏执。今年毕业后,我会申请到美国的大学读博。
主持人:有种观点认为社会问题太多了,顽固难以撼动,良心也难以感召,你的行为是徒劳?
吴恒:其实随着你看到的问题越多,无力感会越深,现实似乎是太强大了。但从我个人的角度讲,还是想去推动现状的改变。我比较乐观,对改变现状抱有积极的态度,我觉得一毫米的推进也是推进。我不能忍受在问题面前不作为,我会条件反射想做些什么。这和你之前提到的公民意识,应该是一回事。
来源:新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