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患杂谈:溯源求本探讨经络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溯源求本探讨经络
经络学说,似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而难以分割,谈针灸者莫不侈言经络。
   而究竟什么是经络,经络的存在形式又是什么?是人自为说,说自成书,既是五色缤纷,更是光怪陆离。而有形与无形则是争议的焦点。有人说:对经络的研究早于原子弹和火箭,火箭早已遨游太空,而对经络来说还是一笔糊涂帐!虽然有形论的观点已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但有些人还是固执己见而不肯回头。这主要是脱离中医认识论,对经络学说未作全面理解与温习,与未曾深入临床所造成的。对经络学说的认识必须是溯本探源,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特将周氏见解陈述于下:1.经脉与络脉是人身不同经络体系共有的存在形式,络脉是从经脉中所派生出来的:中医对于人身各种沟通联系的信息通路,既统称之为“经”或“脉”,也分称之为经隧、经脉、络脉、经筋、筋络和经络等,它们既是互相沟通,又是各立门户。如《灵枢·经脉》说:“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这就是说,人身有各不相同的经脉,由此就可产生支分派别各不相同的络脉。由于有了这些不同的经脉与不同的络脉所形成的经络体系,才能使全身各个组织与器官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处于互相依维与制约的关系之中,并能起到支持与附丽的作用。在《经脉》中所说的“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种关系无论是对血管、神经、淋巴管,以及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的经络,都是合适的,绝不是单指某一系统而言。
   古人对经脉以及经络的理解,首先注意到的是血脉之脉,即血管系统,主要是指外周血管的分布状况而言。如《经脉》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何以知经脉与络脉异也?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可见者皆络脉也。”又如《灵枢·官针》曰:“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大经即可见直行的血管,结络经分即大经脉与络脉交接分叉之处,小络之血脉自然是横行的较小之血管。可见外周血管在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在经脉体系之组合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在《灵枢·经脉》中,虽然详细记载了经脉系统的组成和分布,《脉度》说明了各经的长短,《营气》指出了各经流注的顺序,《经别》列举了各经支别的六合关系。还有其他有关篇章,对经络学说所作出的记载和叙述。这些虽都是形成经络学说的基石,但仅有《灵枢·本输》不夹有其他经脉体系是经络学说惟一的独立专章,是经络学说的根本。“十二经络”这一专有词汇和生动具体的用水流现象对经气流行所作的比譬,也是在本篇首先出现的。
   目前对经络体系的认识,首先是混淆了经脉与经络的主次关系,认为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由许多孙络和浮络所组成的。而十二经络则是这些体系的总纲,竟把血管体系排斥在外。又常含混的认为“经络系统能运行气第一卷475血”。人身的气血运行,是由全部经脉系统所共同承担的,而在针灸作用下所激发出的经络现象如能运行血液,不就是和血管等同了吗,还要什么探讨与研究呢?要知经脉与络脉乃是一种从属的母子关系,络脉乃是从经脉系统中所分离和派生出来的支别,只有经脉能包括经络,而经络决不能代表经脉,这种主次关系在任何经脉体系中都是如此,决不容混淆。
   2.经络实质的虚实异说早已见于《内经》:对经络体系的理解,我们不妨先作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前者是指属于形态结构的人身经络的一般关系,后者则是指功能作用和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线。经络虚实和有无的争执,是中医学说领域内有争议的焦点之一,不仅存在于今天,而且早见于古人。在《内经》的许多篇章中,虽然把特有的狭义经络体系合并在广义的经络体系中而彼此难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乃是一种无形的功能通路,曾经明确指出经穴体系乃是在皮肉筋骨等形态结构以外的属于神气的东西。《灵枢·九针十二原》即指出过“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此处之节是指经气结集与交会之处,三百六十五节,即三百六十五穴。古人把节、穴、会、络,常常是互相通用的,如《素问·气穴论》:“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调经论》:“十二经脉皆络三百六十五节。”《长刺节论》谓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又谓九针可以除三百六十五节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又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九针十二原》中所说的“节”,指明并非皮肉筋骨等形态组织,乃是一种神气所游行出入的场所。这就充分说明在经脉系统形态结构的组织之外,还包含着另一种为神气所灌注的无形体系。这种游行在三百六十五节(穴)之间的神气,不正是十二经络的经气吗!不难看出,特有经络的这种无形体系,古人对之早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对于经络实质,早已出现过虚实和有无之争。
   有人认为《灵枢·经脉》曾说过“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脉之长短……皆有大数。其治以针灸,各调其经气……。”因此由针灸作用所激发出经气基础的经络,一定可以从形态结构方面找出证明。须知上述的经文,阅读者们忽略了其中的一句,也是其中的一字,即“各调其经气”的“各”字,这是说明针灸可以对各种不同的组织与经脉体系,皆可改善和调整其机能,决不单是特有的经络体系所独有。这是不能用凝固的思想方法对待的。
   3.经络体系是中医藏象学说的体现:藏象学说中医认识论的一个方面,是对脏腑功能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中医认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机能,轻视形态。中医三才学说的天地人,所指的人,不仅是自身之人,而且也与社会的人事分工相比拟。所谓藏府十二官,就是脏腑功能描绘在这方面的说明。在针与灸作用下所激起的经气流注就是脏腑职能的显示和发挥。藏象十二官是主体,而十二经络与三百六十五穴,则是官与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人死之后,脏腑的职能不复存在,自无藏象可言。针与灸是在活人身上根据各个器官的职能范围,在相互联系的通路之上施加作用,以激发和活跃其感应程度,与加强其传导关系,从而出现明显的感传线与治疗作用。只要藏象学说不被推翻,则各个职官之间的联络体系自可存在。
   4.经络体系是依附于形态结构人身的信息通路:由于经络体系的经气流注,并无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这就必然要以其他形态结构为依附,但与其他组织体系又无固定关系。李时珍曰:“火者五行之一,有气而无质。”又引邵子曰:“火无体,因物以为体。”这与经气的活动其义完全一致。故不论为经典的经络分布范围,与在针灸作用下的感传所见,每是与其他体系既是互相依存,但又变动不居。如人迎、经渠、尺泽、冲阳、太冲,以及复溜、神门、太溪等,均能搏动应第一卷476手。而根据搏动应手之穴,又可推理出内外相应的经脏关系。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病本于脾,冲阳脉绝死不治;病本于肺,尺泽脉绝死不治;病本于肾,太溪脉绝死不治;病本于肝,太冲脉绝死不治;病本于心,神门脉绝死不治。”这是指经络的循行与分布,是和周围的浅表动脉分不开的。《素问·气穴论》曰:“愿闻谷之会也?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这是指凡属肌肉分界明显之处,所谓“分肉之间”,多为经穴寄附之处,而以谷命名的孔穴,都是和肌肉有关的。又如尺神经沟之小海,骶神经孔之八,下颌面动脉处之大迎等,均是经络体系寄附于神经体系之说明。腕关节腔之大陵,肩关节腔之肩,内踝尖之吕细,中指背之中魁,鹰嘴突之肘尖,无论为正经或奇穴,均是经络体系依附于骨骼体系之例证。如果说人身的经络体系另有其形态结构可言,则对这些关系必须作出合理的解说。
   由此可见,经络体系是以人身各种形态结构为依附,但又不为其他形态结构所决定的信息通路,是不能与其他组织体系相提并论的。
   5.水到渠成是理解经络实质的关键:《灵枢·本枢》首先指出:“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腧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深浅之状,高下所至……。”接着就用井、荥、腧、经、合的水流状况来象征其功能和现象。把经络作为一个特有的动态体系,并列出各经的要穴,可以说是全部经络学说的浓缩和根源。而对于经络实质来说,通过水流现象这一生动确切的比譬,也有了原则性的提示。
   以经络比譬为河床,经气比譬为河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何等可贵。当河床中有了水才能叫江河,没有水只能叫洼地。只有“水到”,才能“渠成”。在病理状态下,经络体系的感传现象其所以易于出现,也可用“江河满溢,滂沛横流”来作为解说。今天如果想从尸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证明经络体系的存在,就等于在干涸的土地上找水,在发电机已经停止运转的金属导线上测量电流与电压,或是想从死亡的脑细胞中,寻找兴奋或抑制的形态结构,当然是很难想象的。
   6.经络体系是以肺脏为中心经气流注的轨道:经气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虽是如环无端,不知其纪,但它和任何运动领域内的情形一样,必然有其始动机制存在。血液的前进力量是取决于心脏的舒缩,以心脏为中枢。神经活动的各项机能,是以大脑为中枢。经气流行,《内》、《难》均指明是以手太阴经为其终始,这无疑是以肺脏为中枢,也就是说肺脏的盈亏舒缩的呼吸作用,是经气流注的推动力量。而胸腔又是经络体系贯穿交会的场所。《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谓“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当是指心血管之脉而言。《难经》第一难所谓“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并特别强调手太阴肺所具备的作用,这就有一定理由认为此之所谓“脉行”,是指经气流注的速度而言,而在《素问·经脉别论》中还有“肺朝百脉”之说,也是说明经络系统内的经气流行,必须归之于肺脏的呼吸机能。
   肺主气,经气更是属气,人身经络体系均是上下出入交贯于胸腔,由肺脏的盈亏所引起的胸腔压力的周期性变化,既对血液循环具有挹注作用,更是经气流行的推动力量,在针刺治疗时,特别重视运用呼吸以进行补泻与催气行气,更可证明经气流注是与肺脏的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7.经络体系应有生理与病理、自然与诱发之分:在临床上早有大量实例证明,各条经络所出现的经气流注,既有正常的生理常道,更多异常的病理歧途。这与各种生物电波是一样的,常道与正常的波形是互相协调与维持平衡的保证,歧途与异常波形则是互相干扰与破坏平衡第一卷477的根源。故对经络体系的认识,就应从生理与病理、自然与诱发两种情况进行理解和说明。
   (1)生理与自然的经络:这可认为是不被感知的经络,人身本来就是一种自动化系统内的多路通讯与多路控制的整体,既有以形态结构为特征的各种沟通的渠道,更有以机能作用相结合的感应通路。前者是西医解剖学的基础,是静止的局部直观,后者是经络学说的根源,是生理活泼的描绘。经络系统存在形式的经气流行与流注等说,都是表明它是人体内部在形态结构以外的另一种机能体系和信息通路。虽有其自身的特定范畴与运行轨迹,是随着内外界环境变化而随时发生相应的改变,是以形态结构为依附,但又不为形态结构所决定的维持生活有机体动态平衡的生机和活力。古人所列举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以及周身三百六十五穴等等,都是指生理的经络体系而说的。
   (2)病理与诱发的经络:这可认为是可被感知的经络,是指用特定的刺激方法,对人体的特定部位,给以一定的影响与作用,使之产生特有的生物物理的反应与感传现象而言,这种特有的感传反应,可以沿着或是超出生理经络的运行轨迹而向前流行。目前对于经络学说的认识与研究,虽是方法各异,众说纷纭,但归根到底都是用人为的某种刺激方法,以激发和诱导出所谓“循经感传”作为依据,用以证明古人所说的经络循行与分布状况,这就不能不存有争议和怀疑。因为属于人身生机和活力范围内的自然存在,是不能与人为的模拟相提并论的。病理与诱发出的感传现象不能符合生理经络的理由是多方面的,特举如下:①由于作用方式,作用量,被作用的面积和部位,病理性质以及病变位置等种种差异,再加上个体因素,因而由人工激起的属于生物物理反应的感传路径与现象,也就有很大差别。如方向多变,宽窄不一,可以部分地沿着生理经络的轨迹循行,更多则是不受正常经络的轨迹限制而越经前进,这就构成了目前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循经感传,如与古代经络路径相比既相似又不十分相似,既不十分相似而又部分近似的根源。这就很难以之作为正常经络的解说和依据。
   ②已如前述,正常的生理经络是以肺脏为中枢,是藉助于肺脏的舒缩与胸腔的盈亏以推动经气的流行,故以手太阴为其中枢。而由人工所激起的感传现象,则在全身各处选取作用点均可出现,经气流行的发源点与经气中枢无关。而感传的速度与形式,又是取决于作用方式与作用量。
   ③依照经气流行的顺序与经络的循行方向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这样才能彼此衔接,如环无端。这就是说经气的循行有如血液的流转,同样是不能倒流的。而在咳嗽时取手太阴之尺泽,感传为何向内入胸,腹痛时取足阳明之三里,感传为何能向上入腹。可见这种逆行的情况,是属于在病理情况下和由人工所激起的在正常经气运行的轨迹上特有的反应,而不是正常经气循行的规律。
   ④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是与病变的轻重程度相一致的。凡是症状愈鲜明,则感传作用也就愈明显,随着病情的好转和痊愈,而感传现象也就减弱与消失,这也是临床上常见和熟悉的事实。可见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既是一种病理反应体征,也是一种病理反应产物,是与正常经络存在着截然的差别。
   ⑤病理反应特以压痛反应,可以出现在相应经络的轨迹上,更可出现在并不相干的无经无穴的其他部位。而取用反应穴针灸,不仅效果明显,而且由此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却是非常鲜明。这就不能用病理反应穴作为确定正常经穴的依据,同时也不能以正常经穴的位置作为临第一卷478床取穴的准则。这种变动不居的病理反应穴,不是又在充分说明同样也是一种病理反应体征与病理反应产物,而人体的经穴体系不是应该有生理与病理之分吗!⑥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这种传统观点并不能与实际所见相符。有大量事实表明,既无正经可通,又无别络可及,同时也无病理反应穴出现,却能出现气至病所极其鲜明的感传作用。
   比如腰痛取阴交用持续的温和灸,灸感可由前向后直达腰部。再如阑尾炎取左尺泽,感传进入胸腔后,可以斜过胸腹越过任脉而达右下腹。如果说这些都是通过正常的经络途径而发挥其前后左右的相互关系,不但在古代针灸文献中未有发现,而在近代的解剖关系上也未见有什么直贯与斜串的联络结构。可见这种由人工激发和诱导出的感传现象,与古人所说的正常经络体系,根本上是两回事。
   ⑦在针灸作用下所获得的感传路径除在关节四肢与肢体交接处能曲折行进外,当进入躯干及胸腹以后,均是直赴患处,从未见到与古说相符的迂回交会的走向。可见古人所说的经络体系在体内的曲折交会,是指在脏腑之间生理机制的感应与感通的关系,是属于内源性的。而由人工所激起的感传现象,是一种生物的物理反应,是属于外源性的。这种关系十分明显。
   ⑧由针灸作用所激起的感传现象,并不只是仅限于经穴体系与反应穴,只要作用于身体的某一敏感点,即可激起经气流行。现在有多种多样的针刺方法,如头针、耳针、鼻针、眼针,以及手针、脚针等等,有的作用点是有经有穴,有的根本是无经无穴,而大多均能有感传现象与感传线的出现,是不能用十二正经或奇经八脉说明的。试问研究与证明经络体系应以何种感传途径为准呢?⑨由气功所出现的经气流行,如大小周天等等,也是在人为的意念作用下以生理经络为轨迹所导引出的自身的能量蓄积与运行,也与自身的生理经络存有差异,而不是什么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传统的生理经络体系。
   综上所述,可见人身机能通路的生理经络,虽有轨迹可循,但无形态可征。了解其轨迹与掌握其与某一或某些脏器的机能相联系,就可通过这种轨迹发挥其调整与提高的治疗作用。
   在针灸作用下所获得的感传现象与治疗效果,是一种点、线、面的结合。即由作用点而出现感传线,由线而及于患处之面,这种线的走向能以生理经络某一段的运行轨迹为基础而流行扩布,多数是以患处的位置为其终点,而与正常经穴的分布状况仅有部分相符而绝大部分则是不符。因而由此所获得材料仅是经气运行轨迹某一部分的证明,而不是研究正常经络的依据和凭证。如果认为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与感传线,就是相同于古人所说的经络体系这是说不通的。
   另外在针灸作用下所激发出的感传线,在肘膝以下可以按照古人所说的经络体系循经前进,但当进入头面及躯干以后常是混淆难分,故可直接称之为“感传作用”或“感传现象”,而省去“循经”一词。这样可以加深对针灸作用的理解,而不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所拘。
   8.经脉体系的联系和依存:如果已经确认不论是神经、血管与经络,都是经脉系统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针灸效果的一种因素,而不是针灸效果全部或惟一的依据,则针灸学的内容乃是以全部的经脉体系为其内容,而针灸的治疗作用自将由各个经脉体系所分担和综合共同发挥其作用。
   但在各个经脉体系中,其地位与作用也是各有侧重,因而对不同的针灸方法所获得的效果必须给以不同认识。在同一患者,同一孔穴,同一时间,由于针灸的作用方式不一样,则人体就第一卷479可通过不同的经脉渠道,出现不同的反应形式,而收到近似或相同的效果。以少商为例,同一喉痹患者,可以分别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急剧短暂的烧灼(麦粒灸、点灸或打灯火),或是采用稳定持续的温和灸使之出现感传而皆可收效。虽然是同时作用于经脉系统中的神经末梢、微血管、微淋巴管和经络,而在解释其作用与效果时,就可从不同角度出发而给以不同认识。既可认为是作用于微血管出血而获效,也可认为是作用于神经末梢由反射作用而获效,也可认为是由经络感传而获效。在这三者之间,均各有其理论依据,但可以明显看出虽属同一部位,因作用方式的不同,就可通过不同途径而发挥其作用。因此在解释针灸作用机理时,必须根据其作用特点与反应特征,认清其主次环节,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解说和更为合理的应用。
   9.对经穴体系的选择与应用(1)不同经脉不同病症就有不同的针灸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就是这方面的明训。以针刺来说,《灵枢·官针》曰:“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够。”可见古代九针之制,就是为了取皮肤、腠理、肌肉、血脉,以至泻血排脓等不同用途而制定的具体例证。
   (2)不同经脉不同病症就有不同的选穴原则:这是经脉体系与针灸疗法的关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①识穴知经,有经有穴:《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腧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并列举各经的要穴。《素问·气穴》及《气府》则是孔穴的专章,其他篇章不及其述。由于有了经穴学说,才能发展成为特有的针灸学这门科学。在经穴学说的指导下,取得了临床上特有的效果,并且把灸法与针法与一般的物理疗法区分开来,这是针灸学说的基础,以下各法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补充。
   ②定部守位,无穴无经:《素问·刺要》:“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素问·刺解》:“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终始》:“在骨守骨,在筋守筋。”凡此诸说,均是指明凡是病患所在之处,即为针灸所取之处。《经筋》可以说是以病为腧的专章而不为经穴体系所拘,这种无穴无经的针灸方法,自上古以至近代都在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而收到应有的效果。
   ③有穴无经,有经无穴:在有穴无经方面说,这就是所谓奇穴,是指分布在十四正经以外或是未被收入正经的各个孔穴而言。自《内经》而后,历代以来均有增益。特别是在近代更是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在有经无穴方面来说,奇经八脉中就有六脉是寄附于他经而有经无穴。在其寄附的经穴上进行针灸时,其所发生的效果,是属于奇经还是属于本经,这就很难作出划分和强为解说。
   ④穴病相连,经无常道:在病理与诱发的经络节段中,已经反复说明过在针灸作用激发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既可发生在正常的经穴体系之上,而更多的则可出现在无经无穴的其他部位。只要感传作用能够发生,则绝大部分是以患病部位为其终点。特以病理反应穴更是如此。
   这就可以打破“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陈规,而“穴病相连,经无常道”的观点就有充分理由得到承认。在针灸临床上掌握这种规律与建立这种思想体系,也将是经穴学说的一大进步与一种新的收获。
   10.经络研究的主流与着眼点(1)研究经络当以阴阳学说为指导,经气为前提:阴阳学说是中医认识论的基础,对经络实第一卷480质的理解,自然也应建筑在这一原则之上,有形为阴,经络实质既然不能从形态结构中得到证明,那么就可从无形之阳即经气方面寻求旁证与答案,对经气作出深刻的探究。
   当然阴阳是互为依附,有了有形之阴,才能产生无形之阳。属于阴的物质基础既然没有着落,则属于阳的功能和作用又将如何产生呢?要知人体各种功能和作用,都是建筑在全身各个体系与组织这一属阴的“块然”大物之上的,经络体系属阴的形质基础,早就已经奠定了。这就是说,经络体系是在整体作用下生成,经气流行也是在整体范围内运转。当身体某些组织间隙或组织结构能为经气流通的常道和有经气流通的时候,这就由形态结构生成特有的无形经络,当经气流行停止,则这种经络体系也就不复存在。以这种关系来理解与研究经络实质,既不脱离经典,也能与现行见解相符。
   (2)经气在经络体系中的位置:经与络既是人身各种沟通联络体系之总称,则流行和运转在这些体系中的不同物质,古人也就统称之为经气,如血液是血管内的经气,淋巴液是淋巴管内的经气,电传导是神经系的经气。故《灵枢·经水》有“各调其经气”之说。这是属于广义的经气。而运行在经络体系内的物质,这就是我们所要认识的狭义的经气。既然花了40年时间在轨迹上得不出总论,不妨对运行在轨迹上的特有物质作出一番探索,也可从中得到启示与佐证。更何况古人是用流注说明经气的活动状况,今人也是想从经气感传的轨迹上来寻求轨迹的真实存在呢!可见经气在经络体系中的位置和性质。
   (3)经气研究的课题内容:经气的存在和出现,自然和经络一样,也有生理与自然的经气、病理与诱发出的经气之分。在生理与自然的经气方面,如何才能把不被感知的经气及其运行轨迹,由隐性变为显性,阐明经气轨迹与周身各个组织与器官的网络关系;不同器官其经气有无异同,以及经气本质及其产生的物质基础。这就是研究工作的一大难题。已如前述,在人体表面不论对某一部位采用何种刺激物与刺激方式,都不是研究生理经络与经气的手段,都是走不通的死胡同。至于采用何种方式与手段,是一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也可能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
   在病理与诱发的经气方面,在目前对人体表面所应用的各种刺激物与刺激方式,均可择宜选用。阐明自然经气与诱发经气的异同,在病理情况下诱发出的经气是如何疏通经脉渠道而发挥其功能,以及趋病性的产生机制等,这可能比研究生理经气要容易些,但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综上所述,可见经气流注是人体内部能量发放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体功能的动态表现。
相关文章
 伤饮食
 术连丸(《医级》卷八)
 论坛中与《内经》相关贴子 (zhangfor 整理
 灸瘿法一十三首
 痰结毒滞证
 还睛补肝丸(《圣济总录》卷一○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