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洁
立场鲜明 认知科学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它为中国医学史乃至世界医学史书写了最为丰富宝贵的一页。但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有些人在网上鼓噪“中医无用、取消中医”,他们不顾事实,无视百姓的健康依赖,以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心态和无知来错误地对待优秀中华文明。
对于这股歪风,去年10月17日,燕赵都市报的《健康周刊》迅即作出反应,以“捍卫中医,传承文明”为总题,以4个版的内容表明立场、姿态,予以回击。今年7月20日,面对自我从属、迷失在所谓的“现代化”中医的严峻现实,又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召唤———《回归中医》,从看中医、知中药、话起居、谈饮食四方面,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治病养生的常识,利用媒体传播的力量召唤中医回归。两次策划遥相呼应,相辅相成,从“捍卫中医”到“回归中医”,既有鲜明的感情倾向,又有理性的科学认知,体现了媒体对振兴中医的新闻敏感和政治责任意识。
去年10月17日,针对
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的主张,燕赵都市报《健康周刊》组织了《捍卫中医 传承文明》大型策划。策划评述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保卫中医中药,不仅是大国文化的心理满足和民族情感的自尊维护,最重要的是以真正传承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重铸中华医魂、复兴中医中药是我们必须担起的重任。”并疾呼:“如果中医药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失去传承,我们必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无颜面对先人与子孙!”这段话道出了问题的严重和本质,说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
当中医出现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信仰危机的时候,中医究竟如何在普通百姓手中传承下去呢?燕赵都市报《健康周刊》在今年7月20日又组织了大型策划《回归中医》,告诉读者:“回归中医,首先要认识中医。”“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的理论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并与临床反复结合才能得到升华,媒体宣传并不是为了使老百姓都成为中医专家,而是为了让人民群众都来认识中医中药,比较正确地对待中医中药,不要产生距离感。”
燕赵都市报《健康周刊》中医中药“保卫战”的两次策划,共用8个版的篇幅,先以“缘起篇”“认知篇”“现状篇”“出路篇”等四个版块的采访报道,用大量生动准确、无可辩驳的事实,详尽地论述“捍卫”的主张。让人从“告别中医中药”的鼓噪引起的震惊与感慨,到“继承发展”有方的自信和振奋。后继以从“看中医”、“知中药”、“话起居”、“谈饮食”四方面介绍了大量有关中医中药方面的知识,让老百姓读报的同时对中医树立信仰。
燕赵都市报《健康周刊》中医中药“保卫战”两次策划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受到专家和读者好评。
权威指导。中医中药虽然不神秘,但是专业性比较强。燕赵都市报邀请河北省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院长、河北省中医院院长、河北省中医研究院教授作学术指导,他们从事中医药教学、临床、科研多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对中医中药的历史和现状都有较深刻的了解,谈保卫中医中药,回归中医中药的话题,他们有真知灼见、有深切的感受。由他们指导、把关,保证了稿件的质量。策划分成几个专题,由记者来阐述,
更方便自如。主体是记者的阐述,关键的地方,引述专家的见解,容易把问题论述得更全面、透彻。
大题大做。保卫中医中药、召唤中医药回归,是个大题目。大题就要大做。用足够的版面和篇幅,把文章做足做透。燕赵都市报《健康周刊》先后分两个主题,集中8个版,多侧面全方位地展开。让读者认识中医中药,它的优点特长以及它的局限不足,它的历史功绩,并且将中西医做比较;既有专家的评说,又有老百姓的亲身感受;有中医问诊中药服用常识,还有日常养生保健知识。
讲究技巧。燕赵都市报《健康周刊》两次关于中医的策划在编排上很讲究技巧。每版都有与内容相匹配的
照片插图。文章长短结合,长文章都有小标题和简短的核心提示,要点突出,便于阅读。例如《解魅中医》的提示语:“正确的理解,是保护与传承的前提,那么首先就让我们穿过笼罩在中医表面的层层迷雾,走近中医,还它一个本来面目吧。”在《回归中医》的策划中,“中医崇倡治未病”一文通过“中医舌诊不可或缺”、“三部九候摸看脉象”、“针灸讲究从外治内”、“进行推拿不可
盲目”等四个标题,把中医诊疗全面概括,读者一目了然,留下的印象相当深刻。
来源:人民网-中华新闻报
-----------您是石家庄的吗?怎样能和您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