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济阴纲目:胁胀痛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大全云∶产后两胁胀满气痛,由膀胱宿有停水,因产后恶露下不尽,水壅痞与气相搏,积在膀胱,故令胁肋胀满,气与水相激,故令痛也。(胁胀痛,由膀胱停水所致,是何见解,用何汤药,宜考之)

薛氏曰∶前症若肝经血瘀,用玄胡索散(玄胡索散见前腹痛条)。若肝经气滞,用四君青皮柴胡。若肝经血虚,用四物参术柴胡(俱属肝经,而有胜克乘制之异,故治不同)。气血俱虚,用八珍柴胡。若肾水不足,不能生肝,用六味丸。若肺金势盛,克制肝木,用泻白汤,仍参前论主之。

一产妇因怒,两胁胀痛,吐血甚多,发热恶寒,胸腹胀痛,余以为气血俱虚,用八珍加柴胡丹皮,而血顿止,又用十全大补汤,而寒热渐退。此症苟非用姜桂辛温,助脾肺以行药势,不惟无以施功,而反助其胀矣。

地黄 治产后两胁满胀,兼除百病。

干地黄 芍药(各三两) 当归 蒲黄(各二两) 桂心(六两)(世谓木得桂而枯,故用之以治胁痛,然不可不审寒热虚实也。此方以桂心为君,而以血药为铺,用之以温肝家血寒之痛则可,用之以治肝火作痛则不可,须详辨之,生姜亦然) 甘草(一两) 生姜(五两) 大枣(二十枚)

上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分半,分服,日三。

经效方 治产后肝经气滞(气滞二字尽之)不平,胁肋胀痛,或寒热往来, 内热晡热。

当归(一钱半) 芍药(炒) 苦梗 槟榔 枳壳(麸炒,各八分) 桂心 青木香 柴胡(各六分)

上锉,水煎服。

苏葛汤产后恶露不下,血气壅痞,胁胀痛,不下食。

苏木 柴葛(各十二分) 芍药 当归(各八分) 桂心 蒲黄(各六分) 生地黄汁(三合)

上 咀,以水二升煎七合,下蒲黄,分两服。

经效方 理血气烦闷,胁肋胀满及痛。(行血为主)

芍药(八分) 当归(六分) 玄胡索 蒲黄(www.med126.com各四分) 荷叶蒡(炙,三枚)

上水二升煎取七合www.med126.com/shiti/,后入蒲黄,空心分二服。

当归散产后腹痛,胁肋胀满。

当归 干姜(各等分)

上为末,酒服三钱,水煎,入盐醋少许,食前热服。(一方酒煎)

广济方 疗产后腹痛气胀,胁下闷,不下食,兼微利。(此方治气血虚滞,脾胃不足者尤宜)

浓朴(八分) 人参 当归 茯苓 甘草(各六分) 陈皮 生姜(各四分)

上 咀,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去滓,分温服。

抵圣汤 治产后腹胁闷满,或呕吐者。

赤芍 半夏 泽兰叶 陈皮 人参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姜五片,水煎,温服。(以上七方并无川芎,岂胁痛者不宜欤,要知此窍此理)

相关文章
 药典
 程医生新作赠非诚勿扰女嘉宾李芊墨之姓名藏
 大补汤(《玉案》卷六)
 碧云散(《金鉴》卷六十三。)
 实践是检验阴阳五行本质标准【转帖】
 戊子年 黄帝祭文【辑】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