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黄帝内经:若圓讀素問二卷心悟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僅在交流,不足之處,敬請大家指正

我於2009年對中醫發生興趣,並進行一些中藥材的接觸和服用,比如沁陽的懷山藥,中寧的枸杞子,烏蒙山的紫芝,嶺南的鴨腳木蜜,水城的黃精,何首烏,等等,猶對天下茗茶有研究,並為之受益。

很多現在朋友學醫,必看傷寒雜病論,我覺得是不對的,就像我的一些女性朋友,不吃東西進行減肥,是為傷身也。中醫非同於西醫,究其原因,在於西醫講的是程序,按步就搬,而中醫講的是領悟,所以西醫是可以量產的,中醫可能千年,百年,十年才只能出一二個。。如朱丹溪,張景岳,傅青主等,都是對傳統文化研究極深,中年一朝領悟,方成醫道。

我推薦的一本書,就是黃帝內經,看到論壇中,傷寒論居然人氣超過內經,我感覺真是可笑,內經,道德經,易經,三經為千年流傳,唯一經過考驗的經典著作,傷寒論中的六經,冶人藥方都流於“醫術”,可以創新改變,而內經中講的卻是“醫道”,亙古而不變也,由此可見世人的短視,唯病是醫,為之痛心。


素問九卷,我看了二年有餘,方看了二卷不到,還未悟透,主要是內經奧義太深,你必須對一句話反覆體悟,知行合一也,素問之道,講的是天人合一,教人養生而延壽,是為上道,猶如神農本草經中的上品,宜久服而不老。是為上醫冶未病也。

素問博大精深,引用一句“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從何來”,這句話大家都看過,但是又有誰真正每天去“身體而力行”,包括黃元御,李可,劉力紅,徐文兵等等,知之不代表行之,行之方能深之。猶此可見一斑。


對於內經的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精粹的理解,傷寒論中湯方無數,但是缺少其理,而天運迭變,草藥亦不隨從前,故今世之人必要謹慎而對之,我打個比方來講,山藥,從我對山藥的理解,山藥產於河南沁陽焦作為正,是為懷山藥,但是古今迥異,為什麼? 中氣變哉,古代謂河南一帶為中原,得天地之中氣最厚,而今千百年後,河南中氣盡散,,而轉到南方湖南,兩廣一帶,所以山藥得不到天地之氣,如何為藥,藥又如何與古文一致?『對於醫運,我僅在李中梓的「醫宗必讀」中有帶過』

天運對醫,也有影響,比如補中益氣湯,產於戰亂,世人脾胃皆空,良方應世而生,再比如溫病學派,亦是如此,為什麼說這麼多,我只想說“中醫無定法”,重於悟,而非學,這才是中醫,黃帝內經素問之道也。

僅抱著一本藥方,僅會冶人病,流於小道,正如八字,六壬,天乾地支等,本是對農業,天氣,地理的推演,造福於社會,而被一些大師曲解,變成為個人算命運之術,可笑,可笑。

盡信書不如無書,學中醫不能閉門而讀,比如黃元御,包括後來彭子益的古圓運動之學說,有對也有不對,原因在於,打個比方,我感冒了,用黃,彭的方子是沒問題,但是你用的是現在人工種植的草藥,不得其氣味,結果還是冶不好(這種現象,比比皆是),而我用的是正宗的草藥,並結合情緒,天氣,地理,亦能冶而愈之,所以覺得醫無定法,唯悟而能創之。

而重中之重,在於對黃帝內經,道德經,易經的體悟,並少量看看各家之言,完全的接受是為偏執,難為中也。

以上即是若圓二年餘看素問二卷的小小心得,僅供大家參考。


-----------楼主说的极对!应该先看通透内经。
-----------回复 若圆 的帖子

理论上是这样,如果没有希圣希贤,普度众生的决心。跟着黄元御,李可,徐文兵,刘力红先走第一步我个人感觉已经够劲了。尤其是黄元御先生四圣心源,我现在是比较痴迷。
-----------黄帝内经是总纲,中医的修行轨迹。实际干活还得靠伤寒金匮。
-----------黄元御先生四圣心源,非其獨創,而他只是用來解釋和描述得比較好,得其精粹,真正偉大的應該是內經,易經,道經,可惜無緣得以見到漢之前的原稿,要知道,所謂的四維,中氣,黄元御,彭子益等之流只是表達,而這個理論真正的創建者,才是千秋功績,這個人,不是張仲景之流,而是千年前的中華民族的先祖,一個我認為真正與天合一,入道出道之人。

而內經,易經,道經三書,均經過千年流傳,是為不朽。雖然不是原著,其道其理,各有其擅
-----------
protoss3322 发表于 2011/12/28 10:09
黄帝内经是总纲,中医的修行轨迹。实际干活还得靠伤寒金匮。

明悟內經,病安弗來,大醫希冶,無為而無所不為。。傷寒一書,即如西方之保險,事故出而賠償之,何用之有

-----------《内经》《伤寒》犹如中国功夫中的“内功”与“招式”,两者合一方为制敌之术。舍谁都难成武林高手。两者区别在于“内功”越深厚越好,“招式”越灵活越好,而已。
-----------楼主一看就是准备做大学问,做大家的
研读内经肯定是不会错的,仅读伤寒亦有可取之处.
内经之博大,非朝夕可悟,且悟性因人而异.实践中摸索感悟,亦是学习方法.
不拘一格~
-----------都是一帮凡夫在这里咬文嚼字!要是真正得了道的高人,看啥都是一回事!而又何必局限在《内经》和《伤寒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我虽未得到,但我知道中医来源于道家的修炼,整个中医的理论核心就是:通天下一气之耳!草药归经是为调气之阴阳,针灸还是调气之阴阳,阴阳者何?一团元气耳。。。。。川中稀秀(杏林闲话)
-----------我想知道的是岐伯和雷公这些人究竟平时是如何修炼的,张仲景他的精神境界又是什么样的!学习中医必须懂得这些圣人之境界方能登堂入室!-----川中稀秀(杏林闲话)
相关文章
 一字之差的中草药
 求治疗食癌的方法
 续名医类案 附 上课笔记
 蜜黄饮(《古今名方》。)
 三物桂心贴(方出《肘后方》卷五,名见《外台
 早期肝硬化案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