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黄帝内经:阅版主说“脉”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28脉是传统脉法,要说能最快最好的摸准病,当下就是微观脉
王光宇和许跃远,金伟,并称微观脉学三家,但是公正来说,就是我老师,王光宇老的脉学容易推广,而且最能和治疗结合,自成体系。
许老师的脉诊并不好学,金老的脉诊就更难学,而且和治疗结合的不是很紧密
微观脉诊谁最高?金老。谁能学的会,无人能学的会,金老是独步古今。微观脉诊谁最实用,最能推广,那就是王光宇老师的脉法
所以,我建议,要真是对微观脉诊感兴趣,不如先学学王光宇老师的脉诊。最易学,最易用,没有中医功底照样学的会
要对微观脉诊有兴趣的师兄,可以去当当网上,花8块钱,看一看王光宇老的脉学著作,实用,简易。
伤寒法,要找民间中医的大熊老师切磋
大熊猫老师,是伤寒脉法的专家,而且专门有开课见过,可以去下来学习
-----------桂枝芍药附子汤证22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此处脉促,个人认为是虚数
我伤寒确实没学好,我猜是虚数
是属于误下条例
误下后,但阳气仍有外发之势
故而邪虽内陷,但未化热亦未入里,虽则胸满,胸满是因卫气郁故
所以去芍药
若微恶寒者,阳损更甚,故加附子,助阳解表
葛根芩连汤证之“脉促者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对两处脉促有不同的理解,似乎胡悉恕弟子段治钧解得合理些。
哦,段怎么理解的?他们是专门研究伤寒的,想来正确
我是从来没思考过这些问题
葛根芩连汤,我觉得脉数而比较有力
比22条有力
但是这是纯蒙
因为想着桂枝汤,脉浮缓
这2条,脉肯定还是浮的
是对比桂枝汤而来
比桂枝汤促,说明表不解的比较厉害
一个阳虚表不解,所以要去芍药,加附子
-----------段氏云:促,为脉动促击于寸上,太过之脉,表不解则邪气冲击于上,脉因之促击于寸口,故促脉主表,亦主气上冲,寸浮关以下沉之脉,表邪未解之应。促又有靠近的意思,脉靠近于上或靠近于外均谓之促。
-----------A 15:28:15
寸口独浮?
是这个意思吗?
寸浮关以下沉之脉
这个想来是有临床实践的吧?
虽然我觉得很奇怪
不过胡老及其弟子,是伤寒的专家,肯定是有根据的
要是寸口独浮呢,
我摸着是该咳嗽
  B 15:31:45
以前圄于平脉辨脉法中“数来一止”,对22、25条老想不明白。
  A 15:32:40
要么是按王光宇老师的脉法,是刚刚外感一天左右
  A 15:32:50
寸口独浮
  B 15:33:06
书名《胡悉恕越辨越明释伤寒》。
  A 15:33:33
在我摸着,主咳喘
  A 15:33:59
浮而盛,兼滑为有痰
  B 15:34:08
25条有喘。
  A 15:34:09
胸满
  A 15:34:32
浮而无力,兼滑,也为有痰胸满
  B 15:34:59
郝万山教授释胸满为“胸闷”。
  A 15:35:16
浮而有力,不兼滑,兼数,是主咳
  A 15:35:50
浮而兼涩,按王老的脉法,那是肺癌
  A 15:36:34
浮在寸上,是主咽
  A 15:36:56
在中是主肺,在下是主肠
  B 15:37:37
肺癌为脏病,脉浮而涩?前期后期?
  A 15:37:37
所以,诊法总是和一定的治疗辩证体系相结合的
相关文章
 龚西崖兄咳血
 伤精、睡眠差,早泻,腰酸。
 当归酒(《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小金牙散(《千金》卷十二)
 杏仁饮子(《千金》卷十八。)
 结子油(《外科全生集》卷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